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Four Types of Problems: From Reactive Troubleshooting to Creative Innovation
- 作者: [美]阿特·斯莫利(Art Smalley)
- 译者: 周宏博 周健 李兆华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30456
- 上架时间:2020-12-16
- 出版日期:2020 年4月
- 开本:20开
- 页码:210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管理 > 企业管理 > 企业运营 > 技术/战略/创新

编辑推荐
创造价值的科学指引
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实践
清晰再现PDCA的精益之美
内容简介
作译者
阿特·斯莫利也是一位企业家。2003年,他开始创建自己的公司Art of Lean, Inc.,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和领先组织提供精益实施的运营咨询服务。在他的网站artoflean.com上,有大量关于领导力和精益思想的文章。他还著有精益思想类书籍《均衡生产》《A3思维》《丰田的改善方法》。本书是他在2018年完成的最新著作。
目录
推荐序二 解决问题的人、工具和目的
译者序 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序言 四种类型的问题解决框架
导论
第1章 现代问题解决方式的崛起 /1
第2章 故障排除(类型1) /29
第3章 未达标准(类型2) /42
第4章 目标设定(类型3) /89
第5章 开放探讨(类型4) /114
第6章 总结 /144
第7章 组织能力评估 /151
致谢 /166
参考文献 /168
译者序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问题常有,而好的解决者不常有!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组织,都不缺乏问题,只缺乏问题解决者。因为缺乏问题解决者,所以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更不用谈高水平的问题解决了。
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本书从问题解决的分类入手,提出将问题分为故障排除型、未达标准型、目标设定型和开放探讨型这四种类型,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个分类源自丰田公司,实际上与丰田公司对问题的独特定义密不可分——所谓“问题”,就是现状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你设定的理想状况是什么?如果是维持现状,那么它就属于前两类(被动响应式);如果是要超越现状,那么它就属于后两类(主动创新式)。
斯莫利先生的这个分类非常有价值,提醒我们在忙于问题解决的同时,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志存高远。当你仔细阅读本书时,你会发现这个分类的威力,也会欣赏到斯莫利先生在问题解决方面的深厚功力。我也分享自己关于问题解决的一点心得,算是与斯莫利先生的见解相互映衬的不同视角。
我认为,个人和组织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维度:广度、深度和高度。
所谓问题解决的广度,其第一种含义是指要广泛地接触和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因为这会显著地拓展我们的视野,积累我们的见识,甚至还会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广度的第二种含义是要着眼全局,要求我们找到全局意义上的重要问题,予以优先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正面影响。第二种含义的广度,也可以被称为“系统性”。
所谓问题解决的深度,是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真正从根上解决问题(挖到根,并找到有效的对策),最重要的是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工程知识,积累可靠的工程经验,而不是肤浅的经验。精益问题解决的一个经典方法是“五个为什么”(5 Why),这个方法看似浅显,实则对这种“可靠的工程经验”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很容易问偏了方向,流于形式。我曾经翻译的另一本书《精益的产品和流程开发》提到,北美一些汽车业工程师邀请丰田同行帮助解决问题时惊叹:“他的职位和工作年限与我差不多,但他怎么懂得这么多!”
所谓问题解决的高度,是指要勇于挑战更有难度的问题,以向更高水平的目标挑战。这种挑战必然不同于处理日常发生的那些问题,会大大降低问题解决的一次成功率,带来失败的感觉。挑战所经历的失败,带给我们的收获远远超过那些低水平重复的“成功”。高度有另一层含义:在识别/定义问题时,要注意“仰望星空”,遥望未来。我们要从帮助个人或企业参与到更高水平的竞争,实现可持续的生存高度,识别出重要的问题。
我很荣幸有机会翻译本书,翻译的过程是极佳的学习机会。本书的译者团队是典型的“老中青结合”。担纲主力的宏博,于2007年进入同济大学工业工程系学习,毕业以来一直以极大的热情与干劲从事精益实践,而且得到名师指点,现已成为能力相当不错的咨询顾问。兆华老师是有着台湾丰田28年经验的资深专家,在译稿的修改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意见,为我们保驾护航。
感谢精益企业中国总裁赵克强博士的信任和支持,将翻译这本重量级佳作的重任交给我们。感谢华章的华蕾女士、胡晓阳女士和她们的编辑团队,督促并支持我们高效地完成了翻译工作。
我深信,您阅读本书时会很快被其中的知识吸引,并跃跃欲试。预祝您在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期待您将自己解决问题的心得与我们分享,也欢迎您反馈翻译中的问题。我的电子邮件是madeinchina@tongji.edu.cn。
周健博士
同济大学中国制造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9年5月
序言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这是那些受人尊敬的精益大师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作者阿特斯莫利在丰田公司时被导师所问的问题,而且被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现在,阿特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在对其含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之后,面对不同的情境,你又将如何应对呢?
