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证治准绳(内科类)》
卷 一
诸中门
卒中暴厥
中风
中寒
中暑
中湿
中气
中食
中恶
五绝
诸伤门(伤寒、伤风别为一书)
伤暑
伤湿
伤燥
伤饮食
伤劳倦
虚劳(瘵骨蒸热)
传尸劳
寒热门
发热
潮热
恶寒(振寒、气分寒、三焦寒、寒痹、血分寒、五藏寒)
往来寒热
外热内寒外寒内热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疟
厥(寒厥手足冷、热厥手足热、尸厥)
卷 二
诸气门
诸气
郁
痞(胀在腹中、胀有形、胸痹、痞在心下、痞无形内附)
水胀总论
水肿
胀满(肠覃、石瘕)
积聚
痰饮
咳嗽(附肺痿、肺胀)
喘(哮)
短气
少气
卷 三
诸呕逆门
呕吐膈气总论
呕吐(漏气、走哺、吐食、干呕、恶心、呕苦、
吐酸吞酸、呕清水、吐涎沫、呕脓、呕蛔)
胃反(即膈噎)
噎
吐利
霍乱(干霍乱)
关格
呃逆
噫气
诸逆冲上
诸血门
诸见血证(附九窍出血、毛孔出血)
鼻衄出血
舌衄
齿衄
耳衄
吐血
咳嗽血
咯血
溲血
下血(肠风、脏毒、中蛊)
畜血
卷 四
诸痛门
头痛 (偏头风、雷头风、真头痛、大头天行、
眉棱骨痛、头风屑、头重、头摇)
面痛
颈项强痛
心痛胃脘痛(膈痛、心瘥)
胸痛(心痛条有膈痛,痞条有胸痹,宜与此条参看)
腹痛
胁痛
腰痛(肾著、腰胯痛、腰软)
脊痛脊强
肩背痛
臂痛(手气手肿痛)
身体痛(身体拘急)
痿痹门
痹
行痹(即走注疼痛)
痛痹(即痛风)
着痹(即麻木)
痿
痿厥
脚气
卷 五
诸风门
疠风
破伤风
痉
颤振
挛
眩晕
神志门
癫狂痫总论
癫
狂
痫
烦躁总论
虚烦(懊瞀闷,并虚烦之剧者,不别立门)
躁
谵妄(尸疰等证)
循衣摸床
喜笑不休
怒
善太息
悲
惊悸恐总论
惊
悸
恐
健忘
杂门
汗总论
自汗(头汗、手足汗、无汗)
多卧不得卧(卧不安内附)
不得卧
多卧
怠惰嗜卧
身重
不能食(饥不能食、恶食)
喑
消瘅(口燥咽干)
黄疸(食劳疳黄、目黄)
嘈杂
欠嚏
卷 六
大小腑门
泄泻滞下总论
泄泻
滞下(即痢疾)
大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
闭癃遗尿总论
小便不通
淋(胞痹)
小便数
小便不禁
小便黄赤
遗精
赤白浊
前阴诸疾(阴缩阴纵、阴痿、阴汗、臊臭、阴冷、阴痒、
阴肿痛、阴吹)
疝
交肠
肠鸣
脱肛
谷道痒痛
痔
卷 七
七窍门上
目(目痛、目赤、目肿胀、目痒、外障、内障、瞳神散大、瞳神紧小、瞳神欹侧、目昏花、暴盲、青盲、雀盲、真睛膏损、膏伤珠陷、神水将枯、辘轳转关、双目睛通、神珠将反、瞳神反背、青黄牒出、珠中气动、倒睫拳毛、睥急紧小、睥肉粘轮、胞肉胶粘证、睥翻粘睑证、睥轮振跳、血瘀睥泛、睥虚如球、风沿烂眼、目泪不止、目疮疣、漏睛、能远视不能近视、能近视不能远视、目妄见、目闭不开、目直视、目上视、目为物所伤、伤寒愈后之病、妊娠目病、产后目病、因风证、因毒证、因他证、痘疹余毒证、时复证)
卷 八
七窍门下
耳(耳聋、耳鸣、耳肿痛、耳痒、停耳、耳内疮、
虫入耳)
鼻(鼻塞、鼻鼽、鼻渊、鼻息肉、鼻疮、鼻疳蚀、
鼻干无涕、鼻痛、鼻赤、鼻紫黑)
口(口甘、口苦、口酸、口辛、口淡、口咸、口涩、
口糜、口疮、口臭)
齿(牙痛、龋蛀、牙龈宣露、牙齿动摇、牙齿不生)
唇
舌(舌肿痛、木舌、重舌、舌强、舌卷、舌疮、
舌出不收、舌纵涎下多唾、自齿舌)
面(面肿、面寒面热、面青、面尘、面赤、面黄、
面白、面黑)
颊腮
咽喉(喉痹、咽嗌痛、乳蛾、生疮、如有物噎塞、
诸物梗喉)
四肢
筋(转筋)
骨
肉
皮肤(皮肤痛、皮肤索泽)
髭发(发黄白、发落不生)
腋(腋肿、腋气)
蛊毒
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