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陈明
- 丛书名: 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系列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37294
- 上架时间:2013-4-24
- 出版日期:2011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183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及维护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专业教材 > 计算机专业课程 > 软件工程

编辑推荐
软件测试
陈 明编著
本书主要内容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及复杂度的提高,软件测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越来越重要。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技术之一。
软件测试的种类很多,本书主要介绍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系统性能测试、面向对象测试、Web应用测试,并阐述了测试的设计与实现、测试自动化及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书作者充分考虑了软件测试实践性强的特点,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必要技能运用方法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为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陈 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智能及分布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撰写并出版计算机教材、专著及译著96种,其中多本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的“数据结构”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003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内容简介
作译者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及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必须进行的软件测试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因此更加凸显了软件测试方法的重要性。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现已成为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软件测试工作直接决定了软件产品的质量。
为了保证软件质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测试,软件测试存在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虽然软件测试的种类颇多,但一本软件测试教程中不可能介绍所有的测试方法,本书主要阐述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
本教程以一定的篇幅介绍了系统性能测试技术。性能测试不仅是系统性能测试的过程,也是系统性能优化的过程。完成性能测试需要测试人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需要测试自动化技术的配合。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已成为系统性能测试不可缺少的技术,其研究方兴未艾,前景远大。
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的实现需要测试工具的支持,软件测试工具是支持测试任务实现而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测试环境是一组相关的软件测试工具的集合,它们集成在一起支持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工具与环境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软件生产率、改进软件质量有越来越大的作用。
软件测试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灵感和智慧,需要有软件工程的理念,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中既要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必要的技能,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其理论原则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熟练应用。因此,在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思考,理解软件测试的思想和理念,并运用测试技术和技巧去解决问题。
本教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先进性与系统性,在结构上各章呈模块化,在描述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软件测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可以快速掌握软件测试必需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软件测试能力。
本书的编写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专项资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于北京
目录
出版者的话
序言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概述
1.1软件测试的发展
1.2软件失效机理
1.2.1四个概念及其关系
1.2.2软件错误类型及出现的原因
1.2.3软件缺陷的主要特征
1.3软件测试的定义
1.4软件测试的分类
1.4.1基于开发阶段的划分
1.4.2基于测试实施组织的划分
1.4.3基于测试技术的划分
1.5软件测试的对象
1.6软件测试的目的
1.7软件测试的原则
1.8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前言
于北京第1章概述本章是全书内容的导引,在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础上阐述了有关软件测试技术的最基本概念与定义。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软件测试的发展过程,理解软件失效的机理及软件测试的原则、重要性、复杂性和经济性,掌握软件测试的定义、分类、对象、目的、原则和步骤。第2章软件测试方法本章介绍软件测试中的最基本方法,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人工测试、机器测试和敏捷测试的基本概念,理解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主要内容,掌握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基本方法,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建立坚实的基础。第3章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的目的是检查每个程序单元能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书中的模块功能、性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等要求,发现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单元测试的目的和环境,理解单元测试的定义和策略,掌握单元测试的内容、测试用例和测试过程。第4章集成测试与确认测试集成测试与确认测试是软件测试的重要步骤,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了解集成测试的重要性、集成测试分析、集成测试模式以及确认测试的标准,理解核心系统先行集成测试、高频集成测试、配置复审,掌握自顶向下集成、自底向上集成、混合式集成、回归测试、集成测试用例、集成测试过程、确认测试步骤与内容。第5章系统测试、终止测试与验收测试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将系统已实现的功能与其设计目标进行比较,发现系统与系统定义不符合或不一致的地方。终止测试是决定什么时候停止测试。验收测试是被测软件完成了系统测试之后,在被测软件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系统测试、终止测试和验收测试的作用,理解各测试阶段的终止标准、α测试和β测试,掌握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终止测试的标准、验收测试的内容等。第6章系统性能测试性能需求是软件的基本需求,所以性能测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性能测试目的、测试指标和测试分类,理解性能测试的要素、性能测试计划,掌握性能测试的步骤等。第7章面向对象软件测试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面向对象测试层次、面向对象测试顺序和面向对象测试用例,理解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掌握类测试、面向对象集成测试、面向对象系统测试等。第8章测试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设计测试计划的目的、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策略的制定、测试计划的制定及测试的组织,理解测试结果统计、测试结果分析和测试报告编写,掌握建立测试配置、测试用例设计、创建测试任务、执行测试任务和处理软件问题报告等内容。第9章Web应用测试 Web应用系统是应用广泛的系统,学习Web测试有其重要实际意义。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Web测试的目的与计划、基于J2EE平台的测试、基于NET的ACT测试,理解基于Web总体架构设计的测试、Web应用开发测试、Web应用运行测试,掌握客户端设计的测试和服务器端设计的测试等内容。第10章 软件测试自动化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测试自动化的优点、过程、问题、局限性、设计,理解测试工具的作用、测试工具的分类、典型的软件测试工具和测试工具的选择,掌握测试自动化用例特征、测试自动化用例设计、测试自动化用例生成的优缺点、测试自动化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等内容。第11章 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软件质量的定义、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与策略、软件设计质量的评审内容与程序质量的评审内容、软件质量保证的标准,理解软件质量评价体系与软件质量评价标准、高质量软件的特性与软件质量框架的构成,掌握软件开发质量的定量描述。
序言
为配合《规范》的实施,落实中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神,我们规划了“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面向全新的计算学科,针对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向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渡的趋势编写,在知识选择、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满足《规范》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本套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体现《规范》的基本思想,满足其课程要求。为使教材符合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编委会根据《规范》的要求规划本套教材,广泛征集在国内知名高校中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承担编写任务。
(2)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宗旨开发教材。为了确保“精品”,本系列教材的出版不走盲目扩大的路子,每本教材的选题都将由编委会集体论证,并由一名编委担任责任编委,最大程度地保证这套教材的编写水准和出版质量。
(3) 教材内容的组织科学、合理,体系得当。本套教材的编写注重研究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果,能够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合理地进行内容取舍、组织和叙述,还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实验体系和练习体系。
(4) 教材风格鲜明。本套教材按4个专业方向统一规划,分批组织,陆续出版。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探讨先进的教学方法。
(5) 开展教材立体化建设。根据需要配合主教材的建设适时开发实验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电子参考资料等教辅资源,为教学实现多方位服务。
我们衷心希望本系列教材能够为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学作出贡献,欢迎广大读者广为选用。
媒体评论
软件测试的种类很多,本书主要介绍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系统性能测试、面向对象测试、Web应用测试,并阐述了测试的设计与实现、测试自动化及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书作者充分考虑了软件测试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讲解中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必要技能运用方法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为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陈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智能及分布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撰写并出版计算机教材、专著及译著96种,其中多本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据结构”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003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