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及其他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相关人员学习和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1.1 建设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2 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
复习题
第2章 建设项目造价的构成和计价依据
2.1 概述
2.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
2.3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2.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
2.5 建设项目的计价依据
复习题
第3章 建设项目的采购模式对造价的影响
3.1 传统的采购模式
3.2 设计-建造D&B模式(Design—Build)
3.3 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EPC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Turnkey Projects)
3.4 施工管理CM模式((Sonstruction Management)
3.5 建造-经营-移交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
3.6 各种采购模式优缺点的分析比较
前言
项目业主的造价管理实质上是投资控制。业主的投资控制主要体现在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工程设计、施工招标等阶段中。工作的重点是前期的一系列估算,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选择项目的实施方式(项目采购模式)及确定施工合同类型是业主开发新项目时必须做出的重大决策,如选择正确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投资效率,还能降低业主的风险。本书在第3章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本书后续的章节所论述的造价管理的基本方法均以传统的项目采购模式为基础。
优化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降低成本的核心措施。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方法。主要以价值工程的思想和手段,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为合理的材料、设备的选择。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本书在第5章论述这一问题。..
我国从2003年7月1日起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本书在第6章除介绍了传统的以概预算定额为基础的工料单价法和实物法编制工程标底的方法外,还详细地介绍了综合单价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和方法,以适应目前建设市场新、旧两种计价方式并行的实际情况。承包商的成本管理始于投标报价。第6章还介绍了承包商投标报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主要从技术的角度论述和介绍投标的程序和方法,不:仅定性地分析各种投标技巧的应用原则,还定量地介绍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报价。
承包商中标只是获得了潜在的盈利可能性,能否实现盈利要取决于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效果。本书在第7章介绍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的编制和两算对比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在合同价格的基础上制订工程费用计划、进行费用目标分解、对目标实施监控并实施合理的索赔。并以成本—进度的计算机集成管理为主线,以赢得值理论的偏差分析为方法,通过例题详细介绍如何建立目标工程和数据更新,如何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资源、进度等数据进行动态监控。因此从纵向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贯穿项目寿命周期的始终;从横向看,包括业主、咨询公司、总包商、分包商、供货商在内的几乎所有参与方都要参与项目的造价管理。
竣工决算是综合全面地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及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本书在第8章详细介绍了竣工验收的概念和程序及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
本书由刘允延编写第1、2、3章;王炳霞编写第4、5章;刘允延、王炳霞合编第6章;胡绍兰、陶庆合编第7章;路君平编写第8章。
本书由刘允延担任主编,王炳霞担任副主编,由刘允延统稿并最终定稿。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龚维丽教授主审,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虽经精心编写,但由于作者水平和能力所限,仍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序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将原有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等专业进行整合后,设置的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较大专业覆盖范围的新专业。应该说,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完善。
为了能更有利于推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一套该专业的系列教材。鉴于该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以及近年来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快速发展,本套教材本着“概念准确、基础扎实、突出应用、淡化过程”的编写原则,力求做到既能够符合现阶段该专业教学大纲、专业方向设置及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又可满足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需要。
本套教材是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注重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的融合性工程管理专业是个多学科的复合型专业,根据国家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本套教材按照该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四个平台课程的结构体系方案,即土木工程技术平台课程及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律专业平台课程来规划配套。编写时注意不同的平台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仅有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专业背景的院校开办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
(2)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因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在国内外工程建设、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等领域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同时可能是在政府、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所以本套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较全面地覆盖了不同行业工作实践中需要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同时在组织和设计上也考虑了与相邻学科有关课程的关联与衔接。
(3)内容的实用性教材编写遵循教学规律,避免大量理论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可操作性和工程实践性,特别是紧密结合了工程建设领域实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注册制的内容,与执业人员注册资格培训的要求相吻合,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独立的案例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项目评价、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法规等专业领域获得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训练。
(4)教材的创新性与时效性本套教材及时地反映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更新,将本学科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在法规、相关政策等方面与最新的国家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我们相信,本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将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及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高等院校专业教育资源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专业的教材出版平台的深入结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