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Cisco LAN Switching Fundamentals
- 原出版社: Cisco Press
- 作者: (美)David Barnes,CCIE#6563,Basir Sakandar,CCIE#6040
- 译者: 刘大伟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6947
- 上架时间:2005-10-7
- 出版日期:2005 年9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8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 > Cisco
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 > 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编辑推荐
随着网络流量、CPU处理速度、操作系统处理能力、网络密集应用的显著增加,LAN已经逐渐变得拥塞和不堪重负。对于彩网络和计算技术的组织机构,它们都希望采用局域网技术来充分利用高速流量转发和传统以太网技术改造的优势,它们不需要重新布线和进行复杂的主机配置。本书为园区网网管人员提供了传统以太网环境中局域网交换技术的最新信息。
本书深入分析了现代园区网络需求,并且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Cisco Catalyst交换机的局域网交换最佳实践。本书向读者提供Cisco Catalyst交换机家族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式的丰富内容。此外,计策学可以学习其他一些主题,其中包括QOS、组RSTP、MST和PVLAN,以及如何使用Native和混合软件界面进行配置。为了向读者展示有效的配置示例。最后,本书还讨论了排除常见网络故障和优化局域网性能的必要步骤。
无论读者正在寻觅局域网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实践方面的书籍,或者正在寻觅Cisco Catalyst交换机的配置和排错参考书,本书都为您提供了关于设计和管理高性能园工区网络的宝贵信息。
理解从10BASE-T到吉比特以太网等多种以太网技术;学习常见的交换模式、通路和体系结构;研究Cisco Catalyst交换机体系结构,分析Catalyst交换机的多种型号,其中包括Catalyst6000/6500、4500和3750等;熟悉VLAN基本概念,包括干道类型、VTP和专用VLAN;理解MLS和支持MLS和各种硬件组件;学习如何配置Catalyst交换机;在Catalyst交换机上实施QOS;部署组播特性和协议,其中包括PIM、监听和CGMP等;使用数据链路层特性;评估设计和配置的最佳实践;学习如何管理LAN和排除常见故障。
内容简介
作译者
Basir Sakandar(CCIE#6040)拥有路由交换CCIE和安全CCIE的双认证。他于1997年从南加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目前在Cisco公司担任美国得克萨斯州理查森办事处的高级服务工程师。Basir曾经帮助“财富100”公司设计和实现多种技术。
目录
1.1 OSI模型 1
1.1.1 OSI高层协议 2
1.1.2 OSI低层协议 2
1.2 以太网入门 3
1.2.1 以太网类型 3
1.2.2 传输介质 3
1.2.3 以太网交叉线缆 5
1.2.4 以太网拓扑 6
1.2.5 以太网逻辑寻址 6
1.2.6 CSMA/CD工作原理 6
1.2.7 全双工以太网 9
1.2.8 自动协商 9
1.3 透明桥接 13
1.3.1 学习 15
1.3.2 扩散 15
1.3.3 过滤 16
1.3.4 转发 16
1.3.5 计时 16
1.4 广播和组播 17
前言
本书目标
本书将引领读者接触到实际连网环境和Catalyst交换的最佳实践。我们期望能够提供简单介绍各种交换机体系结构、协议和支持特性之外的更多内容。基于上述原因,在编写本书的时候,我们遵守下列几个主要目的:
· 提供自Cisco Catalyst交换机诞生以来的体系结构和特性不断发展的背景介绍;
· 提供足够深度的信息,使工程师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种技术;
· 提供局域网交换主题的充足信息,使其成为日常使用的参考书。
读者对象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期望了解Cisco Catalyst交换机的体系结构、配置和操作方法的初学者和中级工程师。读者将从本书学到局域网交换领域的知识,其中包括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组播、生成树、Native和混合软件。对于希望掌握局域网交换基础的读者,通过提供大量的设计和配置示例,本书成为一本优秀的参考书,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组织结构
本书包括12章和1个附录,具体组织结构如下。
· 第1章局域网交换技术基础:本章是本书其余部分的基础。在研究一些具有较深难度的主题(例如RSTP、QoS、组播、配置和排错)之前,有必要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第1章讨论了各种以太网技术、物理层协议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细节。本章讨论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从1OBASE-T以太网到吉比特以太网,从透明桥接到生成树。
· 第2章局域网交换机体系结构:本章专门讨论了多厂商交换机公共的交换模式、交换路径和体系结构,而并不仅仅局限于Cisco公司的产品。本章帮助读者熟悉各种硬件实现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网络的影响。在开始学习第3章的内容之前,读者必须首先阅读本章。
· 第3章Catalyst交换体系结构:本章详细讨论了Cisco公司的多种最新交换平台。本章讨论主题不仅包括最新的Catalyst 6000/6500、4500和3750等平台,而且还包括老式的Catalyst 5000/5500平台。从推出Catalyst 5000产品线之后,Cisco交换产品的性能指标已经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读者将非常熟悉这些平台的体系结构。
· 第4章第2层技术基础:本章介绍了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干道类型、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VLAN链路聚集协议)和专用VLAN的概念。此外,本章还介绍了作者和Cisco社区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重要的最佳实践。本章不仅帮助读者消除对VLAN设计、VTP配置不当、手工和VTP修剪的概念混淆,还帮助读者理解专用VLAN的重要作用。
· 第5章Catalyst软件:本章首先讨论了Catalyst6000产品线的Native和混合代码之间的区别,然后讨论了两种模式下的等效命令,最后还讨论了两种模式下的迁移过程。此外,本章还讨论了Catalyst3750和4500系列交换机的软件。
· 第6章多层交换:对于很多入门者和中级工程师而言,MLS(Multilayer Switching,多层交换)仍然是产生疑惑的根源。本章采用循序渐进方式来帮助读者学习MLS过程,并且讨论了MLS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各种硬件组件。本章也可作为学习MLS的参考资料。
· 第7章配置交换机:本章向读者展示如何配置Catalyst交换机。通过提供非常多的示例,帮助读者熟悉交换机硬件。本章的配置示例包括链路聚集和SNMP等。
· 第8章Catalyst 6500交换机的服务质量:在最近几年中,企业网络中日趋重视QoS技术,但QoS部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例外的情况是那些拥有VoIP语音网络的企业。在VolP网络中,OoS实现至关重要。本章介绍了Catalyst交换机中的QoS基础。本章介绍了分组进入端口之后的各个关键步骤,并且还说明了分组如何经过交换机以及最终如何离开出站端口。
· 第9章在Catalyst交换机中实施组播:组播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本章向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示例,并且详细解释了Catalyst交换机所支持的常用组播特性和协议。本章介绍的重点主题包括PIM(Protocol l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监听和CGMP(CiSco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Cisco组管理协议)等。此外,本章还向读者展示交换机如何处理和转发组播流量。
· 第10章 实施和调整生成树:本章描述了Catalyst交换机上可用的数据链路层特性,例如BPDU防护、BPDU过滤、根防护、环路防护等。本章还介绍了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和MST(MultipleS panning Tree,多生成树)等。有些企业现在非常关注RSTP技术的应用。在某些场合下,由于业务或设计方面的需求,生成树仍然有必要存在。与传统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相比,RSTP能够提供更加健壮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