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Warren Buffetts Next Door

编辑推荐
华尔街牛散炒股传奇!·普通人成长为专业投资者的心路历程
·小散户们自力更生的投资故事
·将理念化为实战技巧的鲜活案例
·你的性格决定了你会成为怎样的巴菲特你可以没有机构投资背景,你也可以没有名校的文聘,但是只要你拥有不懈钻研的心,你也可以有机会成为跑赢大盘的王者。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讲述的是10位普通美国投资者的故事,他们没有对冲基金的从业经验,也没有常春藤名校的文聘,但是凭借着他们自己的不懈钻研与努力,他们的表现竟然能长期跑赢最优秀的华尔街专家们。这些“足不出户的大师”们来自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是软件推销员、门诊医生、狂热的电脑迷,甚至家庭主妇。而他们的方法从技术分析、全球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到价值投资应有竟有。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完全是由于自身对投资的热情以及能够有效地驾驭网络,为自己获取重要的投资理念,研判与交易技巧。在一个优秀基金经理人打碎投资者所有鸡蛋、麦道夫横行、信托责任被利益碾得粉碎的时代,这些自力更生的市场英雄们缔造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传奇。本书能够告诉读者:
·普通人怎么应用专业理论成为投资大师
十位投资者使用的投资方法各不相同,有价值投资理念,有技术派,有的靠专业版块的研究发家致富,但是这些成功的基础是,这些理论确实适合他们自己。十位投资者没有任何机构背景与名校文聘,却长期跑赢大盘战胜机构投资者,其平均年化收益率在30%左右。
·性格决定命运,读者可以对号入座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本书深入挖掘十位普通投资者的生长与投资轨迹,解读他们成功背后的性格故事,什么样的人适合玩短线,什么样的人适合看大势,读过本书投资者能从这十位身边的巴菲特身上找到答案。
·丰富的个股实操案例
本书不仅介绍了十位普通投资者的成功理念与个性分析,同时加入大量实操案例,解读个股实盘操作效果。
·普通美国人怎么炒股
国人对于美国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环境、历史津津乐道,但是对普通美国人如何在华尔街的投资环境中搏杀知之甚少,本书为读者揭开了华尔街散户致富的真相。
·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炒股
在网络平台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资源分析具体的炒股信息日渐成为投资主流,本书向投资者们揭示如何利用网络在21世纪的投资市场中胜出。
作译者
郑磊博士,现任职于香港知名投资银行机构,从事研究与基金管理。曾任中国经济政策研究院(香港)高级研究员,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高级顾问,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公司金融》、《中国风险投资》(香港)专业评审。曾出版《海外鏖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聚变-中国资本市场备忘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个人专著、译著四部。
郑磊博士在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BA,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他在跨国企业运营、企业管理和战略咨询以及资本市场有超过19年工作资历,担任过制造企业高管、首席管理顾问、投融资总监、投资银行高级副总裁、资产管理联席董事等职位,在宏观经济研究,特别是对大中华区、美国、印度、日本和欧盟有着深刻理解和精准观察,其对经济的中长期预测,在解读国家经济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方面,受到业内高度认可。
目录
谁是下一个你身边的巴菲特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导言 看看你邻居的投资组合 / 1
第 1 章 流浪汉的价值投资 / 9
有形战术 / 11
克里斯托弗·里斯的故事 / 15
克里斯托弗·里斯的投资法则 / 21
个股案例研究:艾伦(Abatix)公司 / 21
里斯的话 / 23
第 2 章 熊市英雄 / 25
追踪熊市 / 29
约翰·纳文的故事 / 35
纳文的投资法则 / 39
个股研究案例:Power Shares DB美元指数多头基金 / 41
纳文的话 / 42
第 3 章 招人喜欢的美男子 / 45
走在刀刃上的人 / 47
译者序
《身边的巴菲特》译稿终于杀青,这是一部诞生在深圳—香港火车上的书稿。近半年来,我是在往来深港的车上,好整以暇地一个章节、一个段落地翻译出了这《身边的巴菲特》。手中这本原版已经被翻得书页泛黄、边角磨损了。
对于我这样从事投资银行工作的人来说,译书似乎是一件奢侈和难以想象的事儿。翻译的难度其实远超过自己写书,因为翻译的过程其实是二次创作。对于一《身边的巴菲特》,读一遍可能已经理解了意思,无需再读。而翻译则需至少读两遍,将原作要表达的内容完全磨碎,再用另一国的表述习惯重新组合。这个过程欲速则不达,实在是个不得不被修身养性的工作。
