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Passage 1 Computer Overview(计算机概述)
Passage 2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Passage 3 Why the PC Will Not Die(为什么个人计算机不会消亡)
Passage 4 Intel Corporation(英特尔公司)
Passage 5 Microprocessors Upgrading the Way We Live(微处理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Unit 2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
Passage 1 Operating System Overview(操作系统概述)
Passage 2 Microsoft Corporation(微软公司)
Passage 3 Windows 2000 Overview(Windows 2000概述)
Passage 4 Windows XP Product Information(Windows XP产品信息)
Passage 5 Windows Basics(Windows基础)
Passage 6 Windows Keyboard Shoncuts(Windows键盘快捷键)
Passage 7 Palm-size PC Powered by MS Windows CE(配备了Windows CE的掌上电脑)
Unit 3 Hardware(硬件)
Passage 1 An Overview of Computer Hardware
Passage 2 Computer Memory(计算机存储器)
Passage 3 Mainboard(主板)
Passage 4 Graphics Accelerator(图形加速卡)
Passage 5 Selecting a Monitor(挑选显示器)
前言
高等学校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也要学习众多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将来工作的需要。作者便是从事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和研究的高校教师。
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为数不少的中文书籍内容比较陈旧,而翻译的新书质量普遍不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初学者来说,合适的中文版信息技术书籍确实不多。而目前,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的、高质量的教材和相关书籍大多是英文版,并且不少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资料、网上信息都是英文的。所以,作者认为能够独立阅读英文原版文章是最好的办法。
信息技术英语与其他科技英语一样,语法相对简单,通过国家英语四级统考的人在语法上不会有障碍。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词汇、惯用语和缩略语上。作者认为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学习这些内容的捷径,于是着手搜集资料编写此书。
本书精选了近50篇纯正的英文原版文章,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编程语言、数码产品、网络和安全等主题。这些文章适用性强、难度适中、内容新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涉及很具体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细节,适合各专业的学生和从事各种工作的读者。书中对专业词汇进行了注释,并附有词汇表和缩略语表。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完全可以阅读相近难度的其他原版文章。
正文每页的脚注只对书中首次出现的专业词汇进行解释,给出的词义一般只针对其上下文。所以,建议读者从前向后依次阅读,这样也符合本书对内容的安排。附录中的词汇表列出的是本书中出现的词汇。限于篇幅,作者对其中部分文章进行了删节或调整。另外,作者根据文字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插图。
因作者水平所限,加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书中肯定有错误和不足,望读者和同行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王栋迟桂荣
Wangdong@mail.njust.edu.cn
2004年8月4日
序言
为了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要,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快地学到实用的软件理论、技术与方法。我们编著了《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实用教程系列丛书》。本套丛书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以培养面向21世纪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以软件工程师为主)为目标,以简明实用、便于自学、反映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和应用为特色,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讲透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写法上力求叙述详细,算法具体,通俗通懂,便于自学。
2.理论结合实际。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丛书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许多技术理论结合实例讲,以便于学习和理解。
3.本丛书形成完整的体系,每本教材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衔接和呼应,为总的培养目标服务。
4.每本教材都配以习题和实验,在各教学阶段安排课程设计或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创新精神。习题和实验可以制作成光盘。
新世纪曙光激人向上,催人奋进。江总书记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我国信息界前进的方向。21世纪日趋开放的国策与更加迅速发展的科技会托起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孙家广
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