我们现在绝不缺少问题:重大问题、人的问题、社会问题、业务问题等,更不用提那一小部分仅仅是令人讨厌的琐碎问题了。每个领域的每个组织成员,每天都会碰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人会选择面对,有人会选择回避,有人则根本识别不出来——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自己所面对的每个问题。关于问题解决,市面上有很多书籍和培训项目,你可能已经读过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或参加过这样的培训。
然而,作为组织技能或个人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似乎常常被卡在第一个齿轮上,有时甚至更糟——齿轮在反向转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是时候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有效解决问题的艺术和科学了。
为什么需要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可能是最基础的人类活动。我们都会呼吸、吃饭,以及睡觉。呼吸与睡觉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但吃饭不是。如果没有及时吃饭,我们会感到饿,也可能会感到冷。这就成了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找到食物,或者如何保暖?解决问题就是我们学会思考的过程。毫不夸张地说,做人就要解决问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组织管理来说,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
任何公司在追求任何形式的改善时,问题解决能力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组织问题解决能力较差,那么它在长期运营中必然会磕磕绊绊,而如果它拥有一支问题解决者大军,就能更加从容地应对来自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的挑战。这就是本书的出发点——将解决问题作为企业活动的一部分。
工业出现伊始,就伴随着工业化的问题需要解决。经验丰富的问题解决者知道,“日光之下,甚少新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数学,以及质量工具等,在人们解决现代问题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工业革命本身就是大范围地努力解决问题以提高生产力的结果。人类自此生活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群体中,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能满足现有需求,还能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对更高的效率和质量的追求,直接引发了人们解决企业问题过程中的实践需求。
你通过解决问题、失败、反思失败和调整方向来学习。
——史蒂夫·乔布斯
本书的目的
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以一种能让初学者理解,甚至对高级实践者也有用的形式,全面地展示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我们还考虑到三个明确的目标。
● 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法:这是一本为从事解决问题的个人和团队所编写的“用户手册”。在每辆新车里,你都能在手套箱中找到一本用户手册。你不需要每天都读它,但当你遇到麻烦时它会很有用。你完全可以把本书当成这样的用户手册来解决问题。它能帮助你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或者当你对行动方向真的存有疑问时,让你更加明了该问题的类型,并重新调整你的方法。
●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有抱负的精益组织DNA中最本质的部分。这是一条根本性的精益原则——任何层级上的任何人都应该能够对工作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解决岗位中的问题。所有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对其核心技术进行实践并打磨。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言,这同样适用。
● 加速改善: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有助于加速你的改善之旅。这才是其意义所在,对吧?从任何一种现状起步而到达改善状态的过程,都是一段变革之旅。问题总会出现,而我们的职责就是有效且富有成果地解决问题,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更好的增值流程。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内容和观点多源于丰田汽车公司——一家已经真正将解决问题作为企业DNA核心的公司。在丰田公司工作足够久的员工,最终都会学到本书中的内在思维和大多数的方法。我们会重点标记出重要的基础思维和方法、必备的特别技巧,以及超出基础范围的一些技能。企业解决问题的根基,其实在丰田公司成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历史上有很多种类型的问题解决方法,它们一直在持续地为现代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这次带领你对问题解决进行深入探索的是阿特斯莫利先生。斯莫利于1988年加入丰田公司在日本丰田市的上乡发动机工厂,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错综复杂的问题解决中。大野耐一曾经担任上乡发动机工厂的厂长,也正是在那里,大野耐一进行了很多的著名试验,从而使丰田生产系统得以发展。阿特当时直接向原田智雄先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原田先生所主导的设备维护活动创建了“稳定性”,使大野耐一在“流动”方面的创新能够获得大范围的成功。没有基础的稳定性,就没有准时制生产;问题没有被解决,也就没有基础的稳定性。也是原田先生,第一个问了斯莫利这一宿命般的问题:“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斯莫利关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生涯从此开始,包括给问题解决大师罗斯斯卡菲德(Russ Scaffede)和加藤功当学徒,为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唐纳利有限公司等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与德沃德索贝克(Durward Sobek)合著《A3思维:丰田PDCA管理系统的关键要素》,该书已经成为精益运动的重要资源。在本书中,斯莫利会提供问题解决的概念和主要想法,并拓展其宽度,提供处理问题时的战术工具。
媒体评论
赵克强博士精益企业中国总裁
大约10年前,随着管理企业难度的加大,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几乎忘记了一个最粗浅的道理,那就是从管理的角度看,我们都要遵循“人使用工具来解决企业问题”这一基本逻辑。本书的作者阿特·斯莫利先生正是从解决企业问题这一“目的”出发,讲述了很多“解决企业问题”的思路,值得我们慢慢品味。本书中的很多方法,都曾被我在管理实践中不同程度地验证过,颇为有效。
陈业宏罗盖特全球执行副总裁/全球质量兼中国区总裁
问题无处不在,绝大多数的问题是由工作系统造成的,而非个人本身。例如,缺乏流程,流程不严谨,员工没有掌握流程相关的标准,长期没有执行相关的标准也没有被发现。建议大家认真阅读本书,借助书中所介绍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比较实际与标准,从而找出差异。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询问“为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余锋上海管理科学学会精益六西格玛委员会主任
本书从问题解决的分类入手,提出将问题分为故障排除型、未达标准型、目标设定型和开放探讨型这四种类型,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斯莫利先生的这个分类非常有价值,提醒我们在忙于问题解决的同时,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志存高远。
周健博士同济大学中国制造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