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游戏数据分析领域的标杆性著作,由来自国内顶尖的数据分析机构和游戏公司的资深数据分析师撰写,西山居CEO作序推荐
首次系统地给出了一套完善的游戏数据指标和游戏数据分析方法,涵盖用户、运营、收入、内容、渠道等各个业务层面
更多精彩,点击进入品牌店查阅>>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游戏数据分析的艺术》是中国游戏产业的开创性著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首次系统讲解了如何对游戏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行业里竖起了一根标杆。作者是来自TalkingData等国内顶尖的数据分析机构和西山居这样的知名游戏公司的资深数据分析专家,对游戏数据从不同的业务角度进行了诠释。本书详细剖析了游戏数据分析相关的指标、方法论、内容挖掘、数据挖掘、软件使用、游戏设计、运营策划、渠道推广、收入解读、用户分析和留存分析等。对于产品设计、开发、运营、推广以及游戏行业的人才培养都将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
《游戏数据分析的艺术》一共12章:第1章从宏观上介绍了游戏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方法论、流程,以及游戏数据分析师的定位;
第2章详细解读了游戏数据分析的各项数据指标,部分指标在游戏行业里都属于首次提出,为行业建立了规范;
第3章详细讲解和示范了各种游戏数据报表的制作方法;
第4章讲解了基于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它在游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第5~9章详细地、全方位地讲解了游戏的用户数据分析、运营数据分析、收入数据分析、渠道数据分析、内容数据分析,不仅有方法论和技巧,而且有大量的实际案例,这部分内容是本书的核心;
第10~12章讲解了R语言的核心技术以及如何利用R语言对游戏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附有大量案例。
作译者
余敏雄,金山软件公司西山居数据中心数据分析专家,从事游戏数据挖掘和数据化运营分析多年,研究领域包括大型端游、页游以及移动游戏,拥有贯穿游戏立项、研发、测试、正式运营和稳定运营整个游戏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丰富经验。主要关注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在游戏行业的实践应用,如游戏用户行为预测、推荐系统、反作弊、用户研究、社交网络与交易网络分析等,是游戏行业数据化运营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同时是中国统计网数据分析培训师,在企业员工培训中也拥有丰富经验。
吴娜,曾服务于久游游戏和中国移动集团等公司,现担任电信集团互联网数据挖掘工程师,因其丰富的市场运营和数据分析工作经验,能准确有效定位业务问题和数据方法论,精通数理统计、常用编程语言、常用数据挖掘工具和Hadoop分布式平台,现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就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师胜柱,就职于中国最大的安卓游戏渠道360手机游戏,担任战略分析师。曾担任TalkingData高级咨询顾问以及上海中软国际Windows技术支持工程师。在TalkingData期间主攻游戏数据分析、游戏运营以及移动游戏市场的分析工作。为多款游戏撰写深度评测分析、产品体验优化报告以及专题数据分析报告等。学分析论坛,爱分析微信公众账号(i-analysis)以及移动数据分析博客的创办者。
目录
前言
第1章 了解游戏数据分析1
1.1 游戏数据分析的概念1
1.2 游戏数据分析的意义2
1.3 游戏数据分析的流程4
1.3.1 方法论5
1.3.2 数据加工6
1.3.3 统计分析9
1.3.4 提炼演绎9
1.3.5 建议方案12
1.4 游戏数据分析师的定位13
1.4.1 玩家—游戏用户14
1.4.2 分析师17
1.4.3 策划—游戏设计者22
第2章 认识游戏数据指标24
2.1 数据运营24
2.2 数据收集25
2.2.1 游戏运营数据25
2.2.2 游戏反馈数据26
前言
无法衡量,就无法改进。
每一个产品都是艺术品,游戏是产品,故游戏也是艺术品。然而产品需要用户,用户与产品都需要衡量,深入地分析并解决问题,提升产品,经营用户。
游戏伴随互联网的发展逐步成为重要的产业,这其中诞生了像暴雪这样的公司,同时也诞生了像西山居这样的民族品牌。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好,我们的界面越来越炫,我们的设计策划力量也在不断成长。各种针对这个行业的书籍层出不穷,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越来越注重产品运营的今天,当一切走向了数字化后,我们的产品数据分析和数据建设,在大多数的从业者当中,却是极度匮乏和无助的。
从当初写“小白学数据分析”开始,就承载了一种使命,一种要将行业数据分析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使命。迄今为止,这个行业还没有一本书是系统地梳理和讲解游戏数据的概念和运用的。伴随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创造了更加公平和廉价的创业机会,大数据给予了大家更多利用数据驱动变革的思考,参与到其中的人越来越多。数据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建设,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的渠道、发行商、开发者开始用数据说话,开始注意ROI,开始关注留存率,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数据开始发挥价值和影响。不过,留存率也好,ARPU也好,被玩坏了,被曲解,存在了多重标准,这使得众多的从业者,尤其是很多新人难以区分这些标准,难以理性和客观地分析这些数据。很多时候,我们都缺少一个像电商中SKU这样一个高度统一认识的指标,也从未有详细的材料或者书籍对游戏数据分析进行全面的阐述。
