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推荐序 研究巴菲特的新篇章(劳伦斯·坎宁安)
序 言 伟大的投资者也会犯错
导 言 48岁赚得1亿美元
第一部分 人物与情景
沃伦·巴菲特的故事 2
青年时代与合伙企业 / 伯克希尔-哈撒韦进入视野 /
跟本杰明·格雷厄姆学投资 / 巴菲特向格雷厄姆学到的其他理念
第二部分 投资案例
案例1·城市服务 18
孩童时代 / 第一只股票 / 大学时光/像投机者一样追逐股票
案例2·盖可保险 23
盖可保险的历史 / 周六,巴菲特来敲门
案例3 &4·克利夫兰精纺厂和加油站 28
投资/失败案例1:克利夫兰精纺厂 / 净流动资产价值投资法 /
失败案例2:加油站 / 保持与格雷厄姆的联系
案例5·洛克伍德公司 38
洛克伍德公司 / 巴菲特的困扰 / 结局
案例6·桑伯恩地图公司 42
巴菲特合伙公司取费模式及其表现 / 桑伯恩地图公司 /
序言
本书内容
自1941年开始,11岁的巴菲特以120美元起步,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用了整整37年的时间,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1亿美元。本书追踪了这37年间巴菲特所有的投资案例,并对每一个重要的投资案例背景进行了注解,充分展示了巴菲特在其投资生涯之初是如何积累财富的。
巴菲特在人生早期没有关于股票投资的概念,在选择企业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中,他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投资哲学。本书讲述了巴菲特如何建立和完善他的投资体系,为今天的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参考素材。
一路走来,巴菲特并非一帆风顺,他也犯过很多错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胜利总是伴随着失败。当人们知道一个最终拥有亿万财富的人也会犯错,这或许是一种安慰,可以帮助我们面对自己遭受的挫折。
实际上,认为投资者必须在所有的时候都表现完美、永不犯错是最大的错误。从心理层面而言,投资者应该做好犯错以及遭受打击的准备,并坚信自己能够东山再起。每个人都应该牢记,我们能够从他人以及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我认为,从巴菲特的失败案例中学习经验,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本书专注于投资案例的分析,我没有写到巴菲特的私人生活。如果你希望看到的是自传体故事,这本书并不适合你。但是,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更成功的投资者,通过坚定执行投资准则赚到钱,那么你应该好好阅读本书。
本书目标
本书适合于那些渴望学习,或想要复习成功投资重要原则的投资者。在本书中,读者将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巴菲特投资案例来学习。
本书结构
本书将追随巴菲特的成长历程,直到他赚得人生中的第一个1亿美元。我们以巴菲特少年时期进行的第一次股票市场投资为起点,回顾22个投资案例。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对这些案例进行逐一分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感兴趣的案例阅读,但是,按照我们的想法,我建议你按照时间顺序阅读,这样才能了解巴菲特投资思想体系发展形成的过程。这里记录的每一个案例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并非巴菲特在这37年中的每一个投资案例都会被描述,如果这样的话,这本书会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里选择了那些对于巴菲特财富成长以及投资哲学形成最有影响力的案例进行分析。
在开始讲述系列投资案例之前,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相关的人物与情景,这对掌握后续内容十分重要。第一部分概述了后面涉及的投资案例。第二部分则探讨本杰明·格雷厄姆对于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影响。
关于常用缩写的说明:我会使用BPL这个字母缩写代表巴菲特合伙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这是巴菲特早期投资生涯中采用的投资合伙形式。在研究和写作中,我引用了大量巴菲特在合伙公司期间写给合伙人的信。这些信可以非常便利地在互联网上找到。此外,我还使用BH这个缩写代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媒体评论
收录巴菲特全部投资案例
再现巴菲特的思考、进化和投资路线图
披露详实的数据、历史、股东信及投资要点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巴菲特从年轻时代开始,如何从几千、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一百万、几百万……一步一步,直至买下伯克希尔建立一个投资帝国的历程。从1962年他以每股7.5美元买入伯克希尔起,到如今股价31万美元,可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 译者 杨天南
北京金石致远投资公司CEO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巴菲特从1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的每一个案例,可模仿性和含金量都远远超过后期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天南又给我们带来了一本价值连城的大师动作示范教程。
—— 唐 朝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作者
阿诺德教授展现了大量情节丰富、引人入胜的场景,所有喜欢伯克希尔传奇的人都会在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
—— 劳伦斯·坎宁安
《巴菲特致股东信》编者
不仅可以学到实用且重要的投资原则,而且可以学到宝贵的人生智慧。
—— 约翰·查特菲尔德-罗伯茨
木星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