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选题全面、典型、新颖、重点突出,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它既可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学习指导书,也可作为考研的参考书。此外,还可作为计算机软件人员的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是与高校《编译原理》主流教材配套,以指导学生学习、练习和考试为目的而编写的辅导性教材。主要内容由编译程序概论、文法和语言、词法分析、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法、自底向上优先分析法、LR分析法、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的生成、符号表、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和代码优化共计10章组成。各章都划分为5个版块:本章知识结构图、疑难解惑、典型例题与考研题分析、重要习题精选精解和两级训练题。
本书旨在贯彻“学、练、考”的三维立体化辅导。通过“学”,在帮助读者对概念深入理解的同时,进行疑难解惑;通过“练”,帮助读者强化概念和加深理论的学习;通过“考”,使读者能够接触到近年来重点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题目。本书选题全面、典型、新颖、重点突出,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它既可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学习指导书,也可作为考研的参考书。此外,还可作为计算机软件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1.1 本章知识结构图
1.2 疑难解惑
1.3 典型例题与考研题分析
1.3.1 典型例题分析
1.3.2 考研题分析
1.4 重要习题精选精解
1.5 两级训练题
1.5.1 达标训练题
1.5.2 考研挑战题
第2章 文法和语言
2.1 本章知识结构图
2.2 疑难解惑
2.3 典型例题与考研题分析
2.3.1 典型例题分析
2.3.2 考研题分析
2.4 重要习题精选精解
2.5 两级训练题
2.5.1 达标训练题
2.5.2 考研挑战题
前言
本书共分10章。分别是编译程序概论、文法和语言、词法分析、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法、自底向上优先分析法、LR分析法、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的生成、符号表、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和代码优化。在各章中都包括知识结构图、疑难解惑、典型例题与考研分析、重要习题精选精解、两级训练题(包含达标训练题和考研挑战题)5部分。书的最后附有期中考试题、期末考试题、考研模拟题(1)、考研模拟题(2)和相应的答案。
本书中的各类试题难易适当、题型搭配合理,适合于本科教育,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辅导书,对于参加计算机软件考试的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毛红梅等执笔编写。由杨明主审。另外,何光明、骆健、舒远仲、聂承启、谢爱文、叶水生、曹钧阔、李建喜、叶磊、彭晓红、骆兴国、刘菁、刘瀚、王国全等共同参与了资料收集、整理和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题量较大、时间仓促,加上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5年6月
序言
为了配合当前高等院校注重培养高素质知识型人才的需求,也为了给学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学习辅导书,我们在广泛调研并听取很多专家和学生的建议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高校课程学·练·考系列丛书》。本套丛书作为学生正规课本的辅导用书,对课程的各方面知识不做细致讲解,而是抽取重点、难点和易于混淆的方面加以强调和解惑,再配以典型例题和考研题、考级题的解析,提高读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每章都辅以对应习题(达标训练题和考研挑战题、考级题),以助读者达到即学、即练、即会的目的。另外,每章都精选主流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丛书书目
本套丛书以全新的视角,陆续推出涵盖高等院校主干课程的辅导用书。现已推出16本,书目如下: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练·考
(2)高等数学(上册)学·练·考
(3)高等数学(下册)学·练·考
(4)线性代数学·练·考
(5)数据结构学·练·考
(6)操作系统学·练·考
(7)离散数学学·练·考
(8)C语言学·练·考
(9)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学·练·考
(10)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学·练·考
(11)电路学·练·考
(12)自动控制原理学·练·考
(1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学·练·考
(14)编译原理学·练·考
(1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练,考
(16)C++语言学·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