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美)戴安娜·坎德(Diana Kander)
- 译者: Binggo学社
- 丛书名: 创业者系列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14664
- 上架时间:2020-8-21
- 出版日期:2015 年10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6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业(风险/融资/意识)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不仅仅教你如何挽救风雨飘摇危机下的公司,更是一条创业者的救生索——它能为那些思考如何推出新的idea,或者为那些未获得理想增长动力的创业者提供帮助。帮助创业者用新“科学化方法”在新经济环境下获得创新成功。本书解释了为什么四种反常规的原则能帮助需要提升的创业者实现从idea到idea的来回变换,却不能帮助他们获得实际收入。一生有机会得到全押的idea是幸运的:辞掉工作、说服你的配偶取出多年积蓄让你创业、实现梦想……全押创业会让你为全押的一刻做好充分准备,当你遇到真正想做的,就推出你的筹码,一击制胜。本书将关键点的风险做了化解,让你的成功看上去好像是偶然的运气促成的一样……为了帮助每个创业者,每个有创业想法的人,以及创业者身边的每一个人,戴安娜.坎德将介绍**的创业理论,及她对高成功率地创办公司的理解。本书通过引用花了9年时间进行公司转型的欧文.蔡斯的案例,将这一新鲜而有效的方法娓娓道来。本书通过丰富的故事讲解,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案例指导,而且揭示了商学院教育无法告诉你的创新的商业法则、创业中实实在在的情感世界。
<div
作译者
如今,戴安娜已经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典型,她创立(并出售)了诸多合资企业,她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创业教育的非营利组织考夫曼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作为乔治敦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戴安娜本可以成为律师,但她最终选择了弃法从商,成了一名创业者、投资者、研究者。正是这些经历奠定了她为教育机构、企业开设培训课程的基础。
作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公众演讲者、顾问和作家,戴安娜在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服务设计,以及围绕企业家精神建设公司文化方面,影响了众多创业者、《财富》500强企业的管理层。
戴安娜目前与她自高中便相识相恋的好友兼丈夫詹森,以及他们帅气的儿子特鲁(True)定居于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
欲了解更多作者信息,可前往www.DianaKander.com。
目录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序言
第1章人不可貌相 …… 001
第2章你骗不了别人 …… 007
第3章光练嘴皮子不能卖出好东西 …… 012
第4章是你输得多体面,而非赢得多精彩,决定了你能否继续游戏 …… 017
第5章真正的专业人士不会每局都用尽全力…… 023
第6章虚荣心指标会遮挡那些对公司至关重要的真实数字 …… 027
第7章不吝请教 …… 032
第8章客户需求在前,方案愿景在后 …… 036
第9章不要孤注一掷,要用小赌注带来大机会 …… 044
第10章专家尚需准备才能进入新领域 …… 048
第11章购买方案以解决问题,不购买预言性的产品 …… 052
第12章只有客户可以告诉你,你是否发现了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 …… 060
第13章空想和祈祷幸运降临不是策略 …… 067
第14章验证你的假设,永远都不迟 …… 073
译者序
群策群力,这本《全押创业:牌桌上的精益创业课》的翻译并非一个人完成,而是一个小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完成这本书的第一译本,Binggo咖啡管理公司的CEO张绍鹏先生在Binggo学社里组织了一个9人的翻译志愿者团队,在3个月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了本书翻译第一稿。他们分别是:段筱萧、叶怡君、李淳、杨小鹤、张珑馨、任强、米瀚、张旭、曾鹏轩,其中张珑馨和张旭参与了本书译稿的校对工作。
Binggo学社是以咖啡为载体,整合海量创业资源的投资型孵化平台和创业者专属社区。Binggo学社感谢每位译者的热情与激情,他们中有不少人是创业者或参与创业工作的人,他们的骨子里就有这样的基因,为了创业,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去创业,他们愿意不计代价地去工作。
此外,Binggo学社还要感谢出版社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本书,让我们在翻译、校对的过程中可以更仔细、深入地学习“精益创业”的精髓,更好地在以后的创业孵化辅导中服务创业者。
雷军在开发小米手机的时候,也曾孤注一掷,将所有的资源都理性地全押在这一部手机上,最后他成功了。这本书中讲的例子告诉大家在创业全押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不要盲目下注。Binggo学社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创业者了解精益创业,让席卷欧美的“精益创业运动”惠及中国。
Binggo学社
2015年4月27日
序言
如果你打算开始新业务,或是不知如何将想法落地,本书将非常适合你。
在与创业者们一起工作的数千小时中,我先后做过创业者、投资人以及考夫曼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结果我发现绝大多数创业者的做法是错的。
统计数据显示的事实令人惊愕,绝大多数的创业项目都以失败告终。即便对于那些经过百里挑一、得到外部投资人注资的创业公司,失败率仍惊人地高达75%。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失败呢?不妨先让我来告诉你哪些不是导致创业失败的原因吧。创业失败,不是因为创始人缺乏激情和奋斗的动力,不是因为创始人缺乏破釜沉舟的魄力,也不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投资,创业失败更不是因为创始人无法开发出市场所需的软件或产品。
事实上,大多数失败的创业者都是满怀热情、工作勤奋的梦想派,任何能够使创业成功的事情,他们都敢于去冒险尝试,他们是一群精英分子。但这群精英分子推出的却是充满瑕疵、无人买单的创意。等到创始人发现想法不够优秀,却为时已晚,再也无法改进,创业因此失败。直到将钱烧光,他们才意识到人们实际上并不需要他们的产品或服务。
说真的,听起来很简单。
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人给了我们那么多资源和行事指南。怎么成功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呢?
