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陈忠平
- 丛书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13147
- 上架时间:2012-12-28
- 出版日期:2013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40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 电路设计 > Protel/EDA
计算机 >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基于Proteus的PI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仿真》以目前流行的PIC16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丰富的C语言实例详细介绍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PICl6F877A单片机课程教学和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Proteus的PI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仿真》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原则,采用新颖的讲解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环境、Proteus中原理图的绘制与仿真及PCB制作、PIC单片机的C语言基础知识、PIC16F877A通用I/O控制、中断系统与LED数码管显示、定时/计数器控制、CCP模块、USART串行通信、模拟比较器和模数转换器、键盘与液晶显示器、串行总线的应用、电动机控制等内容。书中选择的实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基于Proteus的PI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仿真》适合从事PIC单片机的应用和研发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PIC单片机教材或培训教材,还可作为PIC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实践教材。
目录
第1章 PIC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环境
1.1 PIC单片机简介
1.2 PIC单片机与C语言的关系
1.3 MPLAB-IDE的使用
1.4 下载软件
第2章 Proteus 7.8入门
2.1 Proteus ISIS的操作及电路原理图设计
2.2 Proteus VSM虚拟系统模型
2.3 Proteus ARES的PCB设计
第3章 PIC单片机的C语言基础知识
3.1 数据运算
3.2 流程控制
3.3 数组
3.4 指针
3.5 结构体
3.6 共用体
3.7 函数
3.8 编译预处理
第4章 PIC16F877A通用I/O控制
前言
许多单片机初学者都是先学习单片机相关基础知识,然后使用计算机在一些编译软件中编写程序,通过分析寄存器的内容检验程序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或者自己焊接硬件电路将源程序代码下载到单片机中,观察运行效果。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但是如果所设计的系统较复杂,难以分析相关寄存器的内容,或者由于硬件成本过高,难以制作硬件电路时,这种学习方法就有所欠缺,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而言。
Proteus软件强势推出后,改变了单片机传统的学习方法,该软件对于单片机学习和系统开发都能提供有力的帮助。Proteus是多功能的EDA软件,真正实现了虚拟物理原型功能,在目标板投产前就可以对所设计硬件系统的功能、合理性和性能指标进行充分调整,并可以在没有硬件电路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与调试,可由仿真原理图直接导出并绘制成印制电路板(PCB)。虚拟物理原型,对于单片机初学者来讲可节约学习成本,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于单片机系统开发人员来讲可缩短开发时间,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为使初学者能迅速入门,提高对PIC单片机的兴趣与爱好,并能在短期内掌握PIC单片机的应用开发要领,特编写此书。在编写过程中编者注重题材的取舍,使本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最初的PIC单片机开发环境、Proteus软件的使用,到单片机内部单元的实现,再到单片机外围扩展,直至单片机的电动机控制应用。这样的编排可使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起点。
2.软硬结合,虚拟仿真
沿用传统单片机的学习与开发经验,以MPLAB整合开发环境和HI-TECH C编译器作为软件开发平台、Proteus软件作为硬件电路开发平台,在软件开发平台中编写程序并生成HEX(或coff)文件,然后在Proteus中画好硬件电路图(这一过程相当于硬件电路的焊接),调用HEX文件进行虚拟仿真(这一过程相当于硬件调试)。这样可以节约学习成本,提高读者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C语言编程,增强可读性
C语言是一种编译型程序设计语言,它兼顾了多种高级语言的特点,并具备汇编语言的功能。用C语言编写程序会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且明显地增加程序的可读性,便于改进和扩充。采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必然趋势。许多人在学习MCS-51单片机时,都先学习了汇编语言,然后再学习用C语言编写MCS-51程序代码,通过这种历程他们有了深深的感悟:汇编指令太枯燥,学习起来费时费力,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或读懂程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使用C语言编程时,不必对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有很深入的了解,编写程序相对简单,且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均很强。对于以前学过MCS-51单片机的人或从未学过单片机的人来说,学习PIC单片机是否也要先从汇编语言入手呢?答案是否定的。
考虑到有些单片机初学者以前从未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因此本书在第3章介绍了C语言的相关知识,以使他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C语言的相关语法。全书所有实例均采用C语言编写,这样可使已学过MCS-51单片机和从未学过单片机的读者都能很容易看懂程序或进行程序的移植,快速进入PIC的学习之门。
4.兼顾原理,注重实用
基本原理、基本实例一直是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基本要求,由于许多PIC单片机初学者在学习PIC单片机时对相关原理不是很清楚,因此本书从第4章至第12章,在讲解PIC单片机的部分功能应用时,首先讲解相关原理,然后通过一些实例讲解其应用。在讲解实例时,先进行设计分析,再给出源程序代码。这样的编写安排可使初学者不必借助其他PIC单片机原理方面的书籍,直接通过本书的学习就能掌握PIC单片机的应用。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陈忠平、陈建忠、龚亮,湖南航天局7801研究所刘琼,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侯玉宝、高金定,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高见芳,湖南衡阳技师学院胡彦伦,湖南三一重工集团王汉其等。全书由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李锐敏教授主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多部PIC单片机原理及相关著作,在此向这些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由于编者知识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