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Windows 2000篇
- 定价:¥25.00
- 校园优惠价:¥18.75 (75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2条评价)
- 促销活动:
- 此商品暂时缺货(可留下联系方式,到货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查看详细说明
信息提示
关闭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我们的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团购订单标准如下:
- 单品满30册可选择团购服务。
- 提交团购订单后,服务人员会主动和您联系,并根据您的会员等级、购买数量、金额、时间、配送要求等情况和您协商,以促成最终的成交。
- 有关团体购书的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010)63970506
内容简介
书籍 计算机书籍
本书介绍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Windows 2000 Server的实现原理,介绍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的使用,包括安装和配置、文件和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和应用等,便于初学者学习与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的选修课教材。
目录
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1
1.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
1.1.2 操作系统的发展 3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5
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8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2
1.5 典型操作系统介绍 12
习题 14
第2章 Windows 2000的安装与基本操作 15
2.1 Windows 2000概述与安装 15
2.1.1 Windows 2000系列简介 15
2.1.2 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的准备工作 16
2.1.3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方式 17
2.1.4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 18
2.2 Windows 2000的简单操作 18
2.2.1 Windows 2000的启动和退出 18
2.2.2 创建用户账户 19
2.3 Windows 2000的简单设置 19
2.3.1 日期/时间设置 20
2.3.2 显示属性的设置 21
2.3.3 键盘和鼠标的设置 24
2.3.4 字体安装 24
2.3.5 任务计划设置 25
2.3.6 文件夹设置 27
习题 29
第3章 作业管理 30
3.1 作业的基本概念 30
3.1.1 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 30
3.1.2 作业的类别和组织 31
3.2 作业管理的功能 31
3.2.1 作业管理的基本功能 31
3.2.2 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 31
3.3 作业的调度 32
3.3.1 作业调度的功能、目标及性能衡量 32
3.3.2 作业调度算法 34
3.4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35
3.4.1 用户接口 35
3.4.2 系统调用 35
3.5 案例分析 36
习题 39
第4章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 42
4.1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 42
4.1.1 进程的定义及特征 42
4.1.2 程序的顺序执行与并发执行 43
4.1.3 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 43
4.1.4 进程控制块 44
4.1.5 Windows 2000的进程管理 45
4.2 进程的控制与同步 47
4.2.1 进程的创建与撤消 47
4.2.2 进程的阻塞与唤醒 49
4.2.3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49
4.3 线程 55
4.3.1 线程的概念 55
4.3.2 线程与进程的比较 56
4.3.3 引入线程的优点 56
4.3.4 Windows 2000的线程 57
4.4 进程间的通信 58
4.4.1 进程通信的概念 58
4.4.2 Windows 2000 中进程的通信方式 58
4.5 死锁 59
4.5.1 死锁的概念 59
4.5.2 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60
4.5.3 解决死锁的基本方法 61
4.6 处理机调度 66
4.6.1 处理机调度的基本思想 66
4.6.2 调度算法 68
4.6.3 Windows 2000 的线程调度 69
4.7 案例分析 71
习题 74
第5章 存储管理 78
5.1 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78
5.1.1 存储管理的功能 78
5.1.2 存储管理方式 79
5.1.3 地址重定位 79
5.1.4 虚拟存储器 81
5.1.5 覆盖与交换 82
5.1.6 分区的存储保护 83
5.2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 84
5.2.1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84
5.2.2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85
5.2.3 碎片问题与拼接技术 86
5.3 离散分配存储管理 87
5.3.1 页式存储管理 87
5.3.2 段式存储管理 89
5.3.3 段页式存储管理 92
5.4 虚拟存储管理 93
5.4.1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93
5.4.2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 97
5.5 Windows 2000的存储管理 97
5.5.1 Windows 2000的内存管理 97
5.5.2 Windows 2000的外存管理 98
5.5.3 Windows 2000的高速缓存管理 99
5.6 案例分析 100
习题 103
第6章 设备管理 106
6.1 设备管理概述 106
6.1.1 设备分类 106
6.1.2 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107
6.1.3 I/O设备所需的资源 108
6.2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08
6.2.1 设备控制器 109
6.2.2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09
6.3 中断技术 111
6.4 缓冲技术 112
6.5 设备分配 114
6.5.1 设备分配中的数据结构 114
6.5.2 设备分配策略 115
6.5.3 设备分配步骤 116
6.5.4 SPOOLing系统 116
6.5.5 设备处理程序 117
6.6 Windows 2000中的注册表 117
6.6.1 注册表的概念 117
6.6.2 注册表编辑器的使用 118
6.6.3 注册表的查找 119
6.6.4 注册表的编辑 119
6.6.5 注册表的备份和恢复 120
6.7 案例分析 120
习题 123
第7章 文件管理 126
7.1 文件管理概述 126
7.1.1 文件和文件系统 126
7.1.2 文件分类 126
7.1.3 文件系统的功能 127
7.2 文件结构、存取方法和存储设备 127
7.2.1 文件的逻辑结构 127
7.2.2 文件的物理结构 128
7.2.3 文件的存取方法 129
7.2.4 文件的存储设备 130
7.2.5 文件结构、存储设备和存取方法之间的关系 131
7.3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131
7.4 文件目录管理 132
7.5 文件的使用 134
7.6 文件系统的层次模型 134
7.7 Windows 2000的文件系统 135
7.8 案例分析 136
习题 140
第8章 Windows 2000的使用 142
8.1 磁盘管理 142
8.1.1 磁盘管理概述 142
8.1.2 磁盘管理器的使用 144
8.1.3 磁盘的整理 146
8.1.4 配置磁盘配额 149
8.1.5 磁盘文件的备份与还原 151
8.2 活动目录 155
8.2.1 活动目录简介 155
8.2.2 安装活动目录 157
8.2.3 活动目录的管理工具 162
8.3 用户和组的管理 170
8.3.1 基本概念 170
8.3.2 管理用户和组 174
8.3.3 账户策略的设置 181
8.3.4 文件夹的共享 182
习题 183
第9章 Windows 2000 Server的网络设置与管理 186
9.1 TCP/IP协议的配置 186
9.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设置与管理 189
9.2.1 DHCP服务器简介 189
