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New Era of Enterprise Business Intelligence: Using Analytics to Achieve a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 原出版社: IBM Press
- 作者: (美)Mike Biere
- 译者: 赵学锋 田思源
- 丛书名: 商务智能与信息化技术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48269
- 上架时间:2012-7-18
- 出版日期:2011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40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数据库 > 数据库存储与管理

编辑推荐
顶级商务智能专家Mike Biere全力打造的商务智能全程实践指南
创建成功的商务智能策略和基础设施,实现企业内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商务智能:实现企业全球竞争优势的数据分析方法》从企业商务智能愿景和定义入手,通过对商务智能技术架构和组织管理架构的分析,给出了把握商务智能中数据源、ETL、展现及元数据技术的关键因素,并结合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云计算、SOA和门户混搭等新技术,预测了商务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还给出了商务智能规划检查清单,重点阐述了企业不同部门在商务智能推进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这些无论是对于商务智能规划还是项目实施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商务智能:实现企业全球竞争优势的数据分析方法》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条理清晰,适合商务智能的最终用户、技术开发人员等阅读,无论读者的商务智能经验和技能是否丰富,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译者
他曾经在IBM的多个部门任职,从商务智能技术销售专家到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世界范围的营销经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Mike担任Ferguson信息系统的执行副总裁,负责商务智能实践实施。2003~2007年,他担任Cognos公司的产品管理总监,负责Cognos与IBM的新方案。
2007年,Mike返回IBM,以高级营销经理的身份负责z系统上作为全球范围支持资源的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
他曾写过一本关于商务智能的书,书名是《Business Intelligence for the Enterprise》(IBM Press,2003),他也是另一本书《New Intelligence for a Smarter Planet》(MC Press,2009年)的合著者。他还撰写了许多期刊文章。
赵学锋,河北唐山人,高级金融IT架构师。他长期从事金融业信息系统研发工作,近十年一直致力于商务智能领域,特别是数据仓库的探索和研究;组织、设计、实施了多个大型项目,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商务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认识;现就职于某银行信息科技部。
田思源,资深IT人士,有多部信息技术类译作。
目录
译者序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现代商务智能简介
设置期望
商务智能的现状
商务智能愿景与策略的特点
为商务智能成功打好基础
在IT机构内
在最终用户社区内
小结
第2章定义今天的商务智能
在机构内部定义商务智能
平台影响
什么是“关键任务”
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要素
商务智能和数据仓库:它们是同义词吗
商务智能作为竞争的一个重要差异
生产力要素——更聪明地工作
译者序
2000年前后,当商务智能迈进国内的信息技术大舞台时,它主要以展现工具的形式为用户所接受。在人们习惯看固定格式的报表,习惯以程序编码的方式开发报表的时代,商务智能展现工具以图形化的表现形式,以“拖”、“拽”式的直观开发方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丰富的展现形式、易用的开发方法迅速抓住了广大最终用户和信息技术研发人员的眼球。
商务智能涵盖多种技术。在商务智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不满足于应用商务智能的即席查询、固定报表、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技术。2005年左右,国内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企业级数据仓库基础平台建设,并开始关心数据标准及元数据管理的内容。在这个时期,随着商务智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积累的困惑摆在了最终用户面前:商务智能的价值如何评估?它的投资回报率有没有达到项目的目标?这一时期,商务智能发展的步伐有些沉重。
今天,从积累的历史数据中发现价值,用分析数据辅助管理决策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我们面对商务智能时不再是盲目的追逐崇拜,而是多了些淡定和从容,我们对商务智能越重视,越有更多的思考,越能有所借鉴。
《商务智能》从企业商务智能愿景和定义入手,向读者强调商务智能的发展一定要和业务目标相结合,从而找到企业发展商务智能的出发点和推动力,这恰恰是国内商务智能发展的“短板”。我们过去往往偏重技术,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推动商务智能的发展,这也正是业务部门对科技部门建设的商务智能批评超过赞美的原因。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商务智能技术架构和组织管理架构进行分析,给出了如何把握商务智能中数据源、ETL、展现及元数据技术的关键因素,并结合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云计算、SOA和门户混搭等新技术,预测了商务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在组织管理上,作者强调了商务智能管理中心(也称商务智能竞争力中心)的重要性,它是介于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连接纽带,对企业内商务智能项目实施和商务智能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书最后几章中,作者给出了商务智能规划检查清单,重点阐述了企业不同部门在商务智能推进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这些无论是对于商务智能规划还是对项目实施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作者技术面广,认识深刻。无论是商务智能的最终用户还是技术开发人员,无论读者的商务智能经验和技能是否丰富,本书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赵学锋、田思源完成,最后由赵学锋进行了全书的统稿工作。由于译者时间和水平有限,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致谢:
我要感谢曾经为本书的出版提供帮助并一直非常支持这项工作的人们。有三个人我想特别感谢:我的技术编辑Monica Logan、我的项目编辑Susan Zahn和策划编辑Katherine Bull。很多在IBM和Cognos工作的人,以及曾经和我一起工作的客户,他们提供的材料和经验是这项工作的基础。我祝愿Bob Fox无论身在何处都走运!最后,我要感谢来自IBM硅谷实验室的Jim Reed和他的团队,很高兴与他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