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分为两篇,共18章。第1篇是基础知识和快速提高篇(第1章~第11章),采用“功能描述-硬件构成-软件实现及特点介绍”的形式,将单片机应用、接口电路构造及C51编程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各种实现方法的剖析,读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选择实现方案,完成设计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单片机基本知识、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及应用、存储器扩展、显示接口、键入接口、I/O接口扩展、数/模与模/数接口、串行通信、单片机系统开发等。每章的后面都配有一定量的习题,以便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第2篇是应用实例篇(第12章~第18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实际工程应用经验编写而成,分别为输入/输出通道与功率驱动接口设计、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定时闹铃系统设计、遥控小车控制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和雨刮测试系统设计。
本书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读者可以边学习边操作,特别适合自学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读者阅读。此外,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智能仪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1.1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1
1.1.1 单片机的概念 1
1.1.2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2
1.2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2
1.3 单片机的分类 3
1.3.1 按处理字长分类 3
1.3.2 按厂商与系列分类 4
1.3.3 按结构与封装形式分类 5
1.4 单片机的开发工具 7
1.4.1 单片机开发的基本流程 7
1.4.2 单片机编程语言 7
1.4.3 单片机编译与仿真调试软件 8
1.4.4 单片机编程器与下载线 8
1.5 练习题 9
第2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10
2.1 单片机内部结构 10
2.1.1 CPU 10
2.1.2 通用寄存器 12
2.1.3 特殊功能寄存器 12
前言
本书分为两篇,第1篇是基础知识和快速提高篇,第2篇是实例应用篇。
第1篇包含第1章~第11章,分为4个层次。
第1层概述及单片机基础知识,是首先让读者对单片机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是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介绍其内部结构、指令系统、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从而为单片机的应用建立理论基础。
第2层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及应用,是一个连接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层,也是一个由单片机到接口技术的过渡层。通过AT89C2051、AT89S51、8031这3种芯片介绍了其最小系统构成,并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声光电控制方法。它是迈向单片机应用的第一步,也是掌握接口技术的先决条件。
第3层单片机接口技术,以各种接口来实现单片机的功能扩展。内容涉及存储器扩展、显示接口、键入接口、I/O接口扩展、数模/与模/数接口及串行通信等。在同一类的接口中,又以不同的实现方法来展示它们各自不同的特色,从而为自主的设计进行必要的积累和储备。在技术的实现上,力求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功能需求,在器件的使用上,突出了对并行传输器件与串行传输器件的介绍,使得设计能够各具特色。
第4层系统开发与设计,包括单片机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及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以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
第2篇包含第12章~第18章,介绍了7个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自动控制的主要方面,包括温度类控制、机电类控制、网络通信类控制、信息管理类控制和工业产品测试流程类控制,尽可能地满足更多应用领域开发人员的需要。在讲解过程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设计分析、硬件电路图,并给出了完整的参考程序。
书中的大部分示例由ATMEL89系列芯片来实现,它可在无编程器的情况下,由下载线实现开发,达到降低投入成本的目的。所有配套实例源代码均可在http://www.ptpress.com.cn找到,这些代码均经过μVision2的编译。
本书参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在此一并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所限,书中存在的不妥、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电子函件:book_better@sina.com)。
编者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