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
《连线》在创刊号的刊头上封他为"先师圣贤"
《花花公子》破例为他刊载几万字的《麦克卢汉访谈录》
书中收录了麦克卢汉20篇经典论文,跨度41年;文章分为文艺批评和媒介理论
基本信息
- 原书名:Mcluhan Bound:Essays in Understanding Media
- 作者: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 译者: (加)理查德·卡维尔(Richard Cavell)编 何道宽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49932
- 上架时间:2017-9-18
- 出版日期:2016 年10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市场营销 > 广告/设计/策划 > 广告 > 传媒图书

编辑推荐
《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和《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由学院派名家编辑,贝海拾珠,集纳麦克卢汉40余年间有关媒介理论的论文,有利于麦克卢汉研究的深入开展。
本书14篇论文完全按照历史时序排列,全都是麦克卢汉从文艺批评转向媒介理论研究以后的力作,突出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宗师的地位。
麦克卢汉是媒介理论的开山祖师,他的"地球村""延伸论""讯息论""冷热媒介"等思想影响了两个世纪的学者和普通老百姓。他的思想余韵无穷!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McLuhan Bound语意双关:
本书装订成一卷发行,与函装、散卷的McLuhan Unbound相对;麦克卢汉锲而不舍,不断向前,他展望人类社会的太和之境。
中文版定名《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取第二层意思,借以彰显麦克卢汉学术的永恒价值。
他一生拿了五个学位,完成了四次学术转向,勇往直前。
最重要的转向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之交。
彼时,麦克卢汉从文学研究转向媒介研究,终成大器,成为媒介理论的播种者和解放者、20世纪西方影响深远的人文学者和思想家。
本书集纳的14篇文章(1952~1978)就是他媒介理论的精华。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延伸论"、"信息论"、"冷热媒介"等思想影响了两个世纪的学者和普通老百姓。本书必是麦迷体会麦大师博大精深、余音绕梁的佳作。
作译者
"麦克卢汉学"已然成为世界范围的显学。随着2011年世界各地麦克卢汉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展开,第三次麦克卢汉热已经形成。他的思想跨越国界,跨越学术边界,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媒介定律:新科学》等。
目录
中文版序(理查德·卡维尔)
英文版序(理查德·卡维尔)
第一篇 神奇的广告业(1952) 001
第二篇 漫画与文化(1953) 009
第三篇 后期的伊尼斯(1953) 016
第四篇 五种感官系统的内窥(1964) 023
第五篇 《传播的偏向》序(1966) 035
第六篇 文化与技术(1966) 046
第七篇 自动控制与文化(1966) 051
第八篇 环境:被侵蚀的未来(1967) 060
第九篇 性的未来(1967) 075
第十篇 麦克卢汉看时尚(1967) 088
第十一篇 德鲁克聆听世界(1970) 106
第十二篇 《帝国与传播》序(1972) 125
第十三篇 书籍是否重要(1973) 136
第十四篇 大脑与媒介(1978) 147
附录A 麦克卢汉年谱(简明版) 155
附录B 麦克卢汉画像:媒介理论的播种者和解放者 157
译者介绍 203
译者序
这篇序分6个小节介绍《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兼评麦克卢汉研究的当代意义。
一、题解
书名McLuhan Bound是何意?如何译?颇费踟蹰。
bound直译有三种意思:①装订了的;②受束缚的;③准备前往……
McLuhan Bound语意双关:本书装订成一卷发行,与函装、散卷的McLuhan Unbound相对;麦克卢汉锲而不舍,不断向前,他展望了人类社会的太和之境。
中文版书名《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取第二层意思,借以彰显麦克卢汉学术的永恒价值。
麦克卢汉一生拿了五个学位,完成了四次学术转向,勇往直前。
最重要的转向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之交。
彼时,麦克卢汉从文学研究转向媒介研究,成为媒介理论的播种者和解
放者。本书集纳的14篇文章(1952~1978年)就是他媒介理论的精华。
编者理查德·卡维尔执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像麦克卢汉一样,他横跨英语文学和传播学,其传播学著作有《空间麦克卢汉:文化地理》(McLuhan in Space: A Cultural Geography),编有《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
二、两个姐妹篇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委托我操刀主译麦克卢汉的四本书:《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效应一览》《媒介与文明》《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和《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前两本是语录体、姐妹篇,图文并茂;后两本是比较“规范”的论文集,构成另一个姐妹篇。《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阐述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兼及文艺批评和社会批评;《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只有一个焦点:媒介理论。
《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效应一览》和《媒介与文明》由超级“麦粉”编辑,是姐妹篇,语录体,图文并茂,有利于普及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便于读者理解媒介对人的心理、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和《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由学院派名家编辑,贝海拾珠,集纳麦克卢汉40余年间有关媒介理论的论文,有利于对麦克卢汉研究的深入开展。
