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吴国平
- 丛书名: 吴国平实战操盘大讲堂系列3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28240
- 上架时间:2023-2-10
- 出版日期:2011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17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编辑推荐
国内知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实战讲座,感悟股市跌宕,探寻财富脉络。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市场,只要还想生存下去,就离不开时时刻刻去解读主力的操作思维。感受主力思维。感受主力思维,调整自身思维。刻不容缓!
内容简介
那么究竟什么是主力,什么又是主力思维呢?主力运作过程如建仓、拉升、出货等过程中主力运作的思路是怎样的?如何从主力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市场的波动?
《看穿主力思维》除回答这些问题外,又用随笔的形式,带领我们暂时脱离喧嚣的股战场,强调一种沉静思想的磨炼。投资股市其实就是人生的另一种投资,操盘思维其实和生活态度、对事物的感受有很大的共通性,所以希望借此磨炼心灵,调整投资心态,顺利获得回报。
作译者
股市战略专家、著名财经评论家、知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广东达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操盘论道五部曲》丛书、《吴氏赢利系统》丛书作者,担任过多家公司的首席金融顾问。2009年以来开始成为各大知名高校(人大、浙大等)投资研修班的主讲讲师或首席讲师。他投资风格稳健,善于先人一步,提前把握公司基本面的质变,大格局以点到面,以面到点的全局观,一路以来,对市场大势和板块的前瞻性尤为令人赞叹叫绝,被誉为“少帅操盘手”。2006年5月被媒体给予奥运版“牛市宣言第一人”称号;2006年9月初至10月底,以两个月超150%收益的成绩在操盘纪实大赛中夺得冠军;在透视了证券市场的波谲云诡后,2010年1月明确判断市场年内会跌破2500点,并成功研判出市场会走出一波超预期的逼空反弹行情,期间率先挖掘并把握了有色板块的行情;2011年兔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推出《兔年新牛市宣言》,2011率先深度挖掘与把握了钢铁与家电板块的机会,让人叹为观止。
他曾被《理财周报》评为2007中国理财年度人物。曾作为特邀嘉宾做客北京电视台、浙江卫视、湖南卫视、腾讯、新浪、和讯等各大卫视及著名财经网站,并在《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南方日报》、《香港商报》、《今日早报》等报刊开辟过专栏,目前是《钱江晚报》“钱经”圆桌对话的长期嘉宾,其观点与思想更是不时见诸各大重量级报如《瞭望东方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第一财经日报》、《大众理财顾问》、《钱经》等。
目录
序言 厚积薄发可以让赢利飞得更久些 / IX
前言 最终还是靠自己 / XIII
第一部分主力思维 /1
一、关于主力的基本知识/3
1.如何认识主力,真实流通股是什么 /3
2.怎样才真正称得上主力 /4
3.主力需要的筹码比例 /5
4.多少资金才能主导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上的波动 /6
5.权重股中国石化真实流通股的意义/8
二、主力思维透视 / 10
三、如何解读多空双方背后的能量/ 18
1.关注主动性买卖盘以及盘面状况/ 19
2.星星之火虽可燎原,但依然要抓住事物的关键/ 20
3.如何面对非权重个股行情/ 20
四、不做主力拉升后的接盘者/ 22
五、盯盘的思路(上篇) / 28
1.重点留意权重板块的走势 / 30
2.关注除权重板块以外的其他热点产生情况 / 31
六、盯盘的思路(下篇) / 36
媒体评论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赵晓
基金经理智商都很高,知识都很丰富,但做的好又能讲课的不多,能写书的就更少了,而吴国平先生是国内少有的既做的好,同时又能说会写的全方位私募基金经理,所以他的这套书值得好好去品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投资俱乐部秘书长 文武
每一只股票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涨,每一只股票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跌。国平先生这套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看清楚它们为什么涨,为什么跌。
——《理财周报》执行主编 罗周
书摘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探讨主力的问题,只是,很多人都仅仅是喜欢挂在嘴边,真正深入研究主力状况的人其实并不多,或者说,对主力认识比较深刻的比较少。
很简单,请问一只全流通 5个亿的个股,里面占据多少流通股才真正称得上主力?
可能会有很多答案,比如 1个亿, 2个亿, 3个亿,甚至更多……不一而足。
不过,我要说的是,其实都不对。探讨主力的时候,其实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真正能够流通的股票有多少,简单来说,就是真实流通股有多少。
或许你越听越糊涂了,但是,我告诉你,实际流通股“不等于”真实流通股!
全流通时代,很多看似全流通,实则不是真正全流通。道理很简单,作为上市公司本身的大股东,为了要保证控股权,请问,其可能在二级市场去减持其股票吗?而且一旦减持也必须要有公告,事实上,这样的全流通不能够定义为市场上真正意义的全流通。我们交易的时候,其实,最关注的就是真实流通股,而不是这种名义上的全流通。尤其是国企,那就更是如此,全流通更多只是名义上的全流通,真正市场上真实流通的股数其实是另一回事。上面5个亿的全流通个股,除去其大股东或者二股东等那些一般不会在二级市场上做差价减持的股数,真实流通的股数要远小于 5个亿,可能就只有3个亿,或者 2个亿都有可能。所以,如果你的答案是 2个亿或者3个亿甚至更多的话,那么,本身就是对上市公司流通股层面上的理解有问题了,更别谈到底应该如何才有可能成为主力了。
很多人往往就是看到全流通的股数,而自以为主力可能就是要多少筹码才有可能成为主力的,这其实是很可笑的,说明其认识本身是很肤浅的。说
得更不客气点,其可能是连操盘也还不太了解的人。
所以,我们必须要认清到底真实流通股有多少,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主力的问题。2.怎样才真正称得上主力
那么,主力到底要占据多少真实流通股的筹码,才真正能称得上是主力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所谓主力,其实不是单一个体,而是一个群体。如果是单一个体的话,那么,就是坐庄了,这在证券市场规范化的背景下,是不合法的,也是很难符合市场未来发展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坐庄最终都将走上不归路,尤其是坐那些根本没有实质性利好的上市公司的庄,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一个群体集体持有相当多筹码的时候,就好像基金抱团取暖一样,那么,这就不是坐庄,而是一种投资,只是这投资大了点而已,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所以,当思路一致之时,或是阶段性形成合力之时,该个股就很容易出现主升浪的走势。这里谈到的大投资形成合力的群体,其实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市场的主力了。
主力不是资金庞大的大户,而是一个群体,一个能够形成合力的群体,这才是真正的主力。当然,如果你硬要看成一个单位的话,那么,这就非资金庞大的大户那么简单了,其更多就是代表着资金异常庞大的机构了。单一机构,比如规模达到巴菲特那状况,那么,其要是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就可以看成一个非常庞大的主力了。
主力不是万能的,但市场没有主力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主力在这个市场也是可以失败的,再大的主力也大不过整个市场本身,整个市场本身大的内在波动规律是不以主力意志为转移的。为何国内外都有那么多曾经相当辉煌的机构最后落到一败涂地的境地,本质上就是这些主力无法抗衡市场本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