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formation-Driven Business: How to Manage Data and Information for Maximum Advantage
- 原出版社: Wiley
- 作者: (美)Robert Hillard
- 译者: 李妹芳 郭俊平 祝洪凯
- 丛书名: 商务智能与信息化技术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56134
- 上架时间:2012-7-18
- 出版日期:2011 年9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05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数据库 > 数据库存储与管理

编辑推荐
从信息架构、信息描述语言、质量、安全、主数据管理与信息治理等方面阐述企业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
深入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来驱动业务并使企业赢取最大优势,启发读者提升企业信息管理和业务分析应用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理解信息经济
1.1是否是互联网创造了“信息经济”
1.2电子数据存储的起源
1.3存量和流量
1.4商业数据
1.5改变商业模式
1.6信息共享和基础设施共享
1.7治理新的商业
1.8信息经济中的成功学
尾注
第2章信息语言
2.1结构化查询语言
2.2统计学
2.3XQuery语言
2.4电子表格
2.5文档和Web页面
译者序
说实话,为这本书写译者序,让我颇有点诚惶诚恐。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工程师,主要和代码打交道,没有什么管理经验,真不好意思在这里“指手画脚”。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非常翔实地描述了本书面向的读者、写作动机及其理念,在此就不再赘序。译完这本书,切身感觉还是受益颇多,了解了一些自己从不知道的、也许从未曾想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暂时抛开那些天天琢磨的功能实现细节,试着跳出自己的思维习惯,跟随本书作者的思维,从管理人员的角度考虑一些整体、宏观上的问题。
本书由郭俊平、祝洪凯和我协力翻译完成。读者朋友可以通过邮箱persistance102@gmailcom和我们联系。
此外,翻译带来的乐趣也和我们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在合作上的默契是分不开的。感谢编辑老师的鼓励和细心工作,也感谢所有其他为本书付出努力的人们。
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本书的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李妹芳
2011年6月6日
前言
我写本书是基于这样的现象——信息过量正渗透到我所接触的每个商业领域。同时,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从产品转向服务,而服务几乎全部以电子形式存在。即使是那些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关注也往往甚于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主要是以外包形式)。逐渐地,信息不仅仅是商业的窗口,信息就是商业。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知识产权是和计算机上的数据绑在一起的。如果将知识产权作为和管理相关的主题,就可以从数据中攫取更多的价值。如果知识产权是企业价值的重要部分,那么把它作为重心将会对企业的整体价值带来巨大影响。这种努力还使得员工在这个企业中工作会更为舒心,因为不再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去查找本就存在的信息,而且也只需要更少的时间去过滤最好永远不要出现在电子邮箱中的垃圾数据。
随着商务变得愈加复杂,几乎每天都涌现出一批新技术,用于简化大型的、多层面的企业组织工作。这些探索追求犹如物理学家寻找某个可以定义宇宙的统一方程。任何建议注重于某一部分业务的做法都必须使用有限的一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对整个企业中复杂的数据进行聚合。如果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那必定会损失一些细节和特性。
一组简单的指标本身不足以对定义企业的数百万或者数十亿的变化进行汇总。因此,也许现在正是时候需要重新审视信息在企业中的作用。
自从人类群居以来就有了大量信息存在,这些信息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势态。由于计算机存储成本在20世纪末大幅下降,数据量开始急剧增长。这种增长对企业管理来说十分突然,我们的技术已经无法跟上数据增长的步伐了。
类似于砖块和砂浆这类资产,企业需要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资源来改善服务并做到独具特色。成功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成功的领导者对其业务的运转有深入的洞察,而如果没有准确的信息就不可能产生这些洞察。
每个企业几乎都分配了一名或者多名管理人员,他们负责信息的管理、质量或记录。同样,企业也要求技术人员理解数据库、文件系统和其他信息库中存在的海量数据。本书将探讨企业应该如何成为以信息为中心的企业,并最终获得巨大的收益。
多年以来,我曾在数百个私营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组织中工作过,这些组织对商业信息的处理问题很多也很类似:简单的问题占用了太多的时间,本该公平的协调却并不公平,本该完善的隐私措施却并不完善,而本该严密的安全设施却存在一堆漏洞。
把信息按其本身所需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使得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开发出信息管理的通用方法。如果没有一组通用方法,很多企业的信息管理将只是从个案出发,缺乏通用性。而最成功的信息管理人员会借鉴很多其他学科的方法来推进某专业领域的发展。
由于这个原因,在过去数年我一直为自己作为MIKE 2.0项目的领导者之一而感动兴奋。MIKE 2.0(Metho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Knowledge Enterprise,知识企业的实施方法)是一个由来自很多不同组织的信息管理专家组成的致力于寻找通用方法的开放式协作项目。其内容遵从Creative Commons许可模式,完全免费。MIKE 2.0的访问网址是:www. openmethodology.org。
我已经把本书所讲述的技术应用于一些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和政府部门。这些技术还有效地应用于中型甚至小型企业中。随着一个领域的复杂性增加,这些技术的实践者需要掌握的知识要求也将相应提高。本书不是一本按部就班的指南,它提供足够多的细节,使任何和信息打交道的人们能够掌握如何应用正确的方法。掌握了本书讲述的内容,读者可以利用如MIKE 2.0这种综合的方法来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或者建立工作规划。
本书每章介绍一个概念,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提出了一些战略和战术意见。战略意见有助于塑造企业的未来,战术意见有助于解决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从本书中,读者应该能够深刻地领略到信息管理不是信息技术部门的责任,它也无法被任何一条业务线所监管。信息是财富,具备非常现实的经济价值。信息管理是所有以任何方式创建、处理、存储和利用这一财富的人们的共同责任,并确保他们为企业实现整体上最大的价值。
