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吴功宜 吴英
- 丛书名: 物联网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99494
- 上架时间:2018-10-29
- 出版日期:2018 年6月
- 开本:16开
- 版次:2-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 > 综合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本科其他类教材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讨论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与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并选取物联网中的十个重点应用领域,介绍我国与世界各国物联网应用的成功案例与重要的物联网研究问题。
本书内容符合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制的“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关于“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教材,以及计算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物联网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文、经、管、法、医、农,以及军事专业选修课、大学公选课的教材,物联网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也可通过本书了解物联网相关技术。
目录
教学建议
第1章 物联网概论 / 1
1.1 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 / 1
1.1.1 比尔·盖茨与《未来之路》 / 1
1.1.2 Auto-ID实验室、RFID标签与物联网的概念 / 2
1.1.3 ITU与物联网研究报告 / 3
1.1.4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 / 5
1.1.5 各国政府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规划 / 7
1.1.6 我国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规划 / 8
1.2 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 / 9
1.2.1 普适计算与物联网 / 9
1.2.2 CPS与物联网 / 11
1.3 物联网的定义和技术特征 / 15
1.3.1 物联网的定义 / 15
1.3.2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认识物联网的技术特征 / 16
1.3.3 从物联网功能的角度认识物联网的结构特征 / 18
1.3.4 从物联网覆盖范围的角度认识物联网的应用特征 / 21
1.3.5 从物联网工作方式认识物联网的运行特征 / 21
1.4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点 / 22
前言
近年来,经过科研、产业与教育界的共同努力,已对过去在物联网技术领域的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形成了共识,这些共识主要表现在:
1)物联网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日渐明晰。
2)支撑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日渐明晰。
3)物联网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晰。
4)物联网发展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日渐明晰。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不是互联网应用简单的功能延伸和接入规模的扩展。物联网融入了普适计算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人-机-物”融合与“环境智能”的理念,将催生大量具有“计算、通信、控制、协同与自治”特征的智能设备与智能系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修订、出版了“十二五”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物联网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物联网工程导论(第2版)》,初步完成物联网工程导论MOOC课程之后,作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的技术形势下修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一书。编写《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第2版)》的指导思想是:保留第1版的结构,在内容上贴近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发展的前沿,调整每一章节的内容,增加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与可读性。在第6章中,作者选取了10个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每个领域涵盖物联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我国与世界各国物联网应用的成功案例与当前一些重要的研究动向,以帮助读者开阔学术视野,通过实际问题加深对物联网概念与技术的理解,启发学习兴趣。我们希望做到无论是理工科的学生,还是文、经、管、法、医、农以及军事学科的学生,只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就有兴趣并能够读懂教材的内容。
物联网技术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特点,因此本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作者在准备和写作的过程中认真阅读了很多书籍和文献,请教了很多老师,这本书的内容实际上凝聚了很多智者的心血。作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和专业网站挑选和编辑了相关插图,希望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知识。在选择图片时,作者考虑了图片的新闻性、正面引用、教学使用与不涉及个人肖像权等问题。本书的第1~3章由吴功宜执笔完成,第4~6章由吴英执笔完成。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及计算机类与工科类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可供文、经、管、法、医、农等专业作为选修课教材,也可供物联网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阅读。
感谢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王志英教授、傅育熙教授、李晓明教授、蒋宗礼教授,感谢物联网工程专业研究专家组上海交通大学王东教授、武汉大学黄传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秦磊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士宁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方粮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吉林大学胡成全教授、四川大学朱敏教授,在与各位教授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作者学到了很多知识,受到很多启发。感谢在本书第1版使用过程中所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老师。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温莉芳副总经理、朱劼编辑,她们经常将搜集到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作者,向作者提供一些反映技术发展动态的资料和新出版的图书,并与作者商讨教材的编写方法和思路,给了作者很多学习的机会与启示。
限于作者的学识与经历,对物联网的认识难免有片面之处,这本教材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若书中对某一方面技术的理解有错误或不准确,以及总结中出现挂一漏万的问题,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吴功宜吴英
于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
wgy@nankai.edu.cn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