9.2.2 DHCP服务器的安装 190
9.2.3 DHCP服务器的设置 191
9.2.4 DHCP服务器的管理 195
9.2.5 DHCP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196
9.2.6 客户机的设置 197
9.3 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与管理 197
9.3.1 DNS服务器简介 197
9.3.2 域名结构 198
9.3.3 名称服务器的分类 199
9.3.4 主要资源记录简介 199
9.3.5 域名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200
9.3.6 DNS服务器的管理 206
9.3.7 客户机的设置 209
9.4 WINS服务器的设置与管理 209
9.4.1 常用名称服务解决方案 209
9.4.2 WINS名称解决方案 212
9.4.3 WINS服务的工作原理 213
9.4.4 WINS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214
9.4.5 WINS客户机的配置 219
9.4.6 测试WINS服务器 219
9.5 网络打印 219
习题 221
第10章 Internet站点的架设 222
10.1 WWW服务器的架设 222
10.1.1 IIS的安装及站点的启用 222
10.1.2 Web服务器配置 226
10.1.3 Web站点的管理 232
10.2 FTP服务器的架设 233
10.2.1 FTP站点的安装和启用 233
10.2.2 FTP站点的配置 235
10.2.3 FTP站点的管理 239
10.3 电子邮件服务器的架设 240
10.3.1 常见邮件服务器 240
10.3.2 CMailServer邮件服务器 240
10.3.3 CMailServer邮件服务器的安装 241
10.3.4 CMailServer邮件服务器的使用 244
10.4 PROXY服务器的架设 248
10.4.1 代理服务器特征 248
10.4.2 CCProxy代理服务器简介 248
10.4.3 CCProxy的安装及配置 248
10.4.4 账户设置 250
10.4.5 代理服务器的管理 252
习题 252
第11章 实训 254
实训一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 254
实训二 安装、配置和管理DHCP服务器 258
实训三 安装、配置和管理DNS服务器 263
实训四 ActiveDirectory的安装与管理 268
实训五 安装、配置和管理FTP 272
实训六 用户账户的创建、配置和管理 276
实训七 WWW服务器的设置 279
参考文献 282
前言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要求,指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把我国的人数优势转化为人力优势,提高全民族的竞争力。因此,我国近年来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约束与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高等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正如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所指出的那样,“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因此,不能以本科压缩和变形的形式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组织教学体系。为此,我们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社会对教材的普遍需求,组织高等职业学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编写了这套《高职高专现代信息技术系列教材》。
本套教材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编写中突出了实用性。本套教材重点讲述目前在信息技术行业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广泛使用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实用技术。即便是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从实用的角度、结合具体实践加以讲述。大量具体的操作步骤、许多实践应用技巧、接近实际的实训材料保证了本套教材的实用性。
在本套教材编写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广泛收集了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计划,调研了多个省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反复讨论和修改,使得编写大纲能最大限度地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切合高等职业教育实际。
在选择作者时,我们特意挑选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一线的优秀骨干教师。他们熟悉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其中许多是“双师型”教师,既是教授、副教授,同时又是高级工程师、认证高级设计师;他们既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很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多的写作经验及较好的文字水平。
目前我国许多行业开始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为此,本套教材也兼顾了一些证书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并提供了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题目。
对于本套教材我们将提供教学支持(如提供电子教案等),同时注意收集本套教材的使用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
本套教材是高等职业学院、高等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院教材。适用于信息技术的相关专业,如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技术、会计电算化等。也可供优秀职高学校选作教材。对于那些要提高自己应用技能或参加一些证书考试的读者,本套教材也不失为一套较好的参考书。
最后,恳请广大读者将本套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各种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序言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和核心。操作系统还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个方便、灵活、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因此,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也是所有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用户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
Windows 2000是在Windows N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是一种适合从最小的移动设备到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本书第1章、第3—7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Windows 2000的实现原理,第8~10章介绍了Windows2000 Server的使用,包括安装、配置、磁盘管理、网络管理和应用等,第11章是Windows 2000 Server的实训。教材中既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又介绍了Windows 2000 Server的实现原理和使用方法,便于初学者学习与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书力求讲述清楚明了、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适应高职高专的特点。第3—7章每章都包括一节“案例分析”,且全书每章后给出习题,帮助读者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的应用。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的选修课教材。
本书由柳青主编,其中第1、2;6、7、8、11章由柳青编写,第3、4、5章由成秋华编写,第9、10章由陈立德编写,秦宗蓉编写了第3~7章的案例分析与部分习题,曾岫参加了部分实训的编写,全书由柳青统稿和审定。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比较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望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