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Concepts, Technology, and Design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PTR
- 作者: (美)Thomas ERL
- 译者: 王满红 陈荣华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197270
- 上架时间:2006-12-4
- 出版日期:2007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400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 > Web Server > SOA/SOC(面向服务框架)

编辑推荐
·Jolt大奖提名图书
·逐步的面向服务分析和设计的详细过程
·深度探索各种不同的面向服务设计模式
·全面研究有关.Net和J2EE在开发及运行平台方面对SOA的支持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系统介绍SOA概念、技术与设计。全书共分五部分,分别介绍SOA与Web服务的基本原理,SOA与第二代Web服务规范扩展,SOA与面向服务,构建SOA的计划与分析、技术与设计。本书由浅人深,示例翔实,应用大量模式,真正覆盖SOA实质部分。每章配有要点小结,使渎者能更深入理解该章主题。
本书适合于考虑实施面向服务架构的软件开发者、架构师或项目经理阅读参考。...
学习SOA的权威指南
在世界范围所采用的革命性计算平台中,面向服务架构(SOA)处于核心位置,并赢得了主要软件供应商的普遍支持。本书是第一部端到端的SOA教程,逐步指导读者从零开始学习面向服务的建模与设计方法。本书通过125个案例研究、300多个模式,详细讲解和分析构建SOA平台的最重要方面:目标、障碍、概念、技术、标准、交付策略以及分析与设计过程。本书内容全面、清晰生动,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SOA技术。.
本书主要内容:
●面向服务分析和设计的详细过程和步骤。
●深度探索各种不同的面向服务设计模式,包括与面向对象的对比。
●全面研究有关.NET与J2EE在开发及运行平台方面对SOA的支持。
●一组关键Web服务技术与WS-*规范的描述,包括探索它们在SOA内如何关联和定位。..
●“简言之”部分用通俗语言和实例,把复杂的概念简单化,更便于理解。
作译者
Thomas是OASIS的投票成员,并积极进行相关研究,如XXML与Web服务集成框架(XWIF)。他是私人和公开会议的演讲者和讲师,且已经发表诸多论文。更多信息请参见www.thomaserl.com/technology/。..
王满红:任普元软件产品总监,主要从事软件产品开发、管理及设计工作,10年以上软件从业经验。对面向构件的中间件及大型企业级软件的开发有深入研究,与黄柳青合著《构件中国:面向构件的方法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陈荣华:Family Healthcare技术总监,全面负责产品调研、架构设计、开发、质保和工程实施,10年以上软件开发和管理经验。专注于OOA/D及网络与通信技术,对BSD系统内核有深入研究。在此之前曾任东信冠群软件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从事电信IP数据网络和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目录
前言
第1章引言
1.1本书的重要性
1.1.1虚假的SOA
1.1.2理想的SOA
1.1.3现实的SOA
1.2本书的目标
1.2.1理解SOA、面向服务和Web服务
1.2.2学习如何用Web服务构建SOA
1.3本书为谁而写
1.4本书不涉及的内容
1.5本书的组织结构
1.6附加信息
第2章案例研究
2.1如何使用案例研究
2.1.1样式特征
2.1.2与抽象内容的关系
2.1.3代码示例
2.21号案例背景:瑞克有限公司
译者序
但是,与先前的任何技术或概念相比,SOA又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这是IT技术发展积累的结果,也是由它所担负的使命所决定的。同时,与J2EE、.NET等具体技术相比,SOA更具厂商中立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厂商能宣称其“拥有SOA”。因而,SOA主题的研究既要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既要涉及技术,又要顾及市场;既要保持中立,又要考虑既有的厂商技术。所有这些,本书都进行了完整而深入的阐述。读完本书,尤如享受了精美的SOA盛宴。
本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SOA的概念、相关技术和规范、设计流程。书中对于SOA的原则及其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这甚至成为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则到产品支持,不厌其烦。我想,这自有它的道理,因为任何一种技术,尤其是它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很容易会为了赶时髦而使用它,而使用者往往忽视了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为解决某种问题而存在的,即技术因市场需求而生,是“果”而非“因”。只有深刻理解SOA的效益,才能享受它所带来的价值而规避其局限性。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还在于其丰富而系统的案例研究,作者不仅虚构了两家有代表性的大型和小型企业,逐步地帮它们建立起SOA的企业环境,而且对于抽象的概念还辅以“简言之”的类推场景,从日常的生活常理中对晦涩的概念给予深入浅出的解释。这样的示例占据了近乎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从而使得本书极具实践意义。当然,不要指望照抄案例就能构建自己的SOA环境,它只是对理论理解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SOA的“教程”。..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一整套关于SOA的理论体系以及构建SOA环境所需的技术和指导,带领我们走入SOA的神圣殿堂;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本必备的SOA参考手册,在你走入技术迷途时为你指引方向。
很幸运,能够有机会翻译此书。虽然“入行”近10年,但对于翻译则是“新手”,加之本书涉及面广、词汇量大,更有一些新术语需要“创新”,令译者颇感费力。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现有译法,但由于译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第10~17章由陈荣华负责初译,王满红对其余部分进行翻译、并负责统稿和审校。
感谢陈冀康先生,没有他的慧眼推荐、极力督促和指导,本书中文版不会得以快速面世。同时感谢他对本人的信任,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还要感谢我的朋友温昱,他的鼓励和引荐促成了翻译工作的启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令我感动,他们的工作保证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马晓艳,她坚定不移地支持以及对家庭和儿子的全力照料,使我能够夜以继日地工作并最终按时完稿。
您对本书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发送电子邮件manhong.wang@gmail.com或unixcrh@gmail.com。...
王满红
2006年5月15日
前言
本项目中最有趣的因素已经在以Web服务为背景的面向服务中体现。然而要把面向服务的各个组成作为模式来研究时,我才开始意识到它们就植根于已有的创新中。但又有根本的区别,因为这是一个混合传统概念与新概念的独特架构模型。
尽管SOA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的,但在基础层面却是基于一个陈旧的既有思想学派。面向服务,作为与逻辑单元相隔离的一种方法,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概念。随着书中章节的进展,我开始注意到这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我们日常接触的个体、人和组织要么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要么是一个服务的参与者。尽管如此,一旦应用到技术架构,面向服务却只关注面向服务世界的一个特殊部分:业务自动化。
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竞争性业务对公司策略目标的要求,持续浪费资源的低效组织将会落后。组织的业务自动化方式是决定其运营效率的根本因素,从而也是对其敢于冒险的奖励。..
这就是SOA的价值所在。通过面向服务形成自动业务逻辑,能够保护现有投资,有助于智能化地表达业务,进而表现其内在的自动敏捷性。当与Web服务技术平台联合时,SOA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潜在现实效益,从而改变组织的技术与发展前景。我的目标是帮助读者探索、理解并实现这个潜能。
致谢
在本书的写作期间,我有幸遇到一个强大的团队,包括技术评审、高级编辑、制作人及营销专家。我感谢你们所有人不辞辛劳的努力,特别感谢我的家庭对我的理解和坚定不移的支持。...
媒体评论
托马斯的这本《SOA概念、技术与设计》是一本值得所有架构师们认真研读的书籍。该书对面向服务的原理进行了细致地(可能因此会感到有些累赘)分析与讲解,架构师可以通过本书学习到一些应付SOA项目实施所需的经验与技巧。简单、实用是本书的优点,缺乏启发性和缺少战略性观点分享是本书的不足——它们体现了本书的定位。
——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