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全书2卷。卷上介绍虚劳的诊断、病原及各种症侯的辨析和治疗;卷下记述虚劳方剂及其药物应用等。
该书是一部中医虚劳证治专著。作者宗于《素问》、《灵枢》,兼采东垣、丹溪、立斋等诸家之长,自创一家之言。认为虚劳病因有六: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病机不外阴虚和阳虚。阴虚之症乃精血不足、水不济火,以致阴虚火亢,相火上炎,伤其肺金所致;阳虚之症有夺精、夺火、夺气之不同。进而提出“阴虚之症统于肺”、“阳虚之夺统于脾”之说。对虚劳病的防治,汪氏主张“虚劳当治其未成”,轻病当予早期调养,提出了六节、八防、二护、三候、二守、三禁等预防要点,治疗上以五脏间的整体关系为指导思想,强调肺、脾、肾为治劳之本,其中尤以肺、脾为重要,即阴虚主清金保肺,阳虚主健中扶脾。其立法、制方、选药,均具独特见解。
目录
卷 上
治虚脉法总括
治虚脉法分类
治虚有三本
治虚二统
阳虚三夺统于脾
阴虚之症统于肺
虚症有六因
心肾论
心肾不交论
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
五交论
吐血论
红症初起治法
劳 嗽 症 论
劳嗽初起治法
干咳嗽论
咳嗽痰中带血珠血丝
论劳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
序言
全书2卷。卷上介绍虚劳的诊断、病原及各种症侯的辨析和治疗;卷下记述虚劳方剂及其药物应用等。
该书是一部中医虚劳证治专著。作者宗于《素问》、《灵枢》,兼采东垣、丹溪、立斋等诸家之长,自创一家之言。认为虚劳病因有六: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病机不外阴虚和阳虚。阴虚之症乃精血不足、水不济火,以致阴虚火亢,相火上炎,伤其肺金所致;阳虚之症有夺精、夺火、夺气之不同。进而提出“阴虚之症统于肺”、“阳虚之夺统于脾”之说。对虚劳病的防治,汪氏主张“虚劳当治其未成”,轻病当予早期调养,提出了六节、八防、二护、三候、二守、三禁等预防要点,治疗上以五脏间的整体关系为指导思想,强调肺、脾、肾为治劳之本,其中尤以肺、脾为重要,即阴虚主清金保肺,阳虚主健中扶脾。其立法、制方、选药,均具独特见解。
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柯氏原刻本、清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柯氏重刻本、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葛氏本、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遂邑双红镇全寿堂刻本、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81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8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等,此次整理以《中国医学大成》本为底本。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