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 原出版社: HarperCollins
编辑推荐
《信息之美》内容涉及流行、网络、思想、自然、科学、健康、食物、权利、生命、影视、媒体、音乐,是互联网时代最具创意的一本书。
《信息之美》由信息设计专业团队“图研所”翻译吕敬人教授、刘振生教授、王捷老师联合推荐。
《信息之美》全方位展现信息之美,它将枯燥、抽象的信息变成通俗、有趣、便于理解的语言。
《信息之美》还是一本优秀的视觉化图集,板式设计、色彩设计和图形设计的创意参考书。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就读期间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建了图研所,开始的契机是从产品的设计表达中体验到信息展示的魅力,毕业后一直关注并致力于信息可视化传播与实践。偶然获得机会参与了《信息之美》的翻译工作,能为信息可视化在国内的空白添上淡淡的一笔欣喜异常,希望这《信息之美》能帮助国内虽然寥寥无几但正迅速增加的关注信息可视化的朋友们。
盛 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就读期间参与创建了图研所,毕业后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业设计系。初时是单纯地被新鲜的漂亮信息形式所吸引,而在随后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进一步体会到信息可视化的魅力和价值,现阶段致力于将信息可视化融入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的同时,也将信息可视化的思维和手段运用于专利知识提取和重用的学术研究中。希望《信息之美》能让国内的读者更好地领略信息之美。
叶 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硕士,师从于吕敬人教授。研究生期间从事对信息图表参数化设计与视觉表达的研究,并不断致力于此课题的实践应用。设计作品《北京奥运场馆交通旅游图》获得包括2009年第24届国际制图大会(ICC)地图展览“城市类地图”金奖等国内外奖项。热爱信息视觉化设计,并相信西方科学理性的信息建筑与东方浑圆感性的视觉思维的结合将成为未来设计的探索重心。
曹 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专业博士在读,现任教于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对艺术设计背后的视觉认知体验问题具有浓厚兴趣,坚信“视觉语言”的破解将会通过设计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信息之美的本质不在于图形之美本身,而在于通过信息设计挖掘和分析出来的“达芬奇密码”,无论是专业设计师还是爱好者,用信息设计之眼看问题,这个世界将大不同。
目录
流行
十亿美元图表 008
必读书单 024
流行色 029
有趣的色彩 030
简单图表I 052
国际上的独一无二 106
比贝肯更好 134
你有多聪明 153
好消息 166
不朽 173
红色对蓝色 174
简单部分II 182
美国最流行的女孩名 198
美国最流行的男孩名 200
网络
在线寻找爱 064
大机器 082
网络病毒 084
译者序
信息图形化或者叫“Info Graphics”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自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地图、插图、数据分析等领域之中的一种视觉传达方式,人们将复杂或者难以描述的内容或规律,通过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用视觉的语言加以说明,使得这些难懂的信息易读、易懂,从而使得人们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内在规律得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借助信息图形化这个手段,人们使得信息变得更加“有用”,但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上,这《信息之美》中,信息为什么是“美”的呢?
因为传统的信息图形化,通常是将已有的整理好的内容或者规律进行可视化,也就是说,其要呈现的核心内容和观点都是预先设定好的,作者所要表达的和观众所理解的应该是相似或者一致的,也就是说信息图形化所传达的结果是比较明确的,这个时候我们面对这些信息可视化图,就像在看一本说明书或者指导手册,有用但却不一定“美”。
但是《信息之美》的作者却独辟蹊径,将一些收集到的比较凌乱的数据,原原本本地通过信息图形化的手段呈现出来,只有关注的对象,但是却没有预设的观点,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相对更加“自然”的结果,没有说教也不做作,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对这些信息图表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论,甚至可以做出怀疑。
在《信息之美》中,作者有时像一个好奇的小孩,向这些信息开始提问,“哪本经典名著更受欢迎?”“谁读的书最多?”“造成离婚最多和最少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有时是一个典型的“怀疑论者”,这使得这《信息之美》有点像信息图形化版的“流言终结者”(美国探索频道的著名节目),如“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过错,还是自然趋势?”“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造就了我们?”作者有时甚至是一个哲学家,通过信息图形化来探究一些精神或者宇宙层面的神秘问题,如“神创论和进化论的发展谱系是怎样的?”“为什么很多经典理论都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稳定系统?”“各种宇宙创世说的思维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读完这《信息之美》,应该会说“喔,原来是这样!”“哦,怎么会是这样?”或者“真的会是这样吗?”我想这正是因为在作者将信息图形化的过程中,让信息超越了“实用性”这个层面,使得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些信息所蕴含的妙趣横生之美。
此外,如果我们抛开其内在之美,仅仅看《信息之美》在对信息进行图形化时所采用的种种版式设计、色彩设计和图形设计等视觉设计元素的设计,《信息之美》也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平面图形设计图集。因此这本“奇书”内容虽“奇”,但是却非常“有用”,它让我们学会用一种新的视觉研究的方式去看待抽象的或者晦涩难懂的信息,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信息之美》中得到灵感启发,体会其中“信息之美”。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共同参与翻译排版工作的伙伴们:孙丹洋、徐婷婷、张弛、张琳、梁瑾等,感谢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付出的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及年轻人少有的认真!
前言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视觉世界。每天、每小时,甚至可能每分钟,我们都要通过网络寻找和吸收信息。我们沉浸于其中,或许我们已经迷失于其中。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优良的、色 彩斑斓的、充满希望并有用的图表来为我们导航,即一本当今的信息导航图册。
但是,一本由极简文本夯实而成的图表、地图和表格还
能够兼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吗?它还会有趣吗?你能在图
表里讲笑话吗?能这样做吗?
于是,我通过新旧两种方式尝试对各种信息和想法进行视觉化的实验。探索了那些一直以来令我感到好奇和无知的事物——那些我一直试图解答的问题。我避免使用直白的真相和枯燥的统计数据。相反,我把重点放在对信息更有意义的事实、背景及相互联系上。
没错,这《信息之美》就是如此。它将各种各样的事实与观点用视觉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你可以把它看做一本信息视觉化杂集,或一系列试图将信息美化、视觉化的实验。一起来欣赏它吧!
David McCandless
媒体评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业系 教授
刘振生
“信息设计”是国内并未被业界重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领域。这是一门需要严谨理性分析和缜密逻辑推理的学科,是信息可视化交流的复合体系。它使反复枯燥的信息变成通俗、有趣、易懂并便于受众理解与交流的语言。此书是设计界、媒界、电子或传统载体业内人士非常值得一阅的启蒙读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系 教授
吕敬人
信息匮乏到信息过载伴随着网络媒介的主体化迅速完成了进化过程,随之而来的“看不尽”的信息与“看不见"的关系,促使信息可视化成为了视觉设计在当前语境下最需发展的议题。而作为工具的信息可视化工程也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信息之美》作为信息图形可视化设计最早期的专业书籍之一,非常值得推荐。
中央美术学院
讲师
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