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的编写从基本概念出发,围绕各种实例,展示微机的硬件常识、组装与维护微机的具体方法和技巧。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硬件、深入硬件、组装电脑、正确地维护电脑。从实际硬件结构入手,通过对微机的拆卸,初步了解微机的硬件情况,在对硬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介绍微机的各个组成部件。使学生在熟练地掌握硬件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的基础上,熟悉微机配置的基本常识和选购策略,并独立地安装一台微机;同时用实例说明微机的组装,基本设置,硬盘的使用,系统的安装、设置与维护,常用的系统维护软件,微机的日常维护,软件、硬件的故障诊断,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技术培训和广大计算机技术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1.1 微机的发展 1
1.2 微机的基本组成 2
1.2.1 微机的系统结构 2
1.2.2 微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4
1.3 微机的种类 6
1.3.1 微机的特点 6
1.3.2 微机的结构形式 7
本章小结 7
习题一 7
第2章 主机设备 8
2.1 中央处理器 8
2.1.1 CPU的发展 8
2.1.2 CPU的接口 12
2.1.3 CPU的性能指标 13
2.1.4 CPU产品的介绍 15
2.1.5 CPU的选购 16
2.2 主板 17
2.2.1 主板结构与组成 17
2.2.2 控制芯片组 23
前言
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的指导下,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全国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成立了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技术规划教材编委会。编委会于2004年10月开始,组织一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部分本科、高专、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学术水平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老师,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按照新的计算机教育计戈U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及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要,编写一系列适合高职高专、成人高等教育需要的计算机类专业教材。教材的编写组织工作采取以招标的方式征求每门课程的编写大纲和主编,要求投标老师详细说明课程改革的思路、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联系、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实验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安排等。
该系列教材重点强调了“理论够用为度,重在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原则,所有教材围绕一个真实的计算机应用工程开发项目,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和章节;教材具有体系结构比较合理,内容新颖,概念清晰,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等特色。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我们提供辅助教师教学的电子教案、习题答案等相关教学资料,发布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网站(www.ptpress.com.cn)的下载区中。
为了给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服务,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竭诚希望广大师生对本套教材提出批评建议。
电子函件:ahangmengwei@ptpress.com.cn
序言
本教材的编写从基本概念出发,围绕各种实例,展示微机的硬件常识、组装与维护微机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实用性强,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本书采用图文实例与操作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介绍更多更实用的微机的硬件知识和实用技巧。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合理、条理清晰,使学生能在正常的学时内掌握微机的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机的组装与日常维护、维修方法。本教材尽量介绍当前微机主流技术的知识,体现微机新技术发展。强调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安排60个教学课时,建议理论教学为30课时,实训为30个课时。在章节编写及课时方面进行了合理的安排,第1章介绍微机的基础知识(2课时);第2章介绍微机主机设备(8课时);第3章介绍微机的外部设备(4课时);第4章从基本操作开始进行微机的组装(2课时);第5章是微机的日常维护与检修(2课时);第6章是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4课时);第7章注册表的使用及维护(4课时);第8章是DOS操作系统的介绍(2课时);第9章实训I部分,包括了9个主要的实训内容。
本教材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也适合于社会各界人员作为计算机应用的理想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计算机培训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是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理想教材。
本教材由谭卫泽、李光荣、陈广任、容贤家、邓俊华编写;谭卫泽任主编,李光荣任副主任。赵进创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书进行了审阅,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