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方保镕 周继东 李医民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92087
- 上架时间:2004-12-7
- 出版日期:2004 年11月
- 开本:185×230
- 页码:40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数学 > 代数,数论及组合理论 > 矩阵论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理学 > 数学
教材 > 教材汇编分册 > 高等理工
编辑推荐
本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矩阵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其配书光盘包含全书各章习题详解和模拟考试自测试题解答提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理论严谨,重点突出;既重视几何理论,又兼顾应用背景或具体应用。 2.结构合理,既有系统性,适合全面阅读(多学时),又具有可分性,便于选读(少学时)。 3.取材丰富(涵盖多种特殊矩阵与特殊运算法则),面向前沿,能反映最新进展(如辛空间、辛变换)。 4.深入浅出,文字流畅,阅读本书只需具备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内容简介
数学书籍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矩阵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0章,分别介绍了线性空间与线性算子,内积空间与等积变换,矩阵与若尔当标准形,赋范线性空间与矩阵范数,矩阵的微积分运算及其应用,广义逆矩阵及其应用,矩阵的分解,矩阵的克罗内克积、阿达马积与反积,几类特殊矩阵(如:非负矩阵与正矩阵、循环矩阵与素矩阵、随机矩阵和双随机矩阵、单调矩阵、M矩阵与H矩阵、T矩阵与汉克尔矩阵等),辛空间与辛矩阵等内容。各章均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附录中还给出了几套模拟自测试题。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和参考,本书备有一张光盘,其中包含各章习题详解和模拟考试自测试题的解答提示等,供读者选用。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各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理工科和师范类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并可供有关专业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上 篇
第1章 线性空间上的线性算子
1.1 线性空间
1.1.1 线性空间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1.1.2 基、维数与坐标
*1.1.3 线性子空间
习题1.1
1.2 线性算子及其矩阵
1.2.1 线性空间上的线性算子
1.2.2 同构算子与线性空间同构
1.2.3 线性算子的矩阵表示
1.2.4 线性算子的运算
1.2.5 线性变换与方阵
1.2.6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问题
*1.2.7 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
习题1.2
第2章 内积空间上的等积变换
2.1 内积空间
2.1.1 内积与欧几里得空间
前言
本书内容分上、下篇,共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矩阵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第1章与第2章重点介绍线性空间与线性算子、内积空间与等积变换等,这部分内容既是线性代数知识的推广和深化,又是矩阵几何理论的基础,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它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乃至将来正确处理实际问题有很大的作用。第3章至第5章主要介绍 矩阵与若尔当标准形、赋范线性空间与矩阵范数、矩阵的微积分运算及其应用。这些内容是矩阵理论研究、矩阵计算及应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以上5章内容均为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对"矩阵论"课程所制定的基本要求,故本书把它们放人上篇,约为2~3学分(讲授36-54学时)。考虑到矩阵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能反映最新进展,同时为满足某些专业多学时教学的需要,本书的下篇安排有:第6章介绍广义逆矩阵及其应用;第?章介绍矩阵的因子分解;第8章介绍几类特殊矩阵,诸如非负矩阵与正矩阵、素矩阵与循环矩阵、随机矩阵和双随机矩阵、单调矩阵、M矩阵与H矩阵、T矩阵与汉克尔矩阵等;第9章介绍矩阵的克罗内克积、阿达马积与反(Fan)积;第10章介绍辛空间与辛矩阵,这部分内容反映学科的前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在同类教材中是独有的。本书每章精选了一定数量的习题。考虑到矩阵论课程的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且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有些读者在做这些习题时可能会感到比较困难,为使这部分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特意提供一张光盘,其中包含本书各章习题详解和模拟考试自测试题解答等,供读者选用。目录中带*号的内容可用于选学或自学。
本书引入新概念时,既重视几何理论,又兼顾应用背景或具体应用;既有系统性,适合全面阅读(多学时),又具有可分性,便于选读(少学时);既注重取材得当(涵盖多种特殊矩阵与特殊运算法则),又能够面向前沿,反映最新进展(如辛空间、辛变换)。本书的编排由浅入深,阅读本书只需具备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作者诚挚地感谢王能超教授,他仔细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参与本书第10章编写工作的还有王如云教授,同时要感谢│冯康│教授、汪道柳研究员对第10章编写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各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理工科和师范类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并可供有关专业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妥乃至谬误之处,祈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