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1
1.1 概述2
1.1.1 检测技术的含义、作用和地位2
1.1.2 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3
1.1.3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4
1.2 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4
1.2.1 静态特性4
1.2.2 动态特性6
1.3 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10
1.3.1 测量误差的概念10
1.3.2 误差的表示方法10
1.3.3 误差的分类11
1.3.4 误差处理13
习题与思考题18
第2章 传统传感器19
2.1 传感器基础知识20
2.1.1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20
前言
检测技术作为信息学科的一个分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信息技术学科。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的,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就像神经和感官一样,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利工具,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研等领域。目前,自动检测技术已成为高校大部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书第1版于2008年1月出版发行后,编写组在广泛听取同行、专家及广大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及山东省省级教改项目“应用技术主导型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工作,于2012年2月修订出版了第2版。第2版出版发行三年多来,编写组继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及建议,认为现在有必要对本书做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在第3版的修订过程中,重点是突出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系统性方面,注重信号从传感到采集、转换、处理、传输、记录、显示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在实用性方面,针对每一种传感器以及检测系统后续各环节,在介绍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供典型且实用的应用范例;在先进性方面,有选择性地将工程应用中的部分新技术、新方法编入教材。同时,我们对本书的整体结构也做了适当调整。一是将原来第3章中“传感器的智能化与微型化”一节调整至第6章,与原第6章的“现场总线”和“虚拟仪器”两节内容共同构成新的第6章——“现代检测技术”,并拓展了现场总线的内容,突出智能传感器与现场总线的结合;二是将原第8章改为附录A供读者参考,不再作为讲授内容。
修订后的第3版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传统传感器;第3章,新型传感器;第4章,信号的转换与调理;第5章,传感器与微机接口及系统信号输出;第6章,现代检测技术;第7章,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每章后都附有习题与思考题。
本次修订的编写组成员包括:山东科技大学的刘传玺、袁照平、程丽平、刘瑞国、姜海燕,淮海工学院的毕训银,山东农业大学的娄伟。主编为刘传玺、袁照平、程丽平,参编为刘瑞国、毕训银、娄伟、姜海燕。其中,刘传玺编写了第2章,袁照平编写了第3章,程丽平编写了第6章,刘瑞国编写了第5章,毕训银编写了第4章,娄伟编写了第7章,姜海燕编写了第1章及附录部分。全书由刘传玺负责统稿,袁照平负责审校并和姜海燕共同负责制作电子课件。
在本书的修订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兄弟院校、相关企业及其技术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同时,对本书参考文献中的有关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5年6月
第2版前言
检测技术作为信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学科。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就像神经和感官一样,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利工具,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研等领域。自动检测技术已成为高校大部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书第1版自2008年1月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同行、专家和读者的支持及充分肯定,并于2010年被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评选为“第一届煤炭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该书出版三年来,编写组成员在广泛听取同行、专家及广大读者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对该课的教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山东科技大学于2010年承担了山东省省级教改项目《应用技术主导型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后,课题组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自动检测技术》的教改作为这项省级教改项目的子课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论证,并对现行使用的《自动检测技术》教材提出了再版的修订方案:一,在结构体系保持原有总体框架及特色的前提下将部分内容重新归类,对排列顺序作适当调整;二,在内容安排上作适当增加与删减;三,将应用举例部分更新为更贴近当前生产、生活中工程应用的新技术实例。
在第2版编写中,对第1版内容作了较大篇幅的充实、修订与调整,主要修改变动的内容是:第1章中增加了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第2章中增加了常用流量计一节内容;对原第4章信号的转换与调理进行扩充后调整为第4章信号的转换与调理和第5章传感器与微机接口及系统信号输出两章内容;将原第8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第9章虚拟仪器系统的应用合并为第6章现场总线与虚拟仪器;将原第5章检测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合并到第7章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将原第6章自动检测技术应用举例更新调整为第8章工程应用典型产品与系统简介。
修订后的第2版全书共8章,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传统传感器;第3章:新型传感器;第4章:信号的转换与调理;第5章:传感器与微机接口及系统信号输出;第6章:现场总线与虚拟仪器;第7章: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第8章:工程应用典型产品与系统简介。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与思考题。
本次修订对编写成员也进行了充实和重新分工,由山东科技大学刘传玺、王以忠、袁照平任主编,王进野、程丽平、胡新颜、朱蕾任副主编。其中刘传玺编写了第2章,王以忠编写了第1、4章,袁照平编写了第7章,王进野编写了第8章,程丽平编写了第6章,胡新颜编写了第5章,朱蕾编写了第3章。全书由刘传玺统稿,袁照平负责校对并和朱蕾制作了电子课件。
本书由山东力创科技公司的郝振刚教授担任主审,郝教授对本书的总体结构和内容构成进行了全面审阅,特别对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翰司纬仪表公司、山东省尤洛卡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及其技术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同时,对本书参考文献中的有关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