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企业管理领域的《乌合之众》
让精英们在一起更聪明地工作,摆脱企业衰亡怪圈
德国经济类十佳图书 德国经理人杂志畅销书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如果团队成员之间不能相互理解,没有团结成一个真正的整体,那么群体性愚昧就产生了。如果成员们追求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或者在实现整体目标的途径中缺少方法和能力,那么群体性愚昧同样会产生。
02 本是绝无可能,可我们还在尽最大努力 /27
我们不仅要认清超负荷工作和非现实的乌托邦计划的愚蠢之处,更重要的是制定现实的目标;拒绝一切赶速度,拒绝一切要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的要求;一切大的改革必须与其他部门联合起来进行。
03 人在压力下都成了爱耍小聪明的投机者 /67
超负荷工作、忙乱和气恼,加上工作中不断出现的困难,让我们成了爱投机的人,我们忘了工作的实际目的,只顾着让自己摆脱灾难。管理者本人以及员工都成了投机者,需要在生存斗争中证明自己。
04 繁忙的日常事务使我们失去了追求卓越的意识 /100
除了盈利最大化外,对企业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采取回避、隐藏或掩盖的处理态度,这是产生群体性愚昧的根源。
05 简化到只盯着最表面的问题 /119
如果情况告急,愚蠢的企业管理者总是先处理最表面的问题,那么他所采取的措施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6 从统计数据中寻求简单的成功之道 /133
从对某单一事件的研究中找出因果关系,并作为行动指南,这种做法似乎是产生群体性愚昧的最大源泉。
07 业绩数据造假,把责任推给别人 /163
企业通过增加任务压力或采用弄虚作假的办法建立的管理模式,是无法得到落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愚蠢地简单引入绩效考核体系,只会让员工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业绩数据造假,大家把责任都推给别人。
08 是什么将变革创新置于死地 /186
所有的创新、为客户所做的改进或经营模式的变化,都必须拿出具体的成本和效益数据,成本或许可以估计出来,而许多改革,例如较大的创新,无法预先计算出能增加多少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常常要反复盘算,最终可能还是放弃!
09 我们加热温度计,让老板知道外面温度高 /199
员工不堪压力,在完成的业绩数据上造假,从而得以蒙混过关。用造假来“装点门面”,其实相当于扎瞎自己的眼睛。
10 各怀鬼胎的合作 /211
企业内的愚蠢团队不可避免地要在会议上“平衡”各自的利益,给自己“定位”,为自己的部门争取好处。其结果就是无法沟通交流,最后不得不通过表决做决定。
媒体评论
——《汉堡晚报》
这是一部有趣的书,或许有时也能给人带来一些安慰,尤其是当你结束了一天冗长又毫无结果的会议时。无论如何,该书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管理人期刊》
原数学教授、IBM技术总监冈特·迪克倘若没有在书里提出这么严肃的观点,人们还会继续沉湎在自我陶醉中。
——《人事管理》
迪克是一个既仔细又尖刻无情的观察者,他轻松地把数学规律、哲学讨论、美国诗歌和尖刻评论结合在一起。
——《哈佛商业经理人》
冈特·迪克在书中指明了为什么开会事实上常常毫无效果,怎样才能更聪明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南德意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