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视觉可用性:数字产品设计的原理与实践
基本信息
- 作者: (美)Tania Schlatter Deborah Levinson
- 译者: 王晔,熊姿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93822
- 上架时间:2017-9-18
- 出版日期:2015 年3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5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图形图像、多媒体、网页制作 > UI/交互设计

编辑推荐
资深视觉设计师Tania Schlatter和用户界面设计师Deborah Levinson亲力打造,内容全面且深入,案例翔实,是学习应用视觉设计的最佳指南。
既展示数字应用界面视觉设计的基本原则,又全方位讲解各种界面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为设计复杂的应用界面提供翔实指导!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视觉可用性:数字产品设计的原理与实践》由资深视觉设计师Tania Schlatter和用户界面设计师Deborah A. Levinson亲力打造,内容全面且深入,既展示应用界面视觉设计的基本原则,又全方位讲解了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设计方法和细节,使你在设计数字应用界面的时候避免犯常见的错误、做合理的决定,并最终实现超越平凡的应用设计,是学习应用视觉设计的最佳入门指南。
《视觉可用性:数字产品设计的原理与实践》分为两部分,共8章。第一部分(第1~3章)全方位讲解了设计应用界面时需要遵守的三大基本原则,即一致性、层级和个性,以及这三大原则的概念、作用、定义过程。第二部分(第4~8章)详细介绍了布局、字体、色彩、图像、控件和可控性的视觉可用性工具,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深入阐明了各个工具的使用技巧和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错误,以及该如何避免。
本书内容翔实、可读性强、易于学习,从基础的知识点和概念讲起,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各个视觉可用性工具的使用方法,是一本学习应用界面视觉设计的不可多得的入门实践指南。本书可供任何初、中、高级视觉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工程师的参考。
作译者
Deborah Levinson是一名用户界面设计师,她拥有超过16年的帮助设计者、工程师和通信专家发现共同点并成功开发数字应用的经验。她是麻省理工前任站长,也是MIT Guide to Teaching Website Design一书的联合作者。她和Tanja共同拥有Nimble Partners公司,这是在波士顿地区的一家用户体验与用户界面设计公司。
译者简介:
王晔,某知名互联网公司高级产品设计师,长期耕耘在互联网音乐产品设计领域,并拥有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学士学位。
熊姿,某互联网投资机构融资顾问,摄影师,曾从事产品设计工作。她拥有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学士学位,法国国立高等电信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硕士学位。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基本原则
第1章 一致性1
1.1 什么是一致性2
1.1.1 一致性和市场2
1.1.2 建立一致性3
1.2 一致性在应用设计中的作用5
1.2.1 布局的一致性6
1.2.2 排版的一致性6
1.2.3 色彩的一致性8
1.2.4 图像的一致性9
1.2.5 控件和可供性的一致性12
1.2.6 选择正确的范式13
1.2.7 跨平台的审美一致性16
1.3 如果不能实现一致性,该怎么办18
1.4 关于无障碍功能的简短题外话18
1.5 避免犯常见错误19
1.5.1 一致地设计内容和图像19
1.5.2 为色彩的使用制定一致的规则20
译者序
译者序
本书是交互视觉设计领域的“导论读物”。与诸多简单摆出一些应用的界面并总结出一个适用范围很小、看似正确的纯理论性的快餐读物不同,本书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交互视觉设计理论,作者认为无论数字应用所处的平台如何变化,交互视觉设计必须遵从三大基本原理——?一致性、层级和个性,设计工作就是在遵从三大基本原理的情况下,灵活地运用布局、色彩、图像、控件与可供性这五大工具来创造可用、好用的数字应用界面。在阐述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同时,本书也介绍了大量的演示实例,这些实例有些是来自真实的数字应用界面,有些是来自作者的视觉设计工作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书中的内容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交互视觉设计的相关知识。
