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Designs for Small Spaces
- 原出版社: Laurence King Publishers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12 结构性
44 紧凑
80 灵活
144 空间感
172 多功能性
218 整理
252 图片版权
前言
如今,人口和文化正由三代核心型的家庭朝着单身型家庭转变。经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道形成的人口都有其顽强的生命力。有数据为证。根据英国的人口普查数据,1971年只有 18%的人口属于单身型家庭。但是,该比例到1991年时已增长到25%以上;到2001年达到30%;据英国政府预测,到2016年将超过40%。这些数据不乏与上涨的离婚率和晚婚人士人口有关。而且,当下环境直接刺激了中学毕业生进一步深造,这意味着学生离家前往大学时,形成了远离父母独自生活的习惯。上一代人就不是这样。人们在这方面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单身职业女性身上,但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单户家庭的数量也在增多。因为以流动性的年轻劳动力为特征,不仅可支配收入在增加,日常生活还鼓励人们一改往日的固定居所族群为“都市游牧族”。三类人群对这种统计变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年轻群体、离婚及分居群体和弃用老有所伴之道的老年人——他们有非常不同的住房消费和生活方式的需求,而他们共有的需求却是得到关于如下问题的教诲:如何充分利用他们拥有的东西?如何保证不至于因为住所微型化(住房面积减少)或“单身生活”而委曲求全?
直到20年前,微型化的居家理念还与衰落的耻辱密不可分。如果某人选择从郊区平均有三间卧室的房子搬到市中心的单卧室公寓,会被认为得了神经病。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理念是无法想象的。但自那时起,媒体便对单身人士的那种有条不紊、小巧别致的成功居家生活推波助澜,使得人们对于上述理念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时尚生活类的杂志也专门报道了微型居室的优越性。
比如,降低你对房屋面积的需求,意味着你可以选择住在更好的地段。小房子在能耗、基础建设和税收方面的开支会更少,而节流却可以带动更多投资,让生活环境更加可持续发展,可如今还不能高估这些回报。同时,微型居住空间需要较少的家装,因而可以选择较昂贵的家具和附件,也可采用最好的建筑材料。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无人看管还是每日的经营,房子越小需要的维护便越少,越发可以快速轻松地完成工作,赢得大量的空闲时间。简而言之,在小房子中生活换来重新思考人生重大事情的可能性,得到提取活力和效率精华的机会,带给你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并且甩掉“东西”太多的烦恼。不断攫取东西的诱惑并没有真正融入我们日常的快乐或长期的幸福感中,所以要摒弃这种诱惑,以最微小的居住空间换来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趋势分析家报告称,削减和简化开销终将成为普遍的愿望。即使对那些能够负担生活开销的人来说,现实生活也必然会遇见这种愿望的种种苗头。
伴随萧条的加剧,还无法断定房地产市场会受到何种影响。我们已经目睹了房价的下跌和房租价格的上涨,因为到处都在出售房屋,而新屋开工却一再推迟。但是现在判断仍然过早。劳合社TSB保险公司(Lloyds TSB Insurance)的研究表明,下一个十年又将有200万人独自生活;同时讨论了这种趋势是否会在短期内逆转的问题,因为单身人士难以独自承担维持生活的开销,只好再过大家庭的日子。显而易见,房产由工作室朝着大家庭发展的历史模式正逐渐落伍,尤其在城市中,高昂的住房成本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他们真正需要的居住面积。如果让当下的模式持续下去,那么先购房再出租的投资者必须注意到他们应提供的住所类型问题。关注微型住所的网站、书籍和杂志的增多则说明,住所微型化的人气正在提升,建筑师和房产商目前正在供应较小的房屋替代类型。下一步便是令其潜力最大化。
