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辅导教程:二级Access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编辑推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辅导教程:二级Access》:紧扣最新考试大纲,透彻精讲大纲规定考点
突出重点与难点,深入分析例题,讲练结合
提供最新真题解析,摸清考试规律,掌握实考难度
内容简介
书籍 计算机书籍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辅导教程:二级Access》由希赛教育等考学院组织编写,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数据库的辅导和培训指定教程。书中内容紧扣教育部考试中心新推出的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试题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而成。书中内容全面实用,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所有知识点,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有重点地进行了细化和深化。阅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辅导教程:二级Access》,就相当于阅读了一本详细的、带有知识注释的考试大纲。准备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辅导教程:二级Access》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熟悉内容的分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辅导教程:二级Access》适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员及广大计算机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算法和数据结构
1.1 算法与数据结构概述
1.1.l算法的概念
1.1.2 算法的复杂度
1.1.3 数据结构的定义
1.1.4 数据结构的表示
1.1.5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1.2 线性表
1.2.1 线性表概述
1.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1.3 栈和队列
1.3.1 栈的定义与操作
1.3.2 队列的定义与操作
1.4 线性链表
1.4.1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1.4.2 双向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1.5 树与二叉树
1.5.1 树的定义
1.5.2 二叉树的定义及其性质
1.5.3 二叉树的遍历
1.6 查找技术
1.6.1 顺序查找
1.6.2 二分法查找
1.7 排序技术
1.8 习题
1.8.1 选择题
1.8.2 填空题
第2章 程序设计结构
2.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3.1 面向对象的特点
2.3.2 类和实例
2.3.3 消息
2.4 习题
2.4.1 选择题
2.4.2 填空题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
3.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3.1.1 软件的含义
3.1.2 软件工程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3.2.1 结构化分析方法概述
3.2.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3.3.1 软件设计的基本内容
3.3.2 结构化设计
3.3.3 概要设计
3.3.4 详细设计
3.4 软件测试
3.4.1 软件测试概述
3.4.2 软件测试技术
3.5 程序的调试
3.5.1 步骤与方法
3.5.2 静态调试
3.5.3 动态调试
3.6 习题
3.6.1 选择题
3.6.2 填空题
第4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4.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4.1.1 数据和信息
4.1.2 数据处理、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4.1.3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4.1.4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4.2 数据模型
4.2.1 数据模型概述
4.2.2 E.R模型
4.2.3 关系模型
4.2.4 数据操作
4.2.5 关系中的数据约束
4.3 关系代数
4.4 数据库设计
4.5 习题
4.5.1 选择题
4.5.2 填空题
第5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5.1 数据库基础知识概述
5.1.1 计算机数据管理发展阶段
5.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5.1.3 数据模型
5.2 关系数据库
5.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5.2.2 关系运算
5.3 数据库设计基础
5.3.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5.3.2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5.4 Access系统简介
5.4.1 Access的特点与功能
5.4.2 Access系统结构
5.4.3 SQL语言简介
5.4.4 Access基本操作
5.5 本章习题
5.5.1 选择题
5.5.2 填空题
第6章 数据库和表
6.1 创建数据库
6.1.1 创建空数据库
6.1.2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6.1.3 数据库简单操作
6.2 建立表结构
6.2.1 Access数据类型和字段属性
6.2.2 建立表结构的方式
6.2.3 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6.2.4 向数据表添加数据
6.3 维护表
6.3.1 修改表结构
6.3 12编辑表内容
6.3.3 调整表的外观
6.4 操作表
6.4.1 查找数据
6.4.2 替换数据
6.4.3 排序记录
6.4.4 筛选记录
6.5 本章习题
6.5.1 选择题
6.5.2 填空题
第7章 数据库查询
7.1 查询概述
7.1.1 查询的功能
7.1.2 查询的分类
7.1.3 查询条件
7.2 创建选择查询
7.2.1 使用向导创建查询