本书十分适合互联网公司初级交互设计师或视觉设计师阅读学习,也适合类似交互视觉设计师的角色参阅,例如互联网公司产品专员、产品经理和项目负责人。仔细阅读本书将会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发,使设计师可以思路清晰地对大到一个应用、小到一个界面进行交互视觉设计,使产品经理、项目负责人能够充分理解交互视觉设计的工作内容与工作逻辑,在工作中能给予有价值的专业建议和意见,减少行业内经常诟病的“对设计师乱指挥”的现象。
本书的翻译过程有颇多曲折。在英文版原著成书不久,苹果的iOS 7系列系统就已经上线了,而本书所用的在iOS系统下的应用示例截图仍然是基于iOS 6版本的,可以想象在本书中文版出版之时,iOS 8版本也会普及开来。但正如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的那样,对于视觉设计而言,重要的是掌握理论和方法,本书阐述的三大基本原理和五大工具,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是具有普遍意义,故读者在阅读时可不必拘泥于“形式”,而是去体会书中的“实质”。
本书的翻译组织工作由王晔全面负责。其中,前言、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结语由王晔翻译,第1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由熊姿翻译。
在此我要感谢熊姿加盟本书的翻译工作,熊姿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摄影师,她在视觉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本书翻译工作的重要依据。感谢华章公司的高婧雅编辑对我们的信任,也感谢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译者
2014年11月于北京
前言
都应该被视为形式和功能的具象化,也就是美与实用的结合。”
——Paul Rand,A Designer’s Art,第3页
数字应用是给用户使用的。它们帮助用户达成目的,无论是购买一款礼物、实施研究、处理病患还是管理系统。它们是高度交互的,可展现从数据库中拉取的内容,也可与其他系统通信。它们也可以是动态的,无须我们触碰就会有变化。它们经常提供一种以上的动作,例如查找和管理病患记录。
作为关注复杂应用中用户体验的设计师,我们经常见到应用看上去很棒或者十分好用,但却不是两者兼备。随着这些应用成为我们在工作中使用的、管理生活、社交和娱乐的首要工具,我们相信它们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鸿沟可以被拉近,也必须被拉近。
这里有很多潜在因素。实时接入数据增加了这些应用在设计方面的挑战性,也使用户对它们不可抗拒。比较一下在台式计算机上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体验与在线使用管理家庭财务的体验:电子表格提供了当前状态的统计视图,你必须手动输入你的银行账户和花销的信息。相反,Mint.com引入了关于你的财务的分钟级数据,并且使用了图表、投射图和推荐工具以提供高度可视化且具有交互性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发掘你现在的状态,还提供你的花销和投资在未来会如何对你产生影响的信息。
挑战
在设计应用时,我们都亲身体会过同时兼顾美感和功能的设计是多么具有挑战性,即便是参与项目的所有人都想要一款很棒的界面,而团队成员经常来自不同的学科,语言和理念有分歧、有冲突,角色有交叉,教育还没有跟上变化的步伐:图形设计培训课程教授别人如何建立“美的”和“创新性的”交互设计,但是这不足以指导设计复杂的视觉系统,而且计算机科学的可用性课程也没有向“杀手级”的、令人满意的界面设计倾斜。
无处不在的数字应用已经冲击并瓦解了我们曾经仰仗的、帮助我们设计和使用基于Web的系统的早期惯例。应用所工作的技术平台和设备的数量已经引发了令人应接不暇的标准和模式的快速演进,依靠带有蓝色下划线的超链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没有单一的使用模式,没有统一的应用设计的视觉语言。所有的变化都使应用设计变得自由,使应用的使用变成了一种特别的体验。