微型化包括很多的创意和一些简单的设计要素,但这还没到造火箭的科技层次。本书将以产品为重点,方便用户提高房间面积的使用率。有关的应用技巧会在相关章节的序言中说明,而接下来的几页则是比较常见的要点,搬往较小住所的用户均应当考量。而绝大多数的用户需要当心的是,任何结构上的改动都应当和检测员或建筑师通力合作,并且需要规划许可。
以下是一些为你设计自己的小空间的建议:
态度积极。参观朋友的大房子。这会让你领会到简单生活的更多乐趣。既要注意面积上的浪费,也要注意尺寸过大或仅用于装饰的多余家具。
调研。考察游艇、大篷车和露营车等设备,因其内部特意被设计成节约空间和多功能的模式:床下的储物盒、两用家具、折叠桌子、紧凑型浴室,以及令生活环境中“无用”空间变成储物柜的方法。当建造或改建自己的节约空间型房屋时,这些都会带来灵感。
归置。这是摆脱那些不再使用的家居物的理想时刻。无论你准备多少空间,如果在里面安插了太多的东西,都会显得拥挤和混乱。必须简化决策过程。如果家当有重复,就把多出来的一套,如过季的运动服或设备、不再看的书、不再听的CD或DVD统统丢掉。只拥有一套厨房用具、锅碗瓢盆、陶器、玻璃器皿和餐具。丢掉所有那些永远不会掌握使用窍门的厨房用具。衣服应该减少而且要分成冬装和夏装,把那些不穿的衣服打包收拾起来。真空包装袋是理想的选择,还可以叫朋友来帮助完成此项任务。没有他人的撺掇,丢弃多年收集的东西看来不大可能,而丢弃一次便不会再走老路了。如果要添置家当,永远都要立即卖掉或者放弃一些旧家当,腾出新家当的空间。
轻重缓急。在狭小的房间生活并不意味着要放弃那些非常重要的奢侈品。如果感觉真的需要一台大屏幕等离子电视或一张大床,可以留下它们,但要认识到这样做会占用墙壁或地板的面积,必须重新调整空间,而且要令其他家当做些让步。存在一两个超大尺寸的物件实际上能造成小房间内较大比例的假象。
生活方式。找出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可使用面积的方法。是把家当成工作室吗?喜欢娱乐吗?拥有大量藏书吗?还是若没有最新的视听设备便感觉不舒坦?考虑一下什么才是必需品!当从本人需求出发最有效地规划房间时,还可以弃用什么?
习惯。改掉坏习惯,学会清理生活中的房间。小房子虽然说很快变得凌乱,但更加容易整理。培养零容忍杂乱不堪的习惯,使得房子看起来整洁有序。
避免被淹没。在较小的房子中生活容易患上幽闭恐惧症。摆设和装潢类的决策即使都便于人们很快融入大的生活环境,可一旦被迫每天的每一分钟都面对它们时,即成一种折磨。对缓解幽闭恐惧症来说,室内过道、楼梯平台和走廊都是非常重要的助力设施,因为仅仅是偶尔经过,所以人们能够容忍那里显得更加杂乱和花哨。那里却可以摆放和储存CD、书籍及小摆设,还可以容纳自行车的车架。
楼梯下的空间。无须把那里变成死角,可以装上架子或凿开墙壁,创造开放的工作区域。
储物柜。整理个人物品尤其是密闭储物柜中的物品。这是微型房最需要考虑的事情,每毫米都尽可能用于这项目的。嵌入式的柜子减少了杂乱。如果它们隐藏在房间的结构体中,外观都会像一堵墙,从结构和心理角度上看,不会有房间容积方面的侵入感。“死角”要尽可能多加利用:在门和窗户的上下两面,在角落中,甚至在楼梯的背侧——同样要想象垂直面。只要有书房用梯,物品便可以叠到天花板的高度。添置定制的配件和容器可以使得现场的储物柜合理化,帮助人们保持室内的整洁有序。不要忽视任何机会。门后空间可存放微型物品,如调味品架和钩子用具。瓶瓶罐罐可以挂在天花板的栏杆上。
色彩。灰色调使得房间既明亮又柔和。白色使得房间看起来更大。若是在白色基础上添加白色,房间不仅显得大而且增加了明亮感。重要的是强调利用家具、照片或油画,在有限区域内增加视觉刺激,并定义不同用途的区域。勾画不同的色块则可以把单调的墙体分出层次,进而提升空间感。
透视。颜色由浅到深的渐变也有助于形成透视感,以致眼睛产生虚幻的距离感。应记住,暖色调(红、黄和橙)会令房间充满活力并提升空间感,而冷色调(蓝、灰和紫罗兰色)却产生距离和安抚心灵之感。水平线则会凸显家具及装饰性。例如,低背沙发和有强烈平面美感的茶几等,则会使房间显得更大。
(立体感强而且逼真的)错视画效应。把天花板漆得较之房间的颜色更深,会使得天花板有向后收的感觉,进而增强高度感。墙体有了这层对比会减少压迫感。
一致性。在家具及装修物中使用和房间相互一致的漆色。平纹布也可以采用,但不能选有图案及印花的款式。较亮的中性色调将使得房间看上去较大。还要选用单色调的简易地板。在墙上贴壁纸比加挂毯更好,因为有助于区域层次分明。沿对角线方向铺设瓷砖则会让眼睛对房间尺寸产生错觉,从而增加空间感。
媒体评论
——达·芬奇笔记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