数据分析是以解决问题为先。
数据分析注重的是结果转化,理论和知识最终服务于方案和最终的效果。游戏可以看作是一件艺术品,然而这样一件艺术品是需要受众的,要经营受众,我们就需要去衡量,去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不是最关键的,使用的算法也不是最关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关键的,并有切实落地的方案以及对于最终效果的反馈和改进措施。不只是对于游戏数据分析是这样的,对于其他领域的数据分析也是如此。本书除了解决基本认识、方法之外,还有更多对于业务理解的思考,从解决问题入手,以游戏为最佳切入点,辐射整个数据分析领域,并完成大部分理论和基础数据的解读分析。
读者对象
这是一本关于游戏数据分析的书籍,但是其中所包括的知识、方法、指标、理论是可以服务于整个互联网的,以下人员均可阅读和使用本书。
游戏产品运营人员。
游戏数据分析人员。
移动应用产品运营人员。
移动应用数据分析人员。
产品营销推广人员。
产品体验设计人员。
产品数据挖掘及平台建设人员。
数据分析爱好者。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从组织、策划、收集到创作历经了3年时间,由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共同完成,其中于洋完成了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第7章和第9章的创作,余敏雄完成了第10章、第11章和第12章的创作,吴娜完成了第4章的创作,师胜柱完成了第8章的创作。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
序言
作为一名游戏行业的老兵,我从事游戏研发及管理工作多年,经历了单机、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以及移动游戏大潮的洗礼。回顾互联网发展的这些年,从门户、电商、社交、搜索到娱乐行业,数据都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流量经营分析、电商分析、搜索分析、社交分析都进入了全盛时代,并从商业变现的角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游戏的研发、运营、设计在不断进步,作为一种娱乐产业,也作为基于数据的互联网业务,其数据分析则一直落后于其他互联网服务的发展。作为最早的互联网商业化服务,却未充分利用数据的力量将游戏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遗憾。
游戏数据分析在中国发展是较为缓慢的,从端游时代的“拍脑袋”决策开始,到如今以数据为基准的精细化的运营和设计,至少10年有余,却从未系统整理和传播这些知识。这期间,中国的游戏市场变革速度太快,依仗人口红利的巨大优势,精细化运营,数据驱动产品的思想没有很好地得到传播和发展,最令人遗憾的是这其中造成了人才的缺失和经验积累匮乏。
不过,Zynga的出现,无疑推动了行业开始重视和建设游戏数据。社交游戏和移动游戏的崛起,加上诸如TalkingData这样的公司,把游戏数据真正推向了前台。其意义不仅仅是启发了游戏行业开始思考数据在游戏立项、设计、研发、推广、运营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同时也促使更多的从业者开始学习数据,学习如何通过数据来影响游戏,改变游戏。本书的问世,正是在这一关键时间点上,解决了最基础的知识梳理和理论实践方面的问题。
这是中国游戏产业发展中的第一本系统阐述游戏数据分析的书籍。本书的作者分别来自于不同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分析加以诠释和创作。作为老兵,很欣慰能够看到产业的新兴力量,能够完成这样的事情。这对于未来的游戏产业的人才培养、产品设计、开发、运营、推广,都将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本书作为第一本系统剖析游戏数据分析的书籍,全面地将多年的游戏数据分析的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对于职场新人还是从业已久的人士,都值得一读,其内容所带来的启发和冲击是非常大的。同时作为民族品牌,西山居也在此书的创作中,贡献了多年来积累的关于游戏数据分析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谈及数据,如今行业交流首先就是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付费转化率、LTV这些数据指标,但我个人更愿意将数据理解为这是游戏玩家对游戏产品的反馈,以行为作为对话方式,和游戏研发人员进行深度交流,问题只在于是否“听到”“听懂”,进而“听进”。数据分析师担任的即是这种角色,他们收集、翻译、剖析玩家无声的表达。在内部汇报会议上,数据团队不断拿出颠覆或验证设计师和运营团队想法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刷新对用户的观察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饶有趣味。从这一点上说游戏数据分析比其他互联网行业更复杂,用户不是简单地在完成一项事务,更是在心灵层次上获得一种体验和满足,这种层次的翻译无疑是更困难的,也是对数据分析从业者更长远的寄望。
最后感谢四位作者,为游戏行业所做的贡献。
西山居CEO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