《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的20篇论文基本上按年代顺序排列,又有所调整,以便让内在关系比较紧密的文章相互靠近。20篇文章分两类:文艺批评和媒介理论,但5篇文艺批评的文章并不囿于纯文艺批评,同时涉及跨学科研究和媒介研究。
《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的14篇论文跨越26年(1952~1978年),完全按照历史时序排列,全都是麦克卢汉从文艺批评转向媒介理论研究以后的力作,突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宗师的地位,编辑宗旨有别于《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论伊尼斯的三篇文章构成本文集的支柱,它们是《后期的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序》和《〈帝国与传播〉序》。突出指向未来的文章有《环境:被侵蚀的未来》《性的未来》《书籍是否重要》和《大脑与媒介》。
三、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
麦克卢汉一生拿了五个学位,完成了四次学术转向,经历了三个高峰。
序言
这篇序分6个小节介绍《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兼评麦克卢汉研究的当代意义。
一、题解
书名McLuhan Bound是何意?如何译?颇费踟蹰。
bound直译有三种意思:①装订了的;②受束缚的;③准备前往……
McLuhan Bound语意双关:本书装订成一卷发行,与函装、散卷的McLuhan Unbound相对;麦克卢汉锲而不舍,不断向前,他展望了人类社会的太和之境。
中文版书名《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取第二层意思,借以彰显麦克卢汉学术的永恒价值。
麦克卢汉一生拿了五个学位,完成了四次学术转向,勇往直前。
最重要的转向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之交。
彼时,麦克卢汉从文学研究转向媒介研究,成为媒介理论的播种者和解
放者。本书集纳的14篇文章(1952~1978年)就是他媒介理论的精华。
编者理查德·卡维尔执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像麦克卢汉一样,他横跨英语文学和传播学,其传播学著作有《空间麦克卢汉:文化地理》(McLuhan in Space: A Cultural Geography),编有《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
二、两个姐妹篇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委托我操刀主译麦克卢汉的四本书:《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效应一览》《媒介与文明》《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和《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前两本是语录体、姐妹篇,图文并茂;后两本是比较"规范"的论文集,构成另一个姐妹篇。《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阐述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兼及文艺批评和社会批评;《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只有一个焦点:媒介理论。
《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效应一览》和《媒介与文明》由超级"麦粉"编辑,是姐妹篇,语录体,图文并茂,有利于普及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便于读者理解媒介对人的心理、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和《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由学院派名家编辑,贝海拾珠,集纳麦克卢汉40余年间有关媒介理论的论文,有利于对麦克卢汉研究的深入开展。
《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的20篇论文基本上按年代顺序排列,又有所调整,以便让内在关系比较紧密的文章相互靠近。20篇文章分两类:文艺批评和媒介理论,但5篇文艺批评的文章并不囿于纯文艺批评,同时涉及跨学科研究和媒介研究。
《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的14篇论文跨越26年(1952~1978年),完全按照历史时序排列,全都是麦克卢汉从文艺批评转向媒介理论研究以后的力作,突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宗师的地位,编辑宗旨有别于《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论伊尼斯的三篇文章构成本文集的支柱,它们是《后期的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序》和《〈帝国与传播〉序》。突出指向未来的文章有《环境:被侵蚀的未来》《性的未来》《书籍是否重要》和《大脑与媒介》。
三、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
麦克卢汉一生拿了五个学位,完成了四次学术转向,经历了三个高峰。
书摘
与报纸相关的经济十分敏感,其垄断地位与广告相关。这样的经济强调新媒介,尤其是广播。广播这个新媒介,后来对大规模的经济萧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p.162)
这段话说明了背景—外形方法即象征主义方法的另一个特征,伊尼斯在后期的散文中使用这一特征。我说的是他凝练的特征。象征主义是集中研究结果的技巧,而不是集中研究“原因”的技巧。加上许多明暗技法的涂抹,加上许多文字说明,这种方法可以给人提供一种连续的透视眼光,最终得到想要取得的任何效果。然而,这种方法仅仅是把结果放进一种迅速成为分类方法的视角。这样,结果就被大大简化,这种视角就不足以显示实际的运行机制了。无线电广播是广告和财富强化的结果,广播可以被视为一种媒介。它对整个工业体制交易的加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信息速度和信息总量急剧增加的结果。因此,它是膨胀和萧条的重要特征。可以认为,信息膨胀对建筑、艺术和文学的影响,与同样共鸣和总体的结构,已经融合为一体:
文学和其他学术领域都庄园化(feudalized),成为现代封建庄园式的东西。(p.163)
萧条来自于膨胀和加速,这是一个悖论。通过专门化,极端的知识垄断又逆转成为知识界组织中的老式的封建庄园制,这也是一个悖论。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伊尼斯能看到,只要不怕麻烦,读者也可以学会技术的各种语法和句法,这些语法就在我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