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王浩全 傅英明 洪华 龙怀冰
-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28111
- 上架时间:2005-2-22
- 出版日期:2005 年2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74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 电路设计 > Protel/EDA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计算机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控制仿真
教材 > 教材汇编分册 > 高等理工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从"实用"的原则出发,详细地介绍Protel DXP各方面的功能与使用。主要内容包括印刷电路板与Protel DXP概述、原理图设计基础、设计电路原理图、制作元器件与建立元器件库、设计层次原理图、生成报表和文件、PCB设计系统、PCB元器件封装、生成元器件报表以及电路仿真。本书非常注重实用操作技能训练,在讲解基本知识的同时,配以丰富的实例进行说明,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每章的最后附有综合范例,课后附有习题。最后,本书附录中列出Protel DXP中的详细技术规范以及常用的快捷键,以便读者在设计过程中随时查阅。
本书结构清晰,条理清楚,语言运用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高校电子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和机电类等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培训教材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爱好者和自学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1.1 印刷电路板设计的基本知识 1
1.1.1 印刷电路板的组成 1
1.1.2 印刷电路板的板层结构 2
1.1.3 印刷电路板的工作层类型 3
1.1.4 元器件封装的基本知识 4
1.2 Protel DXP的诞生与发展 5
1.2.1 Protel DXP的应用领域 5
1.2.2 Protel DXP的新增功能与特性 5
1.3 Protel DXP界面简介 6
1.3.1 菜单栏 8
1.3.2 工具栏 9
1.3.3 状态栏与命令行 10
1.3.4 标签栏与工作窗口面板 10
1.4 Protel DXP的工作流程 10
1.4.1 启动并设置Protel DXP工作环境 11
1.4.2 绘制电路原理图 14
1.4.3 产生网络报表 15
1.4.4 设计印刷电路板 17
1.4.5 输出和打印 21
译者序
Protel DXP主要应用于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印刷电路板(PCB)设计及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它是第一个将所有设计工具集成于一身,完成电路原理图到最终印刷电路板设计全过程的应用型软件。同时,Protel DXP将项目管理方式、SCH图和PCB图的双向同步技术、多通道设计、拓扑自动布线以及电路仿真等技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电路设计制版软件。
本书采用知识点和实例、效果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Protel DXP的基本功能以及操作方法和技巧。书中结构周密,语言通俗易懂,概念和理论部分均结合范例进行阐述。在范例选择上,要求精致实用,每个范例都较好地体现了所学的知识点。在结构安排上,每章的开始首先以准确且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读者理解概念及知识点,接着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例使读者知道如何应用知识点,最后通过综合范例和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全书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分别如下。
第1章:介绍印刷电路板设计基本知识、Protel DXP的诞生与发展及其新增功能特性、Protel DXP的操作界面、Protel DXP的工作流程以及Protel DXP的基本操作。
第2章:介绍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原理图设计工具、相关的参数设置和文件的组织和管理。
第3章:介绍设计电路原理图的流程和元器件的加载、编辑与调整。
第4章:介绍元器件的制作与元器件库的加载和管理,同时介绍了元器件绘图工具以及如何生成元器件列表。
第5章:介绍层次原理图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建立方法以及如何生成I/O端口符号、生成网络表文件等内容。
第6章:介绍Protel DXP所提供的各种报表的作用以及生成这些报表的步骤和方法。
第7章:介绍与PCB设计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包括PCB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组成、设计流程、参数设置以及如何生成PCB报表文件和打印输出PCB图。
第8章:介绍PCB元器件封装的基本知识、两种创建元器件封装的方法以及如何生成几种元器件封装报表。
第9章:介绍在完成PCB设计后,生成各种PCB报表的方法与步骤。
第10章:介绍电路仿真的特点、仿真器的设置、仿真元器件及设计仿真原理图的方法与技巧。
本书的特点是知识全面、结构合理,语言通俗易懂,范例丰富而实用。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充分掌握Protel DXP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并掌握使用Protel DXP进行电路设计与制版的设计流程以及各种方法和技巧。
本书主要由王浩全、傅英明、洪华和龙怀冰编写,参加部分编写和审核工作的还有苏峻、卢效峰、周玉基、倪洋、李巨韬和兰娟等。
最后,限于作者的自身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