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夏之放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1955
- 上架时间:2007-8-30
- 出版日期:2007 年9月
- 开本:32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文学 > 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评论与研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十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理论元问题的比较与整合》的最终成果。该书有针对性地提了可能对策,认为无论是通俗文学、严肃文学还是纯文学,都应该达到叩问人生意义、了悟人生价值,烛照人生道路的社会作用。全书共分四编十四章,具体内容包括追寻文学理论元问题、对文学理论元问题的命名辨析、块垒的学科形态及其特征、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启示、块垒作为灵感的前提条件等。该书为克服当下文学创作领域的块垒缺位状态提供了帮助。
内容简介
文学书籍
本书将文学活动视为一个流动的性成过程,追寻文学活动的缘起时人的情意状态,这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论的研究方法。并从中国古代文论中筛选出”块垒,作为人的情意本体的凝聚物,使之成为文学活动的真正的出发点。
从文学理论来说,块垒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机制,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块垒作为产生当下心理反应的背景是包含无意识因素的知情意的统一体:从人的意识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由模糊走向清晰的生成过程。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块垒作为感悟生存状态的凝结物理应成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如此,也就为中外文学理论在元问题上的沟通和整合提供了基础。
块垒产生于作家自觉承担人生使命的伟大抱负与现实境遇的巨大落差之中,块垒的抒发还需要以熟练掌握文学艺术的规律作为必要条件。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块垒不仅是引发灵感的背景、推动创作的动力,而且是构织意象世界的贯穿线。块垒隐匿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景象等层面的背后,成为作品的深层意蕴——即主题,以后又在接受过程中叩击着接受者的心扉,在接受者的情感激荡中展现其新的生命力。
为了克服当下文学创作领域的块垒缺位状态,本书有针对性地提了可能对策,认为关键在于提升文学家的精神境界。本书认为无论是通俗文学、严肃文学还是纯文学,都应该达到叩问人生意义、了悟人生价值,烛照人生道路的社会作用,从而使接受者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作译者
目录
第一章 追寻文学理论元问题
第一节 文学理论元问题应该是怎样的
第二节 文学的定义和元问题
第三节 文学惯例与元问题
第四节 “诗可以怨”与“愤怒出诗人”——文学创作始于人生感悟
第五节 “剪不断,理还乱”——作家人生感悟的存在状态
第二章 对文学理论元问题的命名辨析
第一节 情感说
第二节 直觉说
第三节 感兴说
第四节 主题说
第五节 意象说
第六节 创作动机说
第三章 块垒初论
第一节 对于酒浇块垒的初步考察
第二节 块垒的普遍性
第三节 块垒作为深层心理背景的举例分析
第四章 块垒的学科形态及其特征
第一节 块垒作为文学创作的动力机制
同类热销商品
竞争战略
- ¥88.00
- ¥74.60
- 驳朱利安
-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
- 企鹅布纹经典:诺桑觉寺
- 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