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Unigraphics NX3应用与实例教程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内容简介
书籍 计算机书籍
购买方法:点击“蓝色文字收藏品”或者“可以从“这些卖家”购买” .....................购买说明:此书为绝版图书,售价高于原价作者:郑金主编 页数:394 出版社:北京市: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目录
第1章 UG NX概述.
1.1 UG NX系统简介
1.2 UG NX的特点
1.3 UG NX常用的应用模块
1.4 UG NX工作界面
1.5 UG NX鼠标和功能键
1.6 UG NX环境设置
1.6.1 UG NX缺省参数的设置
1.6.2 将英文界面改为中文界面
1.6.3 一些主要系统以数的意义和推荐的设置值
1.7 UG NX基本功能介绍
1.7.1 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1.7.2 文件管理
1.8 工具栏的定制
练习
第2章 UG NX基本功能介绍
2.1 常用菜单命令
2.2 对象操作
2.2.1 选择对象
2.2.2 视图导航
2.2.3 动态截面视图
2.2.4 隐藏与显示对象
2.2.5 编辑对象的显示方式
2.2.6 对象的变换
2.3 坐标系和矢量
2.3.1 坐标系设置
2.3.2 坐标系的变换
2.3.3 工作坐标系的创建
2.4 点与点信
2.4.1 点
2.4.2 点集
2.5 布尔运算
2.5.1 布尔加
2.5.2 布尔减
2.5.3 布尔交
2.6 定位操作
练习
第3章 曲线创建与编辑
3.1 基本曲线创建
3.1.1 直线
3.1.2 圆弧
3.1.3 圆
3.1.4 倒圆角
3.2 二次曲线创建
3.2.1 椭圆
3.2.2 抛物线
3.2.3 双曲线
3.3 常用曲线创建
3.3.1 倒角
3.3.2 多边形
3.3.3 样条曲线
3.3.4 规律曲线
3.3.5 螺旋线
3.4 常用曲线编辑
3.4.1 编辑曲线参数
3.4.2 裁剪曲线
3.4.3 裁剪角
3.4.4 分割曲线
3.4.5 编辑圆角
3.4.6 编辑弧长
3.4.7 光顺样条
3.4.8 拉伸曲线
3.5 曲线操作与编辑综合实例
练习
第4章 草图
4.1 草图的作用
4.2 草图工作平面
4.3 草图曲线创建
4.4 草图基本操作
4.4.1 镜像草图
4.4.2 偏置曲线
4.4.3 编辑定义线串
4.4.4 投影
4.5 草图的约束
4.6 添加几何约束
4.7 约束相关操作
4.7.1 显示所有约束
4.7.2 显示/移除约束
4.7.3 另解
4.8 草图操作实例
4.9 草图综合实例
练习
第5章 实体建模
5.1 UG NX建模特点
5.2 UG NX建模方法
5.3 基准特征
5.3.1 基准平面
5.3.2 基准轴
5.4 成型特征
5.4.1 孔
5.4.2 圆台
5.4.3 腔体
5.4.4 凸垫..
5.4.5 键槽
5.4.6 沟槽
5.5 扫描特征
5.5.1 拉伸
5.5.2 回转
5.5.3 扫描
5.5.4 管道
5.6 常用特征
5.6.1 长方体
5.6.2 圆柱
5.6.3 圆锥
5.6.4 球
5.7 常用特征编辑
5.7.1 参数编辑
5.7.2 定位编辑
5.7.3 移动编辑
5.7.4 特征重排序
5.7.5 抑制和释放
5.8 实体特征操作实例
练习
第6章 曲面造型
6.1 概述
6.2 构造曲面的一般方法
6.2.1 曲面构造的基本概念
6.2.2 曲面构造的一般方法
6.3 点构造曲面
6.4 曲线构造曲面
6.4.1 直纹面
6.4.2 通过曲线
6.4.3 通曲线网格
6.4.4 扫描曲面
6.4.5 截面特征
6.4.6 截面操作实例
6.5 其他构造曲面
6.5.1 桥接曲面
6.5.2 N-边曲面
6.5.3 曲面延伸和按规律延伸
6.5.4 曲面偏置
6.5.5 倒圆曲面
6.5.6 扩大曲面
6.5.7 修整片体
6.5.8 曲缝合
6.6 曲面编辑
6.6.1 概述
6.6.2 移动定义点
6.6.3 等参数裁剪/分割
6.6.4 片体边界和改变边
6.7 曲面操作与编辑综合实例
练习
第7章 零部件装配
7.1 UG NX3装配概述
7.1.1 装配概念
7.1.2 装配模式
7.1.3 装配方法
7.1.4 装配中部件的不同状态
7.1.5 装配模块的启动
7.2 引用集
7.2.1 引用集的基本概念
7.2.2 建立引用集
7.3 自底向上装配
7.3.1 按绝对坐标定方法添加组件
7.3.2 按配对条件添加组件
7.4 自顶向下装配
7.5 复合装配方法
7.5.1 编辑装配结构
7.5.2 组件阵列
7.6 装配爆炸图
7.6.1 概述
7.6.2 爆炸图的建立和编辑
7.6.3 爆炸图片与装配图纸
7.7 装配综合实例(减速器装配)
7.7.1 高速轴装配
7.7.2 低速轴装配
7.7.3 在机座中安装轴组件
7.7.4 安装机盖和轴承端盖
7.7.5 利用组件阵列功能安装标准件
练习
第8章 制作工程图
8.1 工程图概述
8.2 工程图的创建与视图操作
8.3 剖视图
8.3.1 剖视图操作中的基本概念
8.3.2 剖视图创建实例
8.4 尺寸和符号标注
8.4.1 尺寸标注
8.4.2 符号标注
8.5 工程图其他操作
8.5.1 文本标注
8.5.2 创建及调用工程图样
8.5.3 插入表格
8.6 工程图操作综合实例
练习
第9章 铣削加工基础
9.1 UG软件CAM基础知识
9.2 加工应用基础
9.2.1 进入加工模块
9.2.2 设置加工环境
9.2.3 创建程序组
9.2.4 创建刀具组
9.2.5 创建几何体
9.2.6 创建加工方法
9.2.7 操作导航器的基本应用
9.2.8 刀具路径验证
9.2.9 刀具路径后处理
9.3 平面铣
9.3.1 创建平面铣的一般操作
9.3.2 平面铣操作的几何体
9.3.3 平面铣操作的参数设置
9.4 平面铣操作实例
练习
第10章 注塑模具设计
10.1 UG NX注塑模设计模块简介
10.2 Mold Wizard设计流程
10.3 模具设计项目初始化
10.3.1 加载产品
10.3.2 模具坐标系
10.3.3 收缩率
10.3.4 成型镶件
10.4 多腔模布局
10.4.1 自动矩形布局
10.4.2 圆周布局
10.4.3 重定位方法
10.5 分型工具
10.5.1 分型过程
10.5.2 模具工具
10.5.3 分割面
10.5.4 自动补孔
