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现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的教科书,本书突出了数据库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学的需要。在编写中注重原理与技能的并重,传统内容与先进性实用内容并重以及课堂教学与实验并重。学生学后能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一个数据库产品的操作并学会开发、设计与管理数据库的能力。
本书结构清晰,概念准确,文字叙述简洁明了,可读性强,既便于教师课堂讲授,又便于自学者阅读。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数据库课程”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以作为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目录
第2章 数据模型
第3章 关系数据库系统介绍
第4章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0
第5章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定义及相关SQL语句
第6章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操纵及相关SQL语句
第7章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控制功能及相关SQL语句
第8章 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交换原理
第9章 数据交换之——人机交互方式
第10章 数据交换之二——自含式SQL及T-SQL
第11章 数据交换之三——调用层接口及ODBC
第12章 数据交换之四——Web数据库与ADO接口
第13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方法
第14章 数据库设计
第15章 数据库管理
第16章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附录:“数据库课程”实验指导书
参考文献
前言
(1)传统的研究型为主的“计算机”专业;
(2)新兴的以应用为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
(3)近年来出现大量与计算机应用紧密相关的专业,如“软件工程”、“信息管理”、“网络通信”专业;如“自动控制”、“地理信息系统”及“电子无线电”等工科类专业;如“电子商务”、“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它们也大量开设数据库课程;
(4)大量的非计算机专业,即与计算机应用无直接关系但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也需设置数据库课程。
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库”课程分为三类:
(1)第一类为计算机研究型专业类——以原理与理论为主;
(2)第二类为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类——原理与实用并重;
(3)第三类为非计算机专业类——以实用为主。
这三种类型的“数据库”课程其目标、要求及内容均不相同,对教材要求也完全不同,目前在市场上所能见到的“数据库”教材以第一及第三类为多见,而第二类“数据库”教材则较为少见,但由于其实际应用需求及学生数量均占三类之首,因此编写此类“数据库”教材成为当务之急。其目的是编写一本为教学、实验、复习及习题提供全面材料的教材,该教材以原理与实用并重,并特别注意理论与实用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基于上述之目标,本书的编写要求是:
(1)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理论:
(2)以SQL Server 2000为背景掌握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3)学会数据库的最新技术,包括数据交换的原理与操作以及了解Web数据库的使用;
(4)学会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5)了解数据库的传统与最新的应用。
根据上述五个要求编写教材,本教材共16章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第1章~第4章(共四章):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与理论以及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并以SQL Server 2000为背景作说明。
第5章~第7章(共三章):介绍数据库操作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据定义、操纵及控制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SQL操作,并以SQL Server 2000为例介绍详细的操作。
第8章~第12章(共五章):介绍数据交换的原理与操作,并以SQL Server 2000为例作具体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