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破浪者:白金分析师眼中的电子行业十年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连续七年电子行业第一分析师赵晓光作品/首部从资本角度窥视电子行业历程的著作/看穿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物联网、VR、5G背后的产业链逻辑/破解科技浪潮,解读电子行业优质企业,找到真正的投资机会。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是新财富白金分析师的一份工作记录,回顾了电子行业在过去10年间的市场情况,以及投资心得。
过去5~10年,电子行业出身的优秀基金经理辈出,机构投资者也持续关注电子行业的发展。
随着金融管理体制的日趋完善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15年的牛市,催生了一批对证券研究充满兴趣的投资者。
2016年电子行业硬件和业绩双双王者归来,我们不仅看到5G、玻璃、OLED、半导体、AR、汽车电子、物联网、音响等硬件产业趋势形成的过程,更高兴地看到,在连续两年公司业绩和股价不相关甚至负相关后,公司业绩和股价开始进入正相关阶段,可谓物极必反。硬件的重要性被资本市场重新认知,5亿元左右净利润的准白马股集体上涨,白马股也取得了稳定的超额收益。另外,沉寂多年具备周期性质的电子公司,面板、PCB、LED也出现涨价。
本书对于证券研究者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译者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硕士,曾任东方证券研究所资深分析师、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2014年3月加盟安信证券,任研究所所长,研究团队曾经获得新财富本土最佳团队第三名。2016年入职天风证券研究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证券分析师眼中的投资十年
第1章 2007年:大牛市的loser 2
电子的五朵金花时代 3
选择一个时代 5
两岸电子产业论坛的巨大差距 6
触摸屏第一次启蒙运动的失败 7
第2章 2008年:危机中的转机 9
库存分析方法:令人厌恶的B/B值 10
场景还原法 13
大华股份和歌尔股份的上市:两个传奇的开始 18
第3章 2009年:周期之争与未被意识到的智能手机 24
生益科技的三个涨停和涨价 24
谁识智能手机 25
周期高点的争辩:周期只是镜子的一面 27
水晶光电:选时的把握 29
磷酸铁锂的第一次热情 31
第4章 2010年:三剑客时代 33
前言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在残酷现实无从改变下,通过“性”的极致化叛逆方式来实现的。而中国电子行业的黄金时代,是真真正正从无到有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时代,是上游、下游互相促进,时代机遇和企业家精神共同创造的时代,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每一个浪潮,都会产生一个时代的激情与梦想。在过去十年,中国电子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从不被寄予希望到造就一批上百亿元市值的公司,成为过去十年A股涨幅第一的板块,为制造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在资本市场留下一个又一个牛股,不写点什么,必定遗憾。(忍不住说一下,唯有两个事情在过去十年没变,一如既往难用的Office和时常输球的中国足球。微软本来可以借助Office的社交属性和黏性,但却不思进取,而你还必须用它;中国足球何时能雄起呢!)。
中国电子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从最初的被质疑和被边缘化到如今的全球化和王者辈出,未来必定永载产业史册。每一个时代,都少不了参与的人,例如那些企业家、对口分析师、基金经理、工程师、科技巨头。而作为伴随这黄金十年的分析师,有必要以点点滴滴的方式,记录下来,为前者念、为来者鉴。
理学家说:文以载道。我们不做抽象的解读,写浮夸的文字,不以教科书般的方式呈现电子行业发展的规律,因为,所谓总结,总是不可避免地有个人主观意志的掺杂。仅以过去十年电子产业研究历程,从44个案例和12个思考入手,以编年体的形式和案例的方式为7万字的记录。有成功,有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
当然,证券研究最易犯的错误是将合理性与必然性混淆,我们不仅要事后解释过去十年产业长足发展的合理性,更要探讨其必然性的逻辑,以期实现对未来预测的可能性。
赵晓光
2016年10月8日
注:本书构思很久,却只于国庆假期五天时间完成,因此不免有谬误和不当之处,敬请斧正。我们也有幸邀请到来自产业界和投资界的朋友们,从他们的角度总结过去十年产业的发展,相关链接附在文后。过去一年我们共有151篇报告,重要报告链接亦附在后面。
媒体评论
--天风证券董事长 余磊
过去十年,电子信息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大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并逐渐追上了国外产业发展的潮流,特别是互联网产业,我国起到了对世界的引领作用。本书是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简短的回顾,本书在一个侧面上印证了我国电子行业的一个个惊喜与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李言荣
过去的十年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追赶的十年,赵晓光以行业分析师的慧眼,从投资分析的角度,对我们全产业做了深入浅出的回顾,是对电子行业过去十年的一个有力的注脚。
--工业和信息化部 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 宋志国
所有产业都围绕着价值创造进行上下游分工,电子产业这十年就是围绕着手机和电脑的合体--智能手机发展的。而在下一个十年,大数据孕育下的人工智能正处于萌芽期,智能汽车为首的物联网、VR与AR的快速发展,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也带来更多的困惑,随着复杂性的深化,我们需要更有见地的行业分析思路来指导投资,而本书作者恰恰是这个领域的高手。
--火眼投资创始人 吴海东
入行十年,研究四年,投资六年,有幸于在买方、卖方、相对收益、绝对收益阶段都涉猎过电子行业,研究不多,但感慨颇多。这个行业是价值投资的沃土,也是TMT产业投资的基石,更是所有产业研究的模板,对于投资圈的人,了解一下顶级电子行业分析师的思路,是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分析与交易水平的,而赵晓光恰恰就是一位顶级的电子行业分析师。
--睿亿投资 投资总监 合伙人程亮
电子行业现在是各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最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无论是配置人员数量,还是基金经理的关注程度,都可以在各个行业中排入前五。本书作者作为这个行业中的资深卖方分析师,在过去的十年中,为我们基金行业乃至整个电子行业相关的投资者,都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真知灼见。对于价值投资者以及电子行业的投资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思路。
--博时基金 基金经理 欧阳凡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和我一起入行的2009年一代的电子研究员,我想"幸运"和"能干"两个词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这一点与晓光师兄对和我们一起成长的一只大牛股的评价不谋而合。能读到这本书的读者,我想也是幸运的,沿着专业分析师的足迹,刻苦钻研,相信你也能成为一名能干的投资者。
--南方基金 基金经理 章晖
电子行业一只站在十年创新的浪潮之巅,"短期看,我们高估了新趋势,而长期看,我们却远远低估了新趋势"。所以这样一本书一定不会过时,总会给我在分析研判与投资上以启迪。
--易方达基金 基金经理 郑希
我在电子行业干了九年半的采购供应链甚至售后服务,接近一年半的投资,回顾这段时光感慨良多,特别是看到这本书中提到的十年来的一些行业变迁,深有感触。在此推荐这本拥有独特视角阐释电子行业的著作。
--联想、小米十年资深采购 韩旭东
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超过6成的支持因素是通过调研得出的,也是投资者在倏忽万变的风向中把握住最靠谱的方向与趋势的关键,而这需要专业人士的智慧。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位拥有如此智慧的资深分析师。
--格隆汇创始人 格隆博士
同类热销商品
如何高效学习
- ¥35.00
- ¥24.15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
- 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
- 认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