怎样才能让你创业失败率大大降低?
本书通过欧文·蔡斯(Owen Chase)这位创业者的故事回答了上述这些问题。欧文的创业之旅融合了我个人开公司的经历,以及在考夫曼基金会任职过程中与我共事的上百位创业者的经验。
我知道,你也许可以用无数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商业理论,但创业者只有在见证或经历了失败与成功时,他们才真的能理解其中的经验教训。因此,带着这个观念,我写了本小说而不是教科书。你可以在本书的字里行间生动地体验创业,学习这些经验和教训,无须等到山穷水尽,或是等到被折磨至癫。
欧文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四个简单却深刻的观念。任何人都可以采纳这些观念从而大幅增加成功的可能。
你可以选择扔下这本书,无视这些观念,但事实就摆在那里。年复一年,成百上千的人呕心沥血投身新的冒险,并最终眼睁睁看着它们以失败告终。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若无视这四个观念,你将很可能成为其中一员。即便你没有立刻失败,你公司的命运也可能每况愈下:变成僵尸创业项目,游荡于世多年,不增长也不挣钱,苟延残喘。
不要做僵尸!开拓你的思想,来认识一下这四个观念吧!
观念1:创业是要发现客户,而不是单纯地做产品。
创业者经历失败,并非因为他无法做出好的产品,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买他做出来的东西。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创业经历:
步骤1 一位创业者有了一个创意(idea),然后他开始搜肠刮肚地寻找这个创意可衍生出的一切可能性,看看它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点什么影响,以及它的所有赢利点在哪里。
步骤2接下来,创业者开始建构(build)他的创意。他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努力地从这个创意出发,构建出一个最全面的创意版本,但很少人会知道它的存在,因为他希望在潜在客户接触到它之前尽量地让它完美无瑕。第一印象就是一切!
媒体评论
——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周鸿伟
中国进入了—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对于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是—个可以展翅高飞的时代。 《全押创业》作者用小说的形式,告诉创业者四条最基本却深刻的理念,每个创业者在行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这本书,理解创业的真谛,从而更快、更稳健地走向创业的成功。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井宏
借《全押创业》这本书,我想告诉正在创业的创业者和计划创业的创业者,创业这件事,要量力而行,不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找到最合适的地方、最佳的方式、最佳的人,方能成功。
——清控科创董事长 秦君
与本书同时并存的,还有其他—些书,也是讲实证创业领域的,例如《创业者手册》《精益创业》《商业模式新生代》,都对精益方法进行了“怎么做”的阐释,而《全押创业》则解释的是“为什么”。这本书带我们走进—家创业公司的背后,去理解为什么当主人公欧文按照传统方法创业时,他的观念让他步履维艰。而之后我们会看到精益方法论为他的企业所带来的价值,让他学会了以—种更快的、更有效的方式来开公司。
——硅谷创业之父 史蒂夫·布兰克
本书讲述的这个故事令人叹为观止,它让读者以初创企业家的眼睛看待创业这件事。我们中有多少人都希望能带着从初次创业中学到的宝贵经验重整旗鼓、再来—次?《全押创业》给读者一个安全的视角进行观察,看看当你以错误的方式启动创业时将会发生些什么。它生动地层示了创业者为了成功而必须克服的种种挑战,不论是为了事业还是个人生活。
——考夫曼基金会副总裁 托姆·儒赫
书摘
自从我的《四步创业法》(Four Steps to the Epiphany)一书首次发行以来,在实证创业(Evidence-Based Entrepreneurship,EBE)领域发生了许多事情。在该书中,我首次提出了创业公司不是大公司的小翻版,并且书中表明,以往投资者们建议的“填写商业计划书并按计划执行”的老一套做法是不对的。事实上,创业团队需要探索(search)商业模式,而非执行(execute)商业计划。
过去10年间,该书所描绘的理念架构已经发展为一场全球性的精益创业运动。当时我在加州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设的“精益发射台”课程,现在已经在数百所大学中进行传授;超过250 000名学生已经选修了这门课的网络课程。与此同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在实践着将这门课程用于科研活动的商业化运作,这将作为该基金会创新企业项目的一部分开展实施。
