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Financial & Managerial Accounting:The Basis for Business Decisions, 16th Edition
- 原出版社: McGraw-Hill/Irwin
编辑推荐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6版)》适合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初级会计教材,也可作为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各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参考教材。《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6版)》还可作为相关领域实务工作者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6版)》为世界知名会计学领域教材,现在已是第16版。第16版秉承了《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6版)》一贯的严谨风格,并紧密结合商务实际,各章的章首都附有实际商业案例;同时《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6版)》还切合实际,在各专栏中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虚拟扮演会计操作中的各具体职能部门领导,设身处地去分析解决会计实务问题;作者还添加了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板块,全方位地向读者呈现会计职业的全貌。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财务会计分册)(原书第16版)》可作为本科生和MBA教材,也可作为会计理论研究与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译者
苏珊F哈卡(Susan F Haka),密歇根州立大学学术研究院副院长,会计信息系统系安永会计首席教授。哈卡教授拥有堪萨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和伊利诺伊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学位。她曾任2008~2009年度美国会计学会主席,在这之前担任管理会计分学会的主席。哈卡博士积极参与编审工作,一直担任《会计行为研究》杂志主编,还担任《管理会计研究》《会计视野》《国际会计》《当代会计研究》等期刊的副主编。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哈卡博士多次荣获教学与科研奖,包括该校教师—学者奖与杰出教师奖。
马克 S贝特纳(Mark SBettner),贝特纳博士现为巴克内尔大学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科的克里斯蒂安 R林德贝克基金会首席教授,拥有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学位。贝特纳博士曾获多项教学科研奖。贝特纳博士出版的教材有《财务会计》与《财务与管理会计》。此外,他还撰写了许多辅助资料,在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在学术与专业会议上做报告多次。贝特纳教授担任一些学术刊物编委会顾问,如《国际会计与商业学报》《会计论坛》等,还担任《公共利益会计前沿》《医院和健康服务管理》等刊物的审稿人。
约瑟夫 V 卡塞罗(Joseph V Carcello),卡塞罗博士现为田纳西大学会计信息管理系安永及商科校友基金首席教授,也是该大学公司治理中心的共同创建人与研究董事。卡塞罗博士拥有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佐治亚大学的会计硕士学位以及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的理学士学位。目前,卡塞罗博士独立或合作完成4部教材、60多篇期刊论文以及3部专著。卡塞罗博士现任职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投资咨询部,之前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常设咨询部任职两届。卡塞罗博士曾在美国财政部审计职业咨询委员会做过证人。卡塞罗博士还是反虚假财务报告赞助组织委员会的成员,负责制定小型上市公司实施反虚假财务报告赞助组织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的规定。卡塞罗博士积极参加美国会计学会的活动,担任《会计视野》杂志副主编,还担任《会计评论》《审计理论与实务》《当代审计问题》的编委。卡塞罗博士还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三大会计师事务所、地方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咨询服务。
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教学建议
第1章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贝尔斯登公司
11会计信息:达到目的之手段
12会计系统
13财务会计信息
14管理会计信息
15会计信息的公允性
16会计职业
17总结
学习目标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章基本财务报表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英特尔公司
译者序
财务会计分册分15章介绍了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涉及基本财务报表、会计循环、金融资产、存货和销货成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利润与留存收益变动、现金流量、财务报表分析、全球化经营和会计等主题。财务会计分册第16版不仅承袭了过往各版的长处和传统特点,而且进行了诸多更新与完善,特别增加了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在财务会计中的体现。
财务会计分册由张华、屠立峰、吴宁、赵银德、赵叶灵、常光辉、孙杨、万武、喻雁翻译完成。最后,由张华、赵银德对全书进行了审核与统稿。由于译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书摘
采用成本流转假设的唯一要求是,采用该假设的单位商品本质上应完全相同,即几乎彼此同质。如果各单位都独一无二,例如艺术工作室出售的肖像画,那么只有采用个别辨认法才能合理匹配销售收入和销货成本。
每种存货计价方法都各有利弊。总而言之,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属于管理决策。不过,财务报表中采用的方法通常都应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1.个别辨认法
个别辨认法最适用于单位价格高、交易量少的存货。这是与成本实物流转完全一致的唯一成本流转假设法。如果存货各项都独一无二,如贵重的字画、定制的珠宝、绝大多数不动产等,那么个别辨认法显然是最合逻辑的选择。
个别辨认法直觉上很吸引人,因为它将实际采购成本分配给已售商品或存货的特定单位。然而,当存货单位同质(或近乎同质)时,因为个别辨认法暗含在现行市场形势下并不存在价值差异之意,所以会产生误导性结果。此外,公司有可能通过选择售出的是哪种商品(形成对应的成本)来操纵公司财务报表所报告的数据。
例如,假设一煤炭商以每吨90美元的成本购买了100吨煤炭。不久,该企业又购入100吨同一等级的煤炭,但这次每吨成本为120美元。两批购入的煤炭分堆存放,所以该企业就可能采用个别辨认法对销售进行会计处理。
假设现在企业有机会以每吨180美元的零售价格出售10吨煤炭。从哪堆煤炭中提货真的重要吗?答案否定的。煤炭是同类产品。在现行市场形势下,每堆煤炭的价值都是相等。对于出售其中一堆煤炭比出售另一堆煤炭更有利可图的论点,逻辑上显然不成立。
2.平均成本法
只有在平均成本法下,同质存货才有相同的会计价值。例如,假设一家五金店以每磅65美分的价格出售某种规格的钉子,该店以每磅40~50美分价格购买多批每批l00磅的钉子,手头上总会有几百磅钉子,而且都存放在一个大箱子里。平均成本法恰恰说明,客户购买一磅钉子时,没必要为了计量销货成本而确切知道客户从箱子里挑出的具体是哪些钉子。因此,平均成本法避免了个别辨认法的缺陷。我们无需追踪已售出或仍为存货的个别项目,同时,也不可能仅仅为了操纵利润而去挑选发送给客户的个别项目。
平均成本法的缺陷是不能反映存货现行重置成本的变化,因为该成本已与之前的成本进行了平均。因此,无论是期末存货计价还是销货成本都无法迅速反映商品现行重置成本的变化。
3.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的显著特征是最早采购的成本被最先转入销货成本,而最近采购的成本留在存货中。
过去的50多年,我们生活在通货膨胀的经济中。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随时间而上涨。当采购成本上涨时,先进先出法将较低(较早)的成本分配给销货成本,而将较高(较近)的成本留在存货中。
通过将较低成本分配给销货成本,先进先出法通常导致该企业报告的利润比用其他存货计价法要高。有些企业从财务报告的角度出发倾向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因为它们的目的是报告尽量高的净利润。但从所得税角度考虑的话,多报利润就要多交税金。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