之所以接下这《身边的巴菲特》的翻译,也是出于我的专业原因和个人好奇。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的大门在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不断加速。内地已经有很多人在香港开了港股账户,在我所在的公司,也有少数投资人开了美股账户,有专人负责在夜间(美国东部日间开市时段)负责处理客户的买卖指令。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已经占了香港股市近半边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也经常引发市场的关注和波澜。可以毫无悬念地预测,几年之后,国内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海外市场,尤以投资成熟的港台、美、日、欧洲股市为先。
客观上,读者需要更多地了解美国股市的信息,但这方面有用的读物,目前国内还不算多。近年来,国内出版界引进了一些有关华尔街的书籍,主要以刻画华尔街历史人物、描写重大事件、揭露资本界内幕和金融危机之类的书为主,能够让读者一窥美股交易技能的书比较少见。而A股之所以形成了以散户为主的格局,其实与股票操作类书籍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翻译这《身边的巴菲特》,通过阅读十位投资人的炒股故事,我对操作美股也有了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身边的巴菲特》作者马修·谢夫林在《福布斯》杂志和网站任职20多年,他的阅历横跨纸媒和网络媒体。作为专业财经记者,他采写的这些投资人的股市经历既精彩又不失专业,对每个投资人都从投资风格、投资方法、投资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身边的巴菲特》的十位主人公都来自民间,不仅年龄偏大,而且从未接受过正规的金融和财务教育,所从事过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因此,他们作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不起眼的草根,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平地建起了财富的大厦,这实在是充满诱惑的谜。马修·谢夫林没有忘记在每章加入一个投资人小传记,为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成长的足迹。每章末尾还摘录了投资人的片言只语,这些来自博客、BBS、微博的感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成功原来是如此触手可及。
投资成功没有玄奥的秘诀,马修·谢夫林用事实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这是催人奋进的好消息。我想,书中这些成功的投资人与国人的不同之处中,市场是一个明显的区别。美国股市发展得成熟,对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在这样较为健康的市场环境里,个人投资者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好的业绩。对应到中国股市,那些人将被称为散户,与成熟市场的个人投资者相比,其处境和投资结果大相径庭。坦率地说,对于A股,我对散户的建议仍然是,要么远离股市,要么将资金委托给专业投资经理人。作为股市新兵,贸然入市的风险是巨大的,甚至是个人无法承受之重。中国股市的制度完善任重道远,对中小投资人的保护还需极大提高。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随着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开放,国内部分个人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境外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这反过来会促进A股加快改革。届时,我们应该有机会看到,《身边的巴菲特》描绘的同类人物也在中国大陆出现了。这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但愿能够尽早实现。
《身边的巴菲特》前言、第1~5章、第10~11章由郑磊翻译,第6~9章由聂玉芳翻译,全稿由郑磊统一统稿、修改和润色。因《身边的巴菲特》所涉及投资行业很多,专业内容较多,译者作为资本市场人士,难免不精于其他行业,疏漏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诸君指正和谅解。
郑磊
香港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序言
马修·谢夫林写出了一本难得一见的投资书,它实用且非同寻常。谢夫林并没有给出可以一招制敌、一夜暴富的致富公式,而是刻画了10位大家从未听闻的成功的民间投资人,从他们身上挖掘出了光芒四射的投资真谛。这些人在投资领域都是自学成才,因此,对于成千上万名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故事贴近生活,振奋人心。
他们的一些观点跃然纸上:
.成功之路不止一条。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出自己的投资方法。
.他们身上有两个共同点:努力工作,遵守纪律。他们不依赖于电视上的专家、朋友和熟人的建议,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去努力挖掘。他们使用互联网。尽管他们从网络和别处获取信息,但都是由自己掌控投资决定权。
