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化工数学模型方法》作者毛在砂,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教授,《化学进展》、《化工冶金》和《中国化学工程学报》编委。研究方向为化学反应工程和多相流体力学。以滴流床反应器和环流反应器等典型气液固三相反应器为例,研究其中多相流动及传递现象的机理和数学模型,注意将多相流体力学、传递原理、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热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用于化学反应工程问题,以推动化学工程研究向定量和机理模型的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涉及滴流床反应器、气提式环流反应器、气液两相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停留时间分布理论、细菌氧化预处理含砷金矿、单颗粒(包括气泡、液滴)运动和传质的数值模拟等,参加和承担了多项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项目。在《化工学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及其它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30篇,1项环流反应器的专利。1991年在 Chem.Eng.Sci.上发表的论文获得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南得克萨斯分会的最优基础研究论文奖,1998年获首届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数学模型引论
1.1 什么是数学模型
1.1.1 物质模型(形象模型)
1.1.2 理想模型(抽象模型)
1.2 数学模型的类型
1.3 数学建模的原则和方法
1.4 几点体会
参考文献
第2章 数学模型的物理化学基础
2.1 化工过程的速率
2.1.1 传递过程速率
2.1.2 化学反应计量学
2.1.3 化学反应动力学
2.2 物理化学规律的量纲齐次性
2.2.1 基本量纲和导出量纲
2.2.2 π定理
2.3 物料平衡
2.3.1 总物料衡算
2.3.2 组分质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