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模型及其评价工具研究的成果,并回答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存在质量的问题。本书的答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存在质量问题,而且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进而获得对企业高度扩张发展的支持动力。 <BR>本书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理论观念,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该理论观念的有效性,发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低质量向高质量发展存在趋同特征,凝练了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最佳实践。
内容简介
书籍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从质量管理视角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架构、模块和关键流程,以此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5章,第1章重点讨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理论基础;第2章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质量问题,并进行了系统讨论;第3章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理论;第4章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方法;第5章讨论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3个关键因素。<BR>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科研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总监或经理,以及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参考书。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咨询顾问,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译者
谢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常务理事,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出版《企业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设计》、《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和《电子商务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21部,在《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等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和会议论文180多篇,多篇论文被SCI、EI和ISTP检索。
肖静华,2007年获中山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现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讲师,担任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理事,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评价理论与方法、供应链信息系统价值创造、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先后出版《IT业跨国投资与国家竞争力》、《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5部,在《管理科学学报》、《信息系统学报》等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和会议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被n和ISTP检索。
宛小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2007级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信息化。
目录
第1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BR>1.1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权变理论<BR>1.1.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绩效工作系统<BR>1.1.2 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BR>1.1.3 内部契合与外部契合<BR>1.1.4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BR>1.2 人力资本与人员能力成熟度<BR>1.2.1 人力资本<BR>1.2.2 人员能力成熟度(P-CMM)<BR>1.3 全面质量管理与服务质量<BR>1.3.1 全面质量管理<BR>1.3.2 服务质量<BR>1.4 人力资源管理稳定性的存在<BR>1.4.1 现有理论中的稳定性假设<BR>1.4.2 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与质量管理<BR>第2章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质量<BR>2.1 管理控制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BR>2.1.1 管理控制系统<BR>2.1.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BR>2.2 不同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BR>2.2.1 概念、结构与外延<BR>2.2.2 服务质量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BR>2.2.3 过程质量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BR>2.2.4 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BR>2.3 全面质量与过程质量<BR>2.4 全面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BR>2.4.1 社会分工视角下的全面过程质量<BR>2.4.2 全面过程质量的结构<BR>2.4.3 全面过程质量的主要特征<BR>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构成与等级<BR>3.1 研究设计与数据<BR>3.1.1 多案例预研究<BR>3.1.2 概念模型与主要假设<BR>3.1.3 探索性与验证性研究<BR>3.2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模型的有效性<BR>3.2.1 探索性因子分析<BR>3.2.2 确认性因子分析<BR>3.2.3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计分方法<BR>3.2.4 结构性约束因素的影响<BR>3.3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等级<BR>3.3.1 一级KPA聚类分析<BR>3.3.2 聚类结果的修正<BR>3.3.3 二级KPA分析<BR>3.3.4 样本分组后方差的收敛性<BR>3.4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等级特征<BR>3.4.1 事务级人力资源管理<BR>3.4.2 规范级人力资源管理<BR>3.4.3 监督级人力资源管理<BR>3.4.4 绩效级人力资源管理<BR>3.4.5 浅略级人力资源管理<BR>3.4.6 文化级人力资源管理<BR>3.4.7 变革级人力资源管理<BR>第4章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BR>4.1 人力资源及管理评价<BR>4.1.1 人力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BR>4.1.2 人力资源管理效能<BR>4.2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理论<BR>4.2.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质量<BR>4.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体系<BR>4.2.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流程<BR>4.3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工具<BR>4.3.1 评价工具的总体架构<BR>4.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KPA<BR>4.3.3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KPA结构<BR>4.3.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KPI<BR>4.4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实践<BR>4.4.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对标<BR>4.4.2 行业平均值和标杆值的参照体系<BR>第5章 面向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BR>5.1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模式<BR>5.1.1 3种常见质量模式<BR>5.1.2 管理模式与质量模式<BR>5.1.3 影响质量模式的关键因素<BR>5.2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最佳实践<BR>5.2.1 管理咨询与e-HR<BR>5.2.2 中国式薪酬管理最佳实践——3P1S模式<BR>5.2.3 企业绩效管理变革最佳实践<BR>5.3 绩效导向@HR系统<BR>5.3.1 整体解决方案<BR>5.3.2 主要功能简介<BR>5.3.3 绩效导向@HR系统典型应用<BR>5.4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发展<BR>5.4.1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策略方向<BR>5.4.2 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研究与实践方向<BR>附录A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调查问卷<BR>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