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化学物理量的测量4
实验1 溶液的pH值4
实验2 电动势的测定7
实验3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9
实验4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与活化能的测定12
实验5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15
实验6 溴酚蓝pKa值的测定18
实验7 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校正20
实验8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步冷曲线法23
实验9 磁化率的测量26
第2章 溶液中的平衡和非平衡态及元素、化合物性质30
实验10 沉淀反应30
实验11 氧化还原反应33
实验12 配位化合物35
实验13 B-Z振荡反应37
实验14 过渡元素40
实验15 第一过渡元素混合离子的鉴定43
实验16 有机化合物定性分析45
实验17 化学发光50
前言
本教材为清华大学非化学化工类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材。全书共分4章,44个实验,其中有些实验可供学生课余选做。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可视具体课程情况而定。
本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教材的编写注意体现重视基础、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精选和更新教材内容,重视经典内容和现代前沿内容的连接和结合。力争较好地处理更新和继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2) 初步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概貌,在实验内容上引入化学在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不仅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初步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了解化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化学学科的整体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贡献。
(3) 实验内容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包括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适当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计算机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的内容,并将微型化学实验引入教学。..
(4) 本教材引入若干个新实验,实验内容新颖、丰富,其中有的实验来源于工业生产应用成果和科研成果,有的取材于国外教材。
(5) 注意对学生独立实验能力的培养。为培养自学能力,教材中安排过渡元素方面的实验内容,学生课前必须自学有关知识才能完成实验。而对于实验现象和结论教材中一般不给出,由学生独立完成。另外,安排的设计性实验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6) 为突出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将基本仪器、基本操作技术编为一章。
在附录中摘编了较新的数据资料,供学生实验时查阅。
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实验教材和专著,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特别要提出,徐功骅、蔡作乾主编的“大学化学实验”给予编者很大帮助,特此感谢!
本教材由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中心集体编写。袁书玉、李兆陇、尉京志、崔爱莉主编,阴金香、牛丽红、麻英、林天舒、袁金颖、张连庆、杨锦、周云参加编写,张秀荣、常爱玲参加实验研究工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宋心琦教授曾给予指导,表示感谢!...
编者
2006年5月于清华大学
同类热销商品
分析化学和定量分析 上册(中文改编版)
- ¥98.00
- ¥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