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机械类通用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作译者
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十学位;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硕士学位;198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丁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199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读博士后;1990年到清华大学精仪系工作,1996年任职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
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精密超精密加厂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攻关、清华大学校基金、工厂企业合作项日等。科研成果有:1985年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科学研究论文60余篇,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一书中担任全书副主编和总论篇主编,该书199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指导的博士生论文2006年度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十学位论文,为此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十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1995年以来,主持清华大学本科生“制造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制造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1998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教学改苹2001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机械制造千程原理》教材2001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制作的多媒体课件2000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2005年获一等奖;《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教材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持的“制造工程基础”课程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国家级高等教育精品课程。
2006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目录
1.1 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和成形运动
1.1.1 工件的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
1.1.2 表面成形运动
1.2 加工表面和切削用量三要素
1.2.1 切削过程中工件上的加工表面
1.2.2 切削用量三要素
1.3 刀 具 角 度
1.3.1 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
1.3.2 刀具角度的参考系
1.3.3 刀具标注角度
1.3.4 刀具角度换算
1.3.5 刀具工作角度
1.4 切削层参数
1.5 刀 具 材 料
1.5.1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1.5.2 高速钢
1.5.3 硬质合金
1.5.4 超硬刀具材料
习题与思考题
书摘
1.5 刀具材料
刀具切削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刀具材料、几何形状和结构,而刀具材料是首要的,它对刀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效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影响极大。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刀具材料的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并不断研制新型刀具材料。
1.5.1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切削部分与切屑、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摩擦,刀具在高温、高压以及冲击和振动下切削,因此刀具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硬度。一般而言,刀具材料的硬度应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常温硬度应在62HRC以上。
(2)耐磨性。耐磨性表示刀具抵抗磨损的能力。通常,硬度高耐磨性也高。此外,耐磨性还与基体中硬质点的大小、数量、分布的均匀程度以及化学稳定性有关。
(3)耐热性。刀具材料应在高温下保持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性,这就是刀具材料的耐热性。
(4)强度和韧性。为了承受切削力、冲击和振动,刀具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强度用抗弯强度表示,韧性用冲击值表示。刀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越高,硬度和耐磨性就越差,这两个方面的性能常常是互相矛盾的。
(5)减摩性。刀具材料的减摩性越好,刀面上的摩擦系数就越小,既可以减小切削力和降低切削温度,还能抑制刀一屑界面处冷焊的形成。
(6)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散热就越好,有利于降低切削区温度,从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线膨胀系数小,可减小刀具的热变形和对尺寸精度的影响。
(7)工艺性和经济性。为了便于制造,刀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锻、轧、焊接、切削加工、可磨削性和热处理等)。其次,刀具材料的价格应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