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教学建议
第1章 导论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培养宏观经济学的思维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2.1 国民收入衡量
前言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现在呈给读者的这本《宏观经济学》教材,与此前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共同组成了一套经济学教程。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系统叙述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将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来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教材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因而更适用于理工农医高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第三,在编写体例上,每一章开始有核心内容提示,结束于本章小结,有适量的课后练习,同时适当插入了一些案例。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围绕这一中心,首先讲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2章),接下来的第3、4章是重点内容,其中第3章提出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即AE-NI模型,第4章是比较复杂的IS-LM模型。第5章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叙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以上是在价格不变的假设下侧重于总需求分析,第6章则引入总供给因素,研究价格和产量的关系,进行AD-AS模型分析。第7、8章运用上述原理和模型,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问题:一是失业与通货膨胀,二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各章的编写者如下:王文寅(第1章)、彭佑元(第2、8章)、申丹虹(第6章)、王劲松(第7章)、吴青龙(第3、4章)、陈建富(第5章)。彭佑元安排了编写体例,王文寅、彭佑元负责最后的统稿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教材和文献,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肯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宝贵意见。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对本教材出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本书策划高伟老师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编者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