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Personality: Classic Theories and Modern Research (4th Edition)
- 原出版社: Allyn & Bacon
- 作者: (美)霍华德 S.弗里德曼(Howard S. Friedman) 米利亚姆 W.舒斯塔克()
- 译者: 许燕 王芳
- 丛书名: 心理学精品教材译丛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39212
- 上架时间:2013-3-12
- 出版日期:2011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413
- 版次:4-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教材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系)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社会心理学
教材 > 经济管理教材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系)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社会心理学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杰出的心理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人格与健康。弗里德曼博士曾荣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优秀教学奖,2000年荣获美国西部心理学会(WPA)授予的“杰出教师奖”。他于2008年荣获了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颁发的“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奖”
(James Mckeen Cattell
FellowAward),该奖项表彰那些在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做出终身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他同时还荣获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健康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Elected
FollowofAAAS)、美国心理学会会上。弗里德曼博士还是耶鲁大学的荣誉毕业生,并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概述
第1章什么是人格
1.1人格与科学
1.2人格理论预览
1.3人格心理学简史
1.4人格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潜意识、自我、独特性、性别、情境和文化
1.5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格
第2章如何对人格进行测量和研究
2.1人格的测量
2.2偏向
2.3各种人格测验
2.4哪些不能测量人格
2.5研究设计
2.6人格测验的伦理道德
第二部分人格研究的八大取向
第3章人格的精神分析取向
3.1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
译者序
《人格心理学》是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因为它不仅提供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提供了理解人生的心理思考和化解心结的技术方法。在众多人格心理学教材中,本教材展示了以下特点。
1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人生的哲学
人格心理学虽说是一门学科,但是喜欢它的人更是因为其中的人生思考与指引价值,人格心理学也被视为人生的哲学。当你读到它时,你如同经历一次人生回溯、现实思考与未来设计的历程。人格心理学是最能体现心理学特点的领域,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大师们也是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者,或者说心理学大师们将人格心理学作为他们思想贡献的重要领域。为何心理学大师们如此厚爱人格心理学呢?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霍尼、罗杰斯、马斯洛、华生、凯利、米歇尔、沙利文等心理学家都将自己一生对人的思考沉淀为心理学的学说,人格心理学的不同理论学说都是这些心理学大家们的思想精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涉入人生的每一个角落,解析人生心态,学说中记载了人生各阶段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与人格表现特征,告诉后人如何面对各种问题,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幸福感。
本教材以心理学名家的真知灼见展示了人生的哲理,启迪了读者的思考,指引人们优化人生。
2人格心理学是一门深刻的学说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含金量很高的学科,人格心理学家将其思想精华浓缩为理论观点与体系。因此人格心理学以理论著称,理论的抽象性决定了其描述的深奥特性。人格的八大理论取向说明了人格自身的复杂性,虽然各理论流派剖解了人格的多层深度与广博区域,但是仍有许多未解难题还需后人探索,许多人生问题还需后人解答,许多治疗技术还需后人验证。读了不同的人格理论取向,人们能感受到人格理论观点的丰富多彩,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让读者从各个视角来看人格,汇总人格大师们的观点会让人更全面地看问题,更深刻地领悟人生。特别是本教材的后几章内容将教给读者如何评判八大理论取向,如何运用它们来解析问题,如爱与恨。它以其示范案例来给予读者以思想的发散模式与技术流程。
本教材以通俗、简洁的方式叙述着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解构着人格的系统,梳理着纷乱的思路,化解着人格的谜题。
3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临床实践,在确立了其理论体系之后,却服务于人生的许多领域,从临床群体的服务扩展到正常人群乃至健康群体,为临床的异常心理与变态人格的治疗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也为正常人群的心理问题提供解释咨询与辅导方法,为健康群体提供自我实现的原则与路径。人格心理学为人类发展的不同领域提供了知识与方法:在职场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莫瑞的动机理论成为人力资源运用的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在生活领域中,弗洛姆阐述了爱的艺术,精辟的论述至今还被视为爱的宝典,人本主义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也成为幸福生活的理念;在生涯发展上,荣格的中年危机、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论、特质理论的大五人格模式等,都更好地给人们提供了设计人生的基础;在社会适应上,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霍尼的基本焦虑、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阿德勒的自卑情结、迈尔斯的美国悖论等,都让人们认识到心理适应的重要性与心理应对的必要性;在教育领域中,弗洛伊德的童年经历、客体关系理论、行为主义的行为强化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等,都为家长和教师等提供了教育的思考与策略;在临床治疗上,霍尼的神经症的应对、行为主义对恐惧的系统脱敏法、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疾病易感性人格与自愈型人格等,都给了心理学工作者以技术支持与方法启迪。