甚至那些面临持续混乱的大公司也开始明白,它们需要持续的创新,需要“走出原有格局”,去验证它们的设想。
尽管我们取得了如此的进步,但仍然有成千上万的潜在创业者需要学习实证创业理念。这也是这本书如此重要的原因。
这本书通过一篇言简意赅的故事让读者产生共鸣,使精益理念更易于理解。戴安娜·坎德通过将道理融会于一个难忘的故事,来帮助读者理解精益方法的价值。
与这本书同时并存的,还有其他一些书,也是讲实证创业领域的,例如《创业者手册》(The Startup Owners Manual)、《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商业模式新生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都对精益方法进行了“怎么做”的阐释,而本书则解释的是“为什么”。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一家创业公司的背后,去理解为什么当主人公欧文·蔡司按照传统方法创业时,他的观念让他步履维艰。而后我们会看到精益方法论为他的企业所带来的价值,让他学会了以一种更快速、更有效的方式来开公司。
这本书是任何立志想开发新产品、开展新业务的人必读的书籍。
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
推荐序二
讲故事是教授机械性原理的好方法,因为这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更能激发我们的大脑。当我们读教科书或者参加演讲时,我们会用大脑的语言处理中枢将语句转换成意义。但那只是我们大脑很小的一部分功能。而当我们读小说时,我们的大脑会开足马力处理信息。我们的大脑对故事产生反应,如同我们置身其中、亲身经历着一切,并且我们的大脑还会将获得的信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
所获新知与我们记忆库产生的联系,让新的信息更易于产生共鸣,并且更便于记忆。戴安娜·坎德使用小说讲述的方式令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以这样的方式来教授当代创业原理简直“太有才”了。
有关创业的学科在过去10年间得到长足的发展。关于如何显著地降低创业失败率,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但我们此前仍然不知道如何准确地将这些经验教训传授给那些最需要它们的创业者,直到这本书问世。
《全押创业:牌桌上的精益创业课》阐释了将想法转化为利润背后的创业过程,是此类书籍中迄今我见过的最好一本。戴安娜巧妙地使用小说来向雄心勃勃的创业者们诠释必须掌握的重要概念,同时也让读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创业者们在开创全新事物过程中所承受的酸甜苦辣。
本书讲述的这个故事令人叹为观止,它让读者以初创企业家的视角看待创业这件事。我们中有多少人都希望能带着从初次冒险中学到的宝贵经验重整旗鼓、再来一次?本书给读者一个安全的视角进行观察,看看当你以错误的方式启动创业时将会发生些什么。它生动地展示了创业者为了成功而必须克服的种种挑战,不论是为了事业还是个人生活。同时这本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境,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讲述这些创业挑战。
这本书适合任何想要开始践行自己想法的人,为他们提供了一幅路线图,帮助他们有效地降低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别再沉湎于自己的想法中做白日梦,别再浪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去画饼。细读本书,为了自己伟大的想法开始行动吧!
考夫曼基金会副总裁托姆·儒赫(Thom Ruhe)
推荐序三
2015年年初的时候,绍鹏告诉我《全押创业:牌桌上的精益创业课》这本书要引进中国,当时就感到非常的巧合。因为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好友推荐我看了该书,也听说这本书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看过后发现,原来我也是精益创业的实践者。
这本书确实是创业者不可多得的创业书籍,我也几次推荐给了创业者。没想到这么快中文版就被翻译了出来,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中国创业者看到。在这里,要谢谢绍鹏组织翻译了这本书,同时也要感谢译者、编者的日夜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