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Private Equity Investing in Emerging Markets: Opportunities for Value Creation
- 作者: (美)罗杰·利兹(Roger Leeds) (美)纳迪亚·萨特莫西(Nadiya Satyamurthy)
- 译者: 韩复龄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80430
- 上架时间:2018-3-27
- 出版日期:2017 年10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财政/金融 > 金融 > 金融 > 综合

编辑推荐
实业资本家助力新兴市场,洞悉私募股权基金的前世今生。全球新兴市场私募股权协会创始人罗杰?利兹的*力作。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私募股权是发掘和实现新兴市场价值的独特的金融工具之一。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于各种规模的公司,并为这些公司提供业务专长。这些专业人士富有丰富经验和经济实力成为公司管理层的合作伙伴,以帮助公司提高长期业绩。正是这种资本与实业的密切结合,使得私募股权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引人注目。
作者曾在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私募股权投资,这些国家的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研究人员都非常重视他近四十年的宝贵经验,本书使用真实案例来说明私募股权对新兴经济体起到的重要作用 。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人可以像本书作者这样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也没有人可以从全球研究者的角度来理解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利兹带给*专业的读者一些新的灵感,也为私募股权的新人带来一些很少有人能够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是一本对专业者和业余者都有价值的书籍。
作译者
译者简介
韩复龄 国内知名金融专家,经济学博士后,金融学教授。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主任,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荷兰蒂尔堡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学会理事;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经济》《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营报》《瞭望》等媒体经济评论节目的特约撰稿人及评论员;社会兼职: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新华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理财咨询顾问。
目录
致 谢
快速参考指南
引言1
第1章 私募基金入门15
第2章 私募生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鲜明对比38
第3章 私募基金优势:可操作的价值创造63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91
第5章 后危机时代评估:新的挑战和机遇112
第6章 中国:中国特色的私募股权128
第7章 巴西:未来的国家153
第8章 肯尼亚:前沿市场的挑战和机遇178
第9章 透过一个朦胧的水晶球看去197
注释207
参考文献223
译者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一员,在过去30多年中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私募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是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近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增速为6%左右。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是非常巨大了,目前GDP总量为1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每年的GDP增量就相当于1995年的GDP总量。但是相比发达国家而言,相对于如此大的经济总量,中国的私募市场发展是明显不足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加强对私募业务的了解和认识。此外,中国是国际投资者比较青睐的市场之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私募市场的发展,还能改善中国的融资结构,提高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对我国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保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作者罗杰·利兹(Roger Leeds)博士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是研究新兴市场私募基金的著名学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创立了新兴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协会(EMPEA),并任第一任主席。由于工作原因,我在平常工作科研中对于中国私募业发展也有一定研究,在拜读了罗杰·利兹博士的大作后,获益匪浅。我接到出版社的翻译邀请之后,思忖再三决定将本书翻译成中文,以便让更多读者了解和学习私募业务。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的硕士生孙国通、贾童书、刘晓琳、刘芷菡、黄珏也参与了翻译,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此外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些许瑕疵,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韩复龄
2017年7月
前言
百天计划:由私募基金与投资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一起制订的大约在投资100天后实施的行动计划。在管理层被认为是最容易接受做重要变化的情况下,这项计划旨在概述出哪些增值举措应该在最初几个月的私募基金合伙中被执行。
天使投资者:一个高净值个人,通常有广泛的行业专业知识,并将自有资本投入创业起步阶段的公司。
资产类别:一个基于资产风险、回报和流动性特征相似度假设的金融资产分类。私募基金被单独划作一类,本书主张有一系列独特特征的新兴市场私募基金也应该被单独划为一类资产。
信息不对称:这是在几乎所有交易中都会出现的现象:一方(例如一个公司所有者)比另一方(例如投资者)拥有更多有关交易的信息。在私募基金中,公司管理层比投资者知道更多企业的基础操作,并可能导致投资者根据不完整或不准确的信息做出决策。
附带权益:从私募基金投资中获得的分配给普通合伙人的利润,通常是在有限合伙人收到他们的原始投资和协商一致的优先收益(最低预期回报率)之后。在私募基金里标准的做法是分给普通合伙人20%的附带权益(也被称作业绩费)。
投入资本: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分配给一个特定基金的资本总量。这个词也指有限合伙合同承诺的私人股权基金资金的具体数额。
对比分析:一种在同行业与类似公司对比公司的历史业绩的估值方法,通常使用财务比率。
可转换证券: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公司业绩将其转换成另一种证券(通常是普通股)。可转换证券有很多种类,每种都有自己明确的权利和转换条款。
交易流程:资产管理者(如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使用的术语,指新的投资机会的可获得性。在私募基金中,它指有可能达到基金管理人投资标准的公司。
开发性金融机构(DFI):由政府担保,为发展中国家的项目提供金融和技术支持的机构,旨在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众所周知的重点关注私人部门的多边DFI有世界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
现金流贴现分析(DCF):通过预测公司一段时间内的潜在现金流并将这些资金流贴现到初始投资时间来计算现值的估值方法,用来衡量未来投资的盈利能力。根据这个方法,如果贴现后现金流的现值大于最初预期的投资额,那么这个潜在的投资通常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
分配瀑布:一种通过建立私募基金的资金分配顺序来实现投资的方法。举例而言,分配瀑布通常指定普通合伙人只能在有限合伙人收到原始投资和指定的优先回报后,从退出投资中获得收益。
尽职调查:对潜在投资的评估。在私募基金中,尽职调查指基金管理人评估预期资产组合公司在运营、财务、管理方面优缺点的过程,以此来决定该公司是否满足投资标准。
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衡量一个公司调整利息支出和税项前净收入的一般指标。
ERISA:1974年颁布的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对养老金计划投资活动设立了最低限度的规定,以及指出了这种投资的所得税影响。与ERISA关系紧密的是私募基金,因为它包含了所谓的谨慎人规则,由于其风险特征,禁止养老基金经理投资如私募基金一样的另类资产。当这条规则在1979年废除后,养老金基金迅速成为私募基金的主要来源,同时该行业开始了爆炸式增长。
退出:指投资公司中私募基金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出售,通常是通过首次公开募股、上市交易,或者出售给其他财务投资者实现。
母基金:一种从机构投资者中募集资金、行使有限合伙人职能、专门投资于一定数量私募基金的投资基金。母基金通过持有包含多个有差异化战略的普通合伙人资产组合,为其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从而使其直接投资于公司。
普通合伙人(GP或基金管理人):一个或多个以有限责任合伙形式负责资本池(基金)日常运作的个体。在私募基金中,普通合伙人主要负责从机构投资者(有限合伙人)中筹集资金,辨别潜在的可投资公司,并积极监视投资组合内的公司直到退出。
增长资本:用来描述少数投资于某类公司的私募基金投资术语。这类公司相对完善,寻求在营运内提高并最大化经营效率来扩大增长和盈利能力,同时拓展新产品、行业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