本教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理论融于各种生活各领域中,增添了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功能。
总之,读人格教材,思科学谜题;解自我之惑,引人生之路。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10年3月22日
前言
本书前三版取得成功,我们为此感到很高兴。本书既保留了对经典理论的最佳理解,同时也增添了新近的研究趋势,包括人格和文化的研究、进化、自我、性别与人-情境交互作用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尽管本书比之前的人格心理学教材的内容更与时俱进是自然而然的,但它也是一项新的成果。优秀的理论书籍将人格心理学知识传递给了许多代学生,我们始终致力于将传统理论的精华与杰出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本书有七个突出的特点,这使本书在众多人格心理学教材中出类拔萃。
第一,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启发了对人性的批判性思考。学生们收获了具体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如何评估假设、理论和研究。虽然这本书读起来有趣并通俗易懂,但希望读者不要被此误导,事实上我们坚持了科学和学术的最高标准。目标之一便是使学生在多年后回顾时会认为“这个课程有助于塑造我的人生”。的确,学生们给予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它清晰易懂且发人深省。
第二,本书致力于在人格八个基本理论取向上达成一致和平衡(精神分析论、自我论、生物取向、行为主义、认知取向、特质论、存在-人本主义、人-情境交互作用论)。我们认为人类的复杂性源于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学的天性、早期经验、认知结构、强化、情境需要与自我实现的动机。一种取向总是正确,而另一种总是错误的观点不可取;每一个理论取向对理解人格都有作用。因此,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聚焦每一种理论取向的贡献何在,同时也检视它们的局限性。
第三,本书将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虽然经常用人格理论家的生活来举例,但我们应该关注知识内容而非人物传记。那些历史上少有人关注且没有价值的理论也不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本书结合了最新的研究与最早的理论。例如,经典精神分析一章的结尾部分是当代认知取向对潜意识的充分探讨;亨利·莫瑞和哈利·沙利文的理论为当代交互作用论奠定了基础;罗杰斯和马斯洛是积极心理学的先驱。我们着重描述经典理论家的精彩见解,并且揭示人们如何研究和证实他们的理论。自始至终,本书都围绕《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这个书名为核心。
第四,我们保留并扩展了文化与性别的基本整合,这是传统上易忽视的话题。我们重点关注问题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而非政治正确性。例如,我们强调测验偏见,但并不否定所有测验;我们阐述每一个理论家的文化边界,但不存在对任何人的轻蔑;我们都被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文化
蒙蔽了双眼。这些问题贯穿于全书,在很多章节都有探讨。
第五,本书以全面深入、相互联系、深思熟虑的视角来思考人格问题,同时随着内容的推进,强调不断评估和整合。书中竭力帮助学生理解与自己人生和社会重要问题有关的人格理论,例如,本书评估了人格中生物因素的重要影响,介绍了行为遗传学和脑生理学领域的新进展;纳入了现代优生运动的危险性以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另外不同理论取向部分反映了理论支持者的假设和价值,并且我们不断地鼓励学生去思考做人意味着什么。其实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有关人类性格的故事。
第六,本书以个体差异的实践应用作为结尾,如帮助学生理解仇恨和恐惧的来源。人格研究和理论与当前的社会思想(有关性别差异、健康差异、文化差异、爱、仇恨)有高度相关。短期课程可以有选择地删除这些章节。
第七,本教材使人性回归人格领域。我们尝试将此书写成一部格外优秀的作品,富含激发学生兴趣的例子。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才能学有所获;对写作风格的重视并不意味着丧失了科学的精确性。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当学生第一次涉足人格领域,这本优秀的教材在呈现人格的现实层面上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本书介绍了新近的研究,但它并不是研究发现的摘要。与其认为它是包罗万象的还不如认为是引人入胜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和欧洲许多国家都已经大量使用了本教材。
总之,我们致力于使本书清晰和流畅、一致和平衡,具有理论和实证的准确性、文化实证性和科学性,能兼顾整体和局部、基础与应用以及对批判性思考的促进。这些目标虽然宏大,但我们认为为了学生的发展值得追求。
重要栏目
从经典到现代:在每种取向中,经典观点如何引发现代的研究。
自我了解:为学生提供评估的样例。
名人的人格:用当代名人阐释某些概念。
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发展和社会背景。
思维训练:提出争议问题,使学生对人格的作用产生热情,帮助他们学习将人格心理学应用于思考重要的社会问题中。
观点评估:描述每一种理论取向主要的优势和局限。
书摘
第1章 什么是人格
1.2 人格理论预览
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你或许知道弗洛伊德说,在梦中,下列物体象征着男性生殖器官:锤子、步枪、匕首、雨伞、领带、蛇等。你或许也听说过,在梦中,通往灌木丛的小径或者一座花园象征着阴道。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上述种种观点都是无稽之谈,然而弗洛伊德却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的学术思想。我们将试图阐述为何弗洛伊德理论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尽管还有许多其他的人格理论家和研究者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关于人格最经典的阐述来自于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的系统研究,它们是自我的本质、精神生物学、学习理论、特质论、存在取向以及社会心理学等。接下来我们先对即将要介绍的概念及心理学家进行一个概述,并将每种人格取向的主要特征归纳于表1—1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