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一、学习要求
二、内容提要
三、疑难解析
第2章 溶液
一、学习要求
二、内容提要
三、疑难解析
四、例题分析
五、自测题
第3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一、学习要求
二、内容提要
三、疑难解析
四、例题分析
五、自测题
第4章 缓冲溶液
一、学习要求
前言
《基础化学学习指导》(第一版)经过5年的使用,得到使用院校师生的认可,但还有一些不足。2008年7月受科学出版社的委托,在山西医科大学召开了《基础化学》(第二版)和《基础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的教材编写讨论会,与会代表对编写大纲和具体编写细则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在保持第一版准确、简洁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以下几方面:
1.与《基础化学》(第二版)相辅相成。
2.加强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训练。..
3.适当增加了双语题目。
4.增加了附录内容,方便使用。
参加本书编写的教师(按编写章节先后顺序)包括:江苏大学谢吉民,广东医学院庄海旗,扬州大学于素华,皖南医学院王伟军,南华大学廖力夫,南通大学陈建华,徐州医学院刘永民,河北北方学院张万明、付煜荣,长治医学院杨金香,青岛大学孙衍增,江苏大学朱卫华,蚌埠医学院张利民和山西医科大学刁海鹏。
编者尽力编出好的学习指导,但因时间及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2月...
书摘
若将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既不会膨胀,也不会皱缩,维持原来的形态不变。
2.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血浆等生物体液是电解质(如NaCl、KCl、NaHCO3等)、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和高分子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质等)溶解于水而形成的复杂混合物。在医学上,习惯把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统称为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而把高分子物质称为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血浆中高分子胶体物质的质量浓度约为70g/L,小分子晶体物质约为7.5g/L。虽然高分子胶体物质含量高,由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血浆中的质点数少,产生的渗透压小,37℃时仅为2.9~4.0kPa,但在调节血容量(人体血液总量)及维持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的水平衡方面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分子晶体物质含量虽小,但由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有的又可解离成离子,单位体积血浆中的质点数多,因此人体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晶体渗透压(约占99.5%),是决定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水分转移的主要因素。
同类热销商品
分析化学和定量分析 上册(中文改编版)
- ¥98.00
- ¥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