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Your Life in Organizations
- 原出版社: Prentice Hall; 1 edition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安德烈博士是6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包括与彼得 J. 弗罗斯特(Peter J. Frost)合作编写Researchers Hooked on Teaching: Noted Scholars Discuss the Synergy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 1996),Positive Solitude(HarperCollins, 1991),与彼得D. 沃德(Peter D. Ward)合作撰写The 59-Second Employee: How to Stay One Second Ahead of Your One-Minute Manager(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4)。此外,她还在《全面下注》(Across the Board)、《波士顿环球报》、《经济发展季刊》(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通用管理杂志》(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小企业管理杂志》(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管理教育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和《纽约时报》等报刊上发表过40余篇案例和文章。她还经常在《芝加哥论坛报》、《达拉斯先驱报》、《防护杂志》(Prevention Magazine)、《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
目前,安德烈博士是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负责“组织行为与理论”、“商业概论”、“商业战略”、“国际化背景下的人员管理”及“国际谈判”等课程的教学。在其职业生涯中,她提倡严格的课堂学习与鲜活的实践经历相融合。她的研究具有跨学科和应用性的特点。她经常研究一些新型的组织形式,包括商业联盟、混合型组织和半官方机构。
安德烈博士是《管理教育杂志》的编委,也是“组织行为学教学联合会”(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eaching Society)的董事会成员。她还是美国管理学会和美国作家协会的成员。她在匹兹堡大学海上学府项目、法国兰斯L?E玞ole Sup巖iere du Commerce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和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做过访问学者。
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致谢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个人和关系
第1章 组织行为学与职业生涯 2
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相关
商业挑战 3
1.2 组织领导者面临的经济和
社会问题的挑战 5
1.3 组织过程与现代经济中的公司竞争 12
1.4 现代组织与职业生涯 15
1.5 组织行为学与职业生涯 19
知名企业 19
专家建言 20
身体力行 21
实例分析 23
本章要点 23
译者序
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它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自成一体,又为其他学科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变革管理和创新管理等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学好组织行为学,掌握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原理、一般规律和方法工具,对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管理效能,帮助个体发展职业生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众多组织行为学教材不同,安德烈的《组织行为学》聚焦于掌握组织行为学理论、技能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关联,强调个体、群体和领导技能对职业成功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这是《组织行为学》的亮点和特色。正如安德烈所言:“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成功的策略之一是在发展专业特长的同时,优化你的组织行为学技能。即使公司业务发生变化,对人际、群体和领导技能的需要依旧存在。无论你的职业培训经历如何,了解如何通过他人达到目标是很有用的。请记住,不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还要熟知管理和领导之道。”
安德烈在美国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组织行为和理论等课程,在IBM和通用汽车从事过专业工作,既有基础扎实的教学和研究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组织行为学》的写作风格也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在每章的编排上,以“学习概览”为提纲、以“开篇案例”为引导,首先提出个体在日常组织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后介绍相关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最后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以致用”练习题,帮助读者深化和巩固所学。这种“问题先导、理论其次”的编排方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使读者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具有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效果,无形之中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组织行为学》的前言、第1~7章、第14~19章以及附录、整合案例和整合项目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史烽和蔡翔负责翻译,第8~13章由广西师范大学的周劲波负责翻译,最后由史烽对全稿进行复核和校对。在《组织行为学》初稿的翻译中,我们的研究生王梅、张璇、陈超容、陈坚、丰利民、杨晓蓓、刘晓正、谌婷、曹云飞、梁婷、王威、熊静、吴紫建等参与了部分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衷心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王金强编辑在翻译过程中给予的大力协助和支持。
囿于译者的专业和水平,书中翻译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史烽
2012年5月
前言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概述
《组织行为学》有以下6个特点。
(1)《组织行为学》有助于读者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解决组织中的问题
与绝大多数组织行为学教材理论先导、应用其次的编排方式不同,《组织行为学》采用应用先导、理论其次的编排方式。采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problem-solving approach),让学生首先了解个体在组织中面临的日常挑战,然后再学习那些帮助他们迎接这些挑战的研究成果。
《组织行为学》完整涵盖最新、最有效且实际的研究成果。同时,《组织行为学》的编排结构是问题先导、理论其次,根据管理实践问题组织编排各章。
如第7章“沟通与人际关系”讨论下列问题: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男女之间的沟通风格有何差异?
.如何构建信任关系?
.如何说服他人?
.你有哪些沟通优势?你需要开发哪些沟通技能?
.在求职面试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技巧?
类似问题,请参见各章的“学习概览”部分。
(2)《组织行为学》材料富于个性化
《组织行为学》采用个性化的方法,即关注你的组织生活。《组织行为学》采用直接和非正式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在职业生涯中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从而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要求学生把自己当做管理者来审视问题;也通过贯穿全书的自测题和小练习题,使学生加深理解。
《组织行为学》第1章和最后一章的编排可能与你此前所读过的教材有所不同。第1章按传统方式导入,讨论影响当今组织的环境因素及其对当今职业和你的职业生涯的影响,而不是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最后一章提供了一些工具,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有助于学生将来深入探讨的阅读建议。即使在本课程结束后,仍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组织行为学。
(3)《组织行为学》从全球视角分析组织挑战
通过以下方式,达到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