7.2.2 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
7.2.3 在查询中计算
7.3 创建交叉表查询
7.3.1 使用交叉表查询向导
7.3.2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交叉查询
7.4 创建参数查询
7.4.1 单参数查询
7.4.2 多参数查询
7.5 创建操作查询
7.5.1 生成表查询
7.5.2 删除查询
7.5.3 更新查询
7.5.4 追加查询
7.6 创建SQL查询
7.6.1 SQL语言
7.6.2 创建SQL查询
7.6.3 创建SQL特定查询
7.7 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7.7.1 运行查询
7.7.2 编辑生成的查询
7.7.3 查询结果排序
7.8 本章习题
7.8.1 选择题
7.8.2 填空题
第8章 窗体
8.1 窗体概述
8.1.1 窗体的类型
8.1.2 窗体视图
8.2 创建窗体
8.2.1 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
8.2.2 创建图表窗体
8.3 设计窗体
8.3.1 窗体设计视图
8.3.2 窗体控件介绍
8.3.3 窗体控件属性与事件
8.4 窗体控件格式化
8.4.1 窗体格式设定
8.4.2 添加日期和时间
8.4.3 对齐窗体控件
8.5 本章习题
8.5.1 选择题
8.5.2 填空题
第9章 报表
9.1 报表概述
9.1.1 报表的基本概念
9.1.2 报表设计区
9.1.3 报表的分类
9.2 创建报表
9.2.1 使用自动创建报表创建
9.2.2 使用报表向导创建
9.2.3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
9.2.4 使用标签向导创建
9.2.5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
9.3 编辑报表
9.3.1 编辑报表格式
9.3.2 添加报表元素
9.4 排序和分组
9.4.1 数据记录排序
9.4.2 数据记录分组
9.5 报表控件应用
9.5.1 添加报表计算控件
9.5.2 报表统计计算
9.5.3 报表常用函数
9.6 创建子报表
9.6.1 子报表概述
9.6.2 子报表创建与添加
9.6.3 创建多列报表
9.7 复杂报表设计
9.7.1 报表属性
9.7.2 节属性
9.8 本章习题
9.8.1 选择题
9.8.2 填空题
第10章 数据访问页
10.1 数据访问页概述
10.1.1 数据访问页的视图
10.1.2 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来源
10.2 创建数据访问页
10.2.1 自动创建访问页
10.2.2 使用向导创建访问页
10.2.3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访问页
10.3 编辑数据访问页
lO.3.1 添加标签
10.3.2 添加按钮
10.3.3 添加滚动文字
10.3.4 设置背景
10.4 数据访问页应用
10.4.1 浏览数据访问页
10.4.2 删除数据访问页
10.5 本章习题
10.5.1 选择题
10.5.2 填空题
第11章 宏
11.1 宏的概述
11.1.1 宏的概念与功能
11.1.2 设置宏操作
11.2 创建宏
11.2.1 创建操作宏
11.2.2 创建宏组
11.2.3 创建条件宏
11.2.4 设置宏参数
11.2.5 运行宏
11.2.6 调试宏
11.3 宏的事件触发
11.3.1 事件的概念
11.3.2 通过事件触发宏
11.4 本章习题
11.4.1 选择题
11.4.2 填空题
第12章 模块与VBA编程
12.1 模块的概述
12.1.1 类模块
12.1.2 标准模块
12.1.3 将宏转换为模块
12.2 创建模块
12.2.1 在模块中加入过程
12.2.2 在模块中执行宏
12.3 VBA程序设计概述
12.3.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12.3.2 VBA编程环境
12.3.3 数据类型与数据库对象
12.3.4 变量与常量
1213.5 过程与函数
12.4 VBA流程控制
12.4.1 赋值语句
12.4.2 条件语句
12.4.3 循环语句
12.5 过程调用和参数传递
12.5.1 过程调用
12.5.2 参数传递
12.6 VBA错误处理和调试
12.6.1 错误处理
12.6.2 VBA程序调试
12.7 本章习题
12.7.1 选择题
12.7.2 填空题
第13章 上机模拟试题与解析
13.1 上机应试技巧
13.2 上机模拟试题
13.3 上机模拟试题二
13.4 上机模拟试题三
13.5 上机模拟试题四
13.6 上机模拟试题五
13.7 上机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与解析
13.8 上机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与解析
13.9 上机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与解析
13.1 0上机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与解析
13.1 1上机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与解析
附录A习题分析与解答
附录B2010年4月笔试试卷
附录C2010年4月笔试试卷答案及详解
书摘
插图:
1.1.3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Data)足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在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元素集合中,各个数据元素之问存在着某种关系(也就是连续),这种关系反映了该集合中的数据元素所固有的一种结构。在数据处理领域中,通常把数据元素之间这种固有的关系简单地用前后件关系(或直接前驱与直接后继关系)来描述。
一般来说,数据元素之间的任何关系部可以用前后件关系来描述。
1.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结构是指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的表示。通俗地说,数据结构足指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所渭结构实际上就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一个数据结构应包含以下两方面信息: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逻辑结果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它可以用一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中的若干关系来表示。用D表示数据元素的集合,用R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的关系。即一个数据结构可以表示为B=(D,R),其巾B表示数据结构。这就是一个二元关系的表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