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知识,阐述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技术,讲解了SQL Server 2000中T-SQL,给出了基于C/S和B/S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实例,在最后还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具体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实体-联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关系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保护、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例、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本书每章后附有习题,供学生平时练习之用:本书最后附有课程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课程实验指南和课程设计大纲,供教师和学生使用。本书配有电子教案,若有需要请从人民邮电出版社网站下载。..
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选用,并可供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的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1 文件技术与数据库技术
1.2 数据描述和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1.4 数据库系统结构
1.5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
小结
习题
第2章 实体-联系数据模型
2.1 数据库建模概述
2.2 E-R模型(E-R图)
2.3 设计原则
2.4 子类和继承
2.5 约束的建模
小结
习题
第3章 关系数据模型
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3.2 关系代数
3.3 关系演算
前言
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编写应该注重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注重与能力培养相联系,注重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对十多年数据库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教育部计算机重点示范性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计算机类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由实践(可视化程序设计)一理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一再实践(数据库课程设计,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一再提高(毕业设计,参与教师的科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学生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及实际编程动手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集理论、应用和系统于一体。理论的目标是最终能进行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用的目标是能按软件工程的规范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来进行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系统的目标是通过使用SQL Server 2000和B/S、C/S结构来进行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2)将SQL Server 2000的内容结合到数据库原理中去讲,避免了部分内容的重复,也避免了在原理部分讲解时无实际系统作为参照时的空对空现象。(3)增加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例的内容,使学生能运用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和软件工程的规范来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C/S或B/S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4)增加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内容,展示了数据库系统的新进展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趋势。
本书主要内容共包括10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主要介绍文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数据描述和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的研究,这些内容是学习后面几章的基础。本章重点要求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特点、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评价和选择、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等内容。
第2章(实体—联系数据模型)主要介绍数据库建模概述、E-R模型(E-R图)、设计原则、子类和继承以及约束的建模。本章重点要求掌握数据库建模的主要内容、E-R图建模的方法和原则、E-R图中类与子类的层次关系和子类的继承性、几种常用的约束建模方法等。另外,要深入理解键码、实体完整性和引用完整性这三个基本概念。..
第3章(关系数据模型)系统讲解关系数据库的重要概念,包括关系的定义、关系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的完整性)和关系的完备性。要求重点掌握关系代数的运算,学会关系演算的表达方法,掌握关系数据库查询优化的内容。
第4章(关系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主要介绍T-SQL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功能,介绍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介绍批处理、脚本、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的概念,重点介绍流程控制语句和游标的使用方法。本章重点要求掌握T-SQL的查询和更新功能,灵活掌握视图的作用和用法,掌握流程控制语句和游标的使用方法。
第5章(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主要是设计关系模式,而深入理解函数依赖和键码的概念则是设计和分解关系模式的基础,要求初步掌握计算属性的闭包。模式设计是本章的重点,要求了解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产生的根源;理解关系模式规范化的途径;准确理解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C范式的含义、联系与区别;深入理解模式分解的原则;熟练掌握模式分解的方法,能正确而熟练地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属于第三范式或BC范式的模式。了解多值依赖和第四范式的概念,掌握把关系模式分解成属于第四范式的模式的方法。
第6章(关系数据库设计)要求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方法、特点和步骤,掌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六个阶段设计的目标、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重点掌握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这两个阶段。
第7章(数据库保护)要求了解数据库保护的四种措施: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重点领会这些措施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常用技术。
第8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例)要求读者了解应用系统开发模型,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技术。了解网络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基于C/S和B/S结构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
第9章(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对象定义语言(ODL)、子类、从ODL设计到关系设计和对象查询语言(OQL)等内容,要求读者重点掌握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学会用对象定义语言(ODL)来描述类和子类,掌握将ODL设计转换为关系设计的方法,了解对象查询语言。
第10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要求读者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特点和优缺点,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查询处理和优化等内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获2003年度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建设课程。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若有需要请从人民邮电出版社网站下载。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殷切期望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作 者
2005年8月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