我们虽然不希望回到蓝色下划线超链接的束缚之下,但还是希望所设计和使用的应用不仅仅是“可用的”那么简单。当客户意识到他们的功能性应用需要看上去更专业,或者由于这些应用太难用以至于要昂贵的支持费用时,他们会找到我们。简而言之,是当他们意识到设计得更好的界面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并且让他们从竞争中胜出的时候。在线下的世界,零售巨头Target公司通过应用设计改变了“折扣大盒子”的零售模式,使它的产品和商店变得与众不同。大多数由数据驱动的应用都有点像标准的“大盒子式”零售店:它们无法令人兴奋,但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给很多人提供需要的东西。可以通过运用基于审美原则和对用户的理解的设计来超越那些单调的标准,我们把这种设计称为视觉可用性。
传递正确的信号
界面通过页面和网络在沟通和交互之间形成调和。在这个自动化的环境里,需要由记号和符号组成的视觉语言来指出并提供方向和反馈。Aaron Marcus在他的超前于他所在时代的书——Graphic Design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 and User Interfaces中,称其为“可视语言”。他说:“提升视觉交流的一个主要技术是使用清晰、确切、一致的可视语言。可视语言是指向观看者传达意义的词语和视觉符号。”
复杂的视觉界面可能在一个页面上有很多信息要传递。设计的挑战就是提供秩序、方向和模式来帮助用户处理他们看见的东西并得到有用的信息。通信过程涉及信号发送器、信息、承载了信息的信号、可以解读信息的接收器或观察者。对于这些组成部分的思考会使我们忽视一个真相:设计师和开发者并不能控制整个过程。在界面设计中,在考虑用户预期的情况下选择元素,将这些元素与用户所预期和理解的视觉信号相结合,使得用户更有可能成功地解读一套信息。
我们在使用应用追踪包裹或设置客户账户的时候不需要被娱乐,但是我们的确需要一个界面来帮助我们管理复杂度不断增加的任务,也需要将人性牢记于心。
尝试与结构
本书致力于用户所见的视觉展现,以及如何设计这个视觉展现使用户能看懂。本书旨在帮助任何与数字界面构建相关的人根据从一系列语言和学科中得到的启发和最佳实践定义并维护一套用于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它根植于可用性研究、感知心理学、Web设计、印刷工人的实践、视觉设计原则和通信原理。我们没有将别处已经讲述得很好的东西都写在这本书里(例如,用户体验的最佳实践),而是根据并引用这些原则,将它们作为设计要求来使用。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个框架(我们把这个框架称为基本原则)来帮助你设计复杂的应用界面,并做出连接形式和功能的、连接美与高可用性的设计决策。我们会简要介绍界面设计的工具,以向你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它们,并在设计全程中提供步骤与技巧,对你进行引导。
第一部分:基本原则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介绍了三个核心的基本原则:一致性、层级和个性。有许多设计的原则(《设计的法则》第2版列出了125种之多),但是我们认为一致性、层级和个性是影响应用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
你可以把这些基本原则想象为某种语言的一部分。一致性和层级是人们在使用你的应用时所要学习的语法,它是定义一个语言怎么说的基础元素。所说的“单词”(也就是你选择的用来传达信息的视觉设计特征)建立了应用的个性。尽管影响界面的技术会改变,但这些基本原则始终有效。
从第3章起,我们使用一个案例分析:美国农业部的食物与健康追踪应用——SuperTracker的重新设计的例子,以此展示这些基本原则是如何运用的。
媒体评论
Deborah Levinson是一名用户界面设计师,她拥有超过16年的帮助设计者、工程师和通信专家发现共同点并成功开发数字应用的经验。她是麻省理工前任站长,也是MIT Guide to Teaching Website Design一书的联合作者。她和Tanja共同拥有Nimble Partners公司,这是在波士顿地区的一家用户体验与用户界面设计公司。
译者简介:
王晔,某知名互联网公司高级产品设计师,长期耕耘在互联网音乐产品设计领域,并拥有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学士学位。
熊姿,某互联网投资机构融资顾问,摄影师,曾从事产品设计工作。她拥有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学士学位,法国国立高等电信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硕士学位。
书摘
第1章一致性1
1.1什么是一致性2
1.1.1一致性和市场2
1.1.2建立一致性3
1.2一致性在应用设计中的作用5
1.2.1布局的一致性6
1.2.2排版的一致性6
1.2.3色彩的一致性8
1.2.4图像的一致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