人们大都自认为会遵守纪律,但是,在市场暴涨暴跌的时候,多数投资者通常被个人情绪所左右。
.这些“身边的巴菲特”也会犯错,但是他们能从中学习和吸取教训。
.他们中的每个人都经历过沉痛的市场挫折。即使幸运的投资者,像约翰·纳文(John Navin),虽成功躲过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灭顶之灾,也还是错过了之后的上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所起的显著作用。网络解放了那些从未就读过名校也没有接受过正规金融证券分析教育的人,为他们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在《身边的巴菲特》结尾,谢夫林给读者提供了他认为有益的投资类网站,供个人投资者参考使用。
这些个人投资者大多不只是用网络查找数据、评级和排名等信息,他们还参与网上互动。换言之,在互联网上可以做即时头脑风暴。尽管对着键盘你会觉得形单影只,但在一来一往的交互环境下,你就像置身于一个坐满了志趣相投的人的会堂里。
毫无疑问,无论你身在何处,互联网都能帮助你开发才智。当然,尽管互联网可以创造奇迹,但并不能保证成功。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只是成功的手段。
所以,《身边的巴菲特》在鼓励的同时也给出了警示:致富无捷径。
当今的投资者拥有史无前例的创富机遇,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持之以恒,以成熟的眼光看待前进道路上将会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
推荐序二
真经度“小散”
股市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其实,投资界公认的“神仙”还不少,比如正在天国游荡的道琼斯、江恩、艾略特、格雷厄姆,比如仍然在人间活跃的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然而,这些早已走向神坛的“巴菲特们”,给草根投资者们留下的更多的是高山仰止,其间的距离似太平洋,宽广得不能逾越;如喜马拉雅山,高远得难以登顶。
现在好了,“身边的巴菲特们”向我们走来了,而且一来就是10位!
在这支“巴菲特”队伍中,有土木工程师迈克·科萨;有为了凑足路费频换工作,近30年到处游走各地的“流浪汉”克里斯托弗·里斯;有曾经的卡车拖车司机杰克·韦兰;有曾经从事教育软件的经理人阿兰·希尔;有天生爱学习,喜欢做统计数据,“自学成才”的量化分析师佩特南……
媒体评论
——斯蒂夫﹒福布斯 《福布斯》杂志主编兼出版人本书的面世对中国的投资界与投资者,特别是小散们,实乃幸事一件。我们身边的巴菲特们是在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相信一旦吸收书中的营养,人人都有能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投资者!
——马方业 经济日报社(集团)高级编辑 ,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千万不要忽视身边的“能人”,他们一定有你学习的地方,他们的经验恰恰与你最贴近,“大师”的定律未必就能助你成功。
——苏培科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CCTV证券资讯频道新闻主编从别人的成功故事中学习,本来就是最佳回报的投资从别人的成功故事中学习,是最佳回报的投资。
——曾仲谦,国际金融管理学会(IAFM)香港分会会长股市里的决策和生活中的投资决策一样,最终都是要依托价值的,通过本书,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价值投资,也会因此多了一份安静和理解。
——国内知名股票投资博主 空空道人我会看这本书,并把它推荐给朋友,因为它提供的十几个投资案例,不乏未来可能成为传奇的投资者。还要记得的是:没一个传奇都从平凡开始......
——扁虫鱼 畅销书《投机者的扑克》作者好的投资者总是善于学习。马修﹒谢夫林笔下描写了一群天才的投资者的投资之旅,我们可以从中获益非浅。享受这个旅程吧。
——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马修﹒谢夫林这本充满激情,易读和令人眼前一亮的《隔壁的巴菲特》说明出色的投资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聪明、主动、精力集中、负责任。他们未经过华尔街正规训练,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操作。如果你照着麦特所讲地去做,学习他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肯﹒费舍尔,福布斯25年专栏作家,纽约时报最佳作者,费舍尔投资CEO马修﹒谢夫林的《隔壁的巴菲特》是互联网已成为个人投资者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的一个明证。也给华尔街上知名的金融机构发出了警告。
——奥姆﹒马利克,Giga OM创始人我喜欢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人,以及他们投资的技巧,这些内容覆盖了投资领域的各方面。《隔壁的巴菲特》展示了如何将投资热情注入到有利可图的投资中去。
——马里奥﹒葛贝利,GEMCO投资创始人,主席,CEO作为一流的记者,马修﹒谢夫林解密了一小群自主投资者如何取代了华尔街大型经纪交易商。他们不同寻常的风格也许很难复制,但他们追求目标的热情是可以复制的。
——丹尼尔﹒﹒维纳,编辑,先锋基金投资独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