10.5.5 修补概述
10.6 分型几何体
10.6.1 模型部件验证
10.6.2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
10.6.3 编辑分型线
10.6.4 创建分型面
10.6.5 创建型腔和型芯
10.7 分模实例
练习
第11章 钣金建模
11.1 钣金建模概述
11.2 钣金预设置
11.3 特征操作
11.3.1 建立弯边特片
11.3.2 嵌入折弯
11.3.3 轮廓弯边
11.3.4 通用弯边
11.3.5 钣金桥接
11.3.6 建立筋条
11.3.7 钣金裁剪
11.3.8 钣金冲压
11.3.9 钣金孔
11.3.10 钣金槽
11.3.11 钣金角
11.3.12 钣金折弯
11.3.13 取消折弯与重新折弯
11.3.14 钣金成形与展开
11.3.15 多折弯托架
11.3.16 实体冲压
11.4 钣金建模实例
练习
主要参考文献 ...
前言
在当今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制造业已跻身世界第四位,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尚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当前,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须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主的先进制造技术,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水平,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技术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到目前为止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占到45%,制造业部门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无论从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来讲,还是从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来讲,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21世纪前50年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制造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尽快拥有一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先进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的迫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任务。中国打造“世界工厂”,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艰巨的挑战。
为顺应中国制造业的深层次发展和现代设计方法、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组织全国知名专家,经过与现代数控、模具生产制造企业技术人员的反复研讨,编写了适合当前技术改革、紧跟技术发展的本套高职高专教材。本套教材包括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机械专业基础、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四个系列。
全书以高等职业教学中的实际技能要求为主旨,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编写方法上注重发挥实例教学的优势,引入众多生产应用实例和操作实训题,便于读者对全书内容的融会贯通,加深理解。丛书特色主要有如下几点:..
1.全套教材的重点实例全部编入图册,形成全套教材的整体配合。图册既可以作为全套教材的总结,又可以作为工程实例中的模板。既可以使学生们在三年的学习之后,通过图册加以回顾:又可以在工作中,通过对已学实例加以修改完成工程项目要求。
2.本套教材的例图尽量使用当前常用的新图,尽量贴近工程。
3.辅助设计的教材全部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并且设计了软件学会之后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程(实践教程配有视频教学光盘)。
4.采用螺旋结构、分四层逐级深入的教学方法,形成各系列教材的整体配合。
5.课程的整体设计上,特别强调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各系列中最后的几门课程,尽量联系到当代工程的实例,使学生们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后,能够应用于工程中。
本套教材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数控、模具、基础和辅助设计的课程教学,也可选作数控、模具技能培训教材或从事数控加工和模具设计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我们衷心希望,全国关心高等职业教育的广大读者能够对本套教材的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切盼望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专家和我们联系,共同探讨数控、模具教学的课程组织方案和教材编写等相关问题,来信请发至yanghm@ptpress.com.cn。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模具技能教材编写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