本书不会是最后一本讲述信息管理这一主题的书。随着我们一起寻找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来运营企业,从而更好地创建、处理和利用信息,信息管理这一学科会继续向前发展。对于如何管理你的信息资源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因此除了MIKE 2.0网站,也鼓励读者查看www. infodrivenbusiness.com 网站,这里会有一些其他参考资料和评论。
致谢
很多人帮助审查初稿,支持出版工作,并不断地激发我对信息和数据管理的所有方面进行更深入地思考。特别感谢以下人(排名不分先后):Robin Hillard、Michelle Pearce、David Arnott教授、Sean McClowry、Graeme Shanks教授、Gregory Hill博士、Frank Farrall、Gerhard Vorster、 Giam Swiegers、 Brian Romer和Michael Tarlinton。
序言
在发达国家,业务分析对企业的价值正逐步得到体现,同样在中国,这一价值过程也得到了中国企业的认同。这一方面得益于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为企业进行业务分析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也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经营决策水平、降低风险和成本提供了驱动力,根据德勤管理咨询在中国市场的服务经验来看,业务分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企业洞察经营状况,改善绩效管理与决策水平
通过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以及人力、财务、物料库存等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诊断经营中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进行分析,以一种可量化的、事先认可的分析指标来推动绩效管理和达成战略目标,使高层领导清晰地了解到公司价值创造的关键经营活动情况并进行有效管控。
2.提升对客户与市场的洞察,增加企业营收和市场份额
通过分析客户的特征及行为,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营销、销售及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善客户满足度和忠诚度,最终增加营收和市场份额。如今领先的企业都已经或正在进行营销和销售的转型,从过去以订单、交易为中心的业务模式转型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建立客户统一视图和客户分级策略,进行客户细分并基于客户子群体的特征实施差异化的营销、销售和服务策略,并取得显著成效。
3.优化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虽然企业的业务流程大多已经自动化和信息化,但是其中依然存在大量低效和高成本的环节,通过分析业务流程数据,可以识别冗余、低效的流程环节并加以改进,比如:提升库存周转率、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提升应收款的回款进度等,最终优化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4.降低风险,更加稳健经营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对手可能违约的信用风险;误操作或者流程管控缺失带来的操作风险;市场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政策合规方面的风险等。通过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归类、识别、度量与分析,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降低企业面对的风险暴露程度,为企业持续稳健经营提供保障。
若想有效地发挥业务分析的价值,企业还需要一个可信的、完整的、一致的数据平台。最近几年,以银行、电信为代表的许多中国企业都建立了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实现了数据的大集中,并基于这些数据平台开发和部署了大量的业务分析类应用,但是实践发现,这些业务分析类应用并没有带来当初预想的效果。信息不正确、不一致、不完整、不可用等问题不断困扰着管理者的决策过程并影响到企业对外的信息披露,原因在于多数企业的业务系统在建设之初都以完成交易和自动化业务流程为中心,缺乏对后续业务分析和管理决策支持的考虑。要想真正发挥业务分析的价值,企业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流程和系统,通过数据标准化、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等管控、考评制度与流程来帮助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规范和标准化定义企业的信息,在信息的创建、存储、交换、加工、使用和归档的整个信息生命周期中进行有效管控,最终改善企业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为业务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中国企业正处在从快速发展到精细化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信息管理和业务分析水平是企业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的强有力手段。本书作者Robert Hillard作为德勤管理咨询的一名资深的信息管理与业务应用的专家,亲历了欧美发达国家在信息管理与业务应用方面的发展历程。在本书中,他从信息架构、信息描述语言、质量、安全、主数据管理与信息治理等诸多方面阐述了企业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如何利用信息来驱动业务并使企业羸取最大优势。本书既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相信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启发,为提升企业信息管理和业务分析应用的效果找到思路和灵感。
施能自
德勤管理咨询 中国区 主管合伙人
媒体评论
——美国信息及图像管理协会(AIIM)副主席,Atle Skjekkeland
“这本书讲述了一门非常复杂的课题——信息理论。它呼吁人们为高效地过渡到新的信息经济时代做出行动。无论你是一名准备投入社会工作的学生、一位经验丰富的信息管理专家,还是一名追求通过更好的信息管理使企业蒸蒸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你都可以从Hillard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指导中受益。”
——知识管理、全球碳捕获和封存研究院资深副总裁,Sean McClowry
“本书把信息管理基础的广阔的历史视角和信息治理的先进技术出色地结合在一起,包括作者率先提出的信息的经济价值的概念。信息治理的衡量指标是什么?本书为这个深刻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对于企业管理层、信息技术专家和其他渴望更好地理解信息在社会和商业中的作用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Master Data Management and Customer Data Integration for a Global Enterprise》的作者之一,Lawrence Dub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