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想法决定目标
做法决定成败
活法决定品位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第1课 你的想法是否长远——长久的成功靠战略 /1
流传在世界500强的博弈故事 /2
冷眼来看跟风热 /3
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5
做望远镜不做显微镜,避免隧道视野 /7
第2课 你的方向是否明确——采取什么样的经营路子,得看清自己 /11
赢在单一经营 /12
为什么“单一”会赢,“多元”易败 /14
单一经营也有缺点 /19
看清自己,搞多元经营也会赢 /22
第3课 不要忽视了经营环境——懂得天人合一,同环境保持友好和谐 /25
谨防环境杀手 /26
与环境和谐,得做“动成长”企业 /27
第4课 如何达成目标——做第一,还是做第二 /33
先跑在第一的未必是马拉松冠军 /34
“慢半拍”,“老二哲学”是成功之道 /37
走不一样的路,可能会曲径通幽 /38
第5课 成功有捷径——巧妙借助,撬起成功的阿基米德支点 /41
借助的几个经典故事 /42
前言
对于中国企业管理应走什么道路,早在1996 年,朱镕基总理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博士生的讲话中提到: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是博古通今,既懂外国的经营管理和中国的《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我们要按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形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之路。
想起沙场点兵,想起了三国时代的政治格局也正像三个集团公司,成君忆先生写得很透彻了。人们把中国古代那些有读书人风度的将帅称为“儒将”,而那些带兵打仗、运筹帷幄的文官统领,像诸葛亮,不正是商战上的CEO 嘛。
现在是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公司都在抢夺市场,商战风云十分激荡,与古时沙场硝烟之弥漫相比,其情形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如今剧烈商战的“樯橹灰飞烟灭”中,天下“一时多少豪杰”,在自己的“江山”各领风骚。对这些“风流人物”,我们把其中那些能提出自己的思路、树立并实践自己独特的理论、收效巨大的企业家称为“儒商”。张瑞敏无愧为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模范,正是新时代“儒商”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于政治和军事领域。西方人重视对市场的研究,其管理思想也得以在企业中施展。
和西方精细化管理思想相比,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全局性、宏观性、前言FOREWORD
人文性、模糊性等特点。在西方国家,自管理界的泰斗——“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开始,一直强调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微观和细节,比如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改善,以及预测、决策、实施、控制、激励、协调、应变等。
如果说资本的集中与劳动力商品化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企业产生的土壤,那么二三百年来,西方管理思想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中国已加入WTO 的今天,把国外管理思想与中国本土管理思想结合,研究符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智慧、经营制胜之道,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想法·做法·活法 管理者必修的28 堂管理课》一书,正是中西集合,并且参悟精奥,从哲学的层面寻觅指导企业,乃至个人成功的奥秘,内容涉及组织成长、人事管理、企业发展与决策、文化建设、团队管理、绩效实施、危机管理、市场定位等。
《想法·做法·活法 管理者必修的28 堂管理课》是笔者撷取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行为科学家、企业家的众多管理智慧,并结合一些前沿经济、经济思想与当今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时效性、现实性较强的案例来探究管理真谛,其中还引用一些生动有趣且道理深刻的管理故事,力求深入浅出,让管理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以改变组织与个人的命运。
总之,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把管理的知识与方法融入日常的工作当中。相信本书会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和启迪。
杨东红
2011 年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