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全书3卷,载医论36篇,方论63篇。卷上载“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盛衰论”、“肺之脾胃虚”等论文8篇,载“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益胃汤”等方论4篇,论述脾胃的生理、病理多宗《内经》、《难经》之旨;卷中论述“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及补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论述所创诸方的主治应用、配伍及加减法;卷下载十二篇论文,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它脏腑、九窍的关系及饮食伤脾诸方和治验,在饮食伤的52首方的应用中,强调气虚者多湿,治疗则主张气虚湿盛者不用淡渗药伤气。
目录
卷 上
脾胃虚实传变论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
脾胃胜衰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肺之脾胃虚论
升阳益胃汤
君臣佐使法
分经随病制方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用药宜禁论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卷 中
气运衰旺图说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补中益气汤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黄芪人参汤〔〕
序言
全书3卷,载医论36篇,方论63篇。卷上载“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盛衰论”、“肺之脾胃虚”等论文8篇,载“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益胃汤”等方论4篇,论述脾胃的生理、病理多宗《内经》、《难经》之旨;卷中论述“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及补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论述所创诸方的主治应用、配伍及加减法;卷下载十二篇论文,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它脏腑、九窍的关系及饮食伤脾诸方和治验,在饮食伤的52首方的应用中,强调气虚者多湿,治疗则主张气虚湿盛者不用淡渗药伤气。
全书旨在阐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强调胃气的重要性,提出脾胃内伤的病机主要是气火失调,阐发了内伤发热的机理,并为甘温除热法确立了理论基础;所创制的以益气升阳为主、苦寒降火为辅的一系列升阳降火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汤等,对气虚证确有较好的疗效,对后世影响颇深,至今仍为常用的有效方剂,后世薛己、张介宾、李中梓、叶天士等重视脾胃的思想,均受其影响。
本书有明嘉靖梅南书屋刻本、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新安吴勉学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明万历刻本、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广州云林阁刻本、清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影印本、196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济生拔粹》本和《四库全书》本、《东垣十书》本等版本,此次整理以《东垣十书》本为底本。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