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全书8卷。卷一和卷二为太阳篇,卷三和卷四为阳明篇,卷五为少阳篇,卷六为太阴篇,卷七为少阴篇,卷八为厥阴篇。
目录
卷 一 太阳篇上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太阳正治法第一
太阳病脉证三条
桂枝汤脉证七条
桂枝汤禁三条
麻黄汤脉证七条
合病证治六条
辨伤寒受病阴阳不同一条
太阳病愈时日及欲解之候与传经之证六条
太阳权变法第二
不可发汗例十条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十枣汤证治一条
五苓散证治一条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序言
全书8卷。卷一和卷二为太阳篇,卷三和卷四为阳明篇,卷五为少阳篇,卷六为太阴篇,卷七为少阴篇,卷八为厥阴篇。
本书未过多追究《伤寒论》中是否有错简和编次是否被窜乱的问题,而主要着眼于辨证论治,故按六经分篇,进而按治法类分诸证,然后再注释《伤寒论》条文。每经之首均列“条列大意”,以阐明本经证治之大要,而尤详其治则大法。在系统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提出以“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法,以统括《伤寒论》中的各种治疗方法,并将有关条文分列于每种治法项下。所立诸法,是在辨明各经病变的本证、变证、坏证、兼证、邪正虚实、病因异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朱陶性活字本白鹿山房藏板、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苏州会文堂刻本、日本文政九年丙戌(1826)小川氏校刻本稽古斋藏板、清苏州来青阁刻本、清末广州惠济仓刻本、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等,此次整理以《中国医学大成》本为底本。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神经科学原理(套装上下册)(英文版·原书第5版)
- ¥299.00
- ¥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