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Operations Management

编辑推荐
“乐读”系列精品图书:
乐读MIS《管理信息系统》点击进入
乐读CB《消费者行为学》点击进入
乐读IM《中级宏观经济学》
点击进入
乐读MGMT《管理学》
点击进入
乐读STAT《统计学》
点击进入
乐读MM《营销管理》
点击进入
乐读BCOM《商务沟通》
点击进入
乐读ECON《微观经济学》
点击进入
乐读MKTG《市场营销学》
点击进入
乐读OM《运营管理》点击进入
乐读ECON《宏观经济学》点击进入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戴维A.科利尔教授被选为1991年和1992年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委员会成员。曾在AT&T,J.P Morgan Chase Bank,Child Health Corporation of America,Emery Worldwide,Motorola,John Glenn Institute at Ohio State University,The Unite States Postal Service等任职。曾是费舍尔商学院六西格玛黑带联合培训项目的领导小组成员,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其他国际EMBA项目的主讲教师。
詹姆斯R,埃文斯(James R.Evans)詹姆斯R.埃文斯教授,辛辛那提大学商学院全面质量管理中心主任,定量分析和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师,讲授决策论和质量管理。在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工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埃文斯教授在决策论、仿真、质量管理和运营管理方面发表了大量著作。其著作《质量管理与控制》(第5版)获得了2003年美国质量控制学会的菲利普·克劳斯比奖章。
埃文斯教授有丰富的专业经历,是1994-2001年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委员会成员。1997—1998年间在决策科学协会担任包括副会长在内的多个重要领导职位。2000年获得Dennis E.Graowig卓越服务奖。在其长达30年的专业经历中,埃文斯教授在工业工程学会、INFORMS、POMS等任职。任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Decision Science,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Quality ManagementJournal,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等专业期刊的编辑。
埃文斯教授在Procter&Gamble,AT&T,The Kroger Co.American League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Clubs,Cincinnati 2012等单位做过专业咨询。
马风才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2005年美国UTA访问学者,1991-1998年间在中原制药从事实际运营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等。
马风才副教授先后为大冶钢铁集团公司、齐鲁石化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洛钼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孟村回族自治县企业家、河北宣化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广钢集团等中高层领导进行了运营管理、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主持或以子课题负责人的身份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著作10余部,其中,独立编著《运营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本教材,独立翻译了管理学经典著作《科学管理原理》。
目录
译者序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即运营战略及竞争力;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更新。
1. 运营战略及竞争力
主要包括:(1)从顾客价值包的视角给出了运营系统及运营管理的概念和含义,论述了产品和服务的区别与联系。(2)解释了价值链和供应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描述了价值链决策问题,从价值链角度说明了离岸外包所涉及的管理问题。(3)说明了运营战略在组织管理中的意义,即体现在竞争力和生产率的提高。(4)回顾了运营管理的演化过程,展望了运营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
2. 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主要包括:(1)介绍了运营管理所用到的主要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说明了技术的应用如何强化集成运营系统,讨论了应用技术的收益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程序。(2)介绍了产品设计或服务开发的程序。描述了质量功能展开的概念及其应用,介绍了产品设计的具体方法,说明了服务系统的基本要素。介绍了设计服务即遇的基本要素。(3)说明了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四种主要流程类型,解释了产品—工艺矩阵和服务—定位矩阵的逻辑和应用,描述了如何把流程和价值流图应用于流程设计。介绍了利特尔定律及其在资源利用率估算中的应用。(4)介绍了设施布置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应用。描述了如何进行产品专业化布置及生产线平衡,介绍了工艺专业化布置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车间设计的基本问题,说明了如何把人文因素引入到设施布置中去。(5)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描述了供应链设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介绍了选址规划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说明了供应链环境下运输、供应商评价、技术及库存管理的作用。(6)解释了运营能力的概念,说明了如何计算运营能力。描述了长期运营能力的扩展战略,并说明了如何调整短期运营能力。
3. 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主要包括:(1)说明了库存的重要性、库存的类型以及库存决策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影响库存决策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如何对库存物资进行ABC分类,分析了定量盘存系统的运行机制。说明了经济订货批量的运算逻辑及应用。介绍了定期盘存系统及单期库存模型的应用。(2)介绍了资源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说明了综合计划的决策问题以及如何把综合计划分解为物料需求计划。分析了平准型和追逐型计划策略的区别。解释了能力需求计划的概念及应用。(3)解释了作业计划与排序的概念。介绍了服务业人员作业计划的安排方法。介绍了排序的准则及测评标准。说明了单一加工中心和两个加工中心的作业排序方案。介绍了如何应用甘特图来监控作业排序。(4)给出了质量的概念和涵义。介绍了著名质量专家的质量管理思想。描述了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分析了六西格玛管理思想及方法论。介绍了质量成本的分类。说明了如何应用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5)描述了质量控制系统。解释了变差及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介绍了两类控制图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6)描述了项目管理相关的问题。说明了如何应用关键路线法解决项目管理问题。介绍了项目优化技术以及控制进度的计划评审技术。
4. 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更新
主要包括:(1)介绍了JIT的提出、发展及基本思想。描述了精益运营系统的四大支柱、精益运营的工具和方法。说明了如何把精益原理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2)分析了收益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收益管理的主要策略。(3)介绍了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技术。分析了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实施条件。(4)说明了约束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约束理论和实际应用。
本书的推出体现了一个主题,即一切以读者为出发点。今天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时代,各种信息来源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本书保留运营管理最为精华的内容,附以新鲜的企业运营成功案例,很好地切中了80后、90后以及更年轻一代节奏快、没时间啃大部头教科书的需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思想,作者在书后以考试乐考卡的形式,围绕学习目的总结了全书的主要知识点。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每章开头都安排一个情境用以说明该章所要重点解决的运营管理问题。同时,给出了讨论题。每章都有简明扼要的运营管理典范。饶有兴趣的短文解释了如何成功地把运营管理原理应用到企业组织。这些企业实例从多个方面阐明了运营管理概念的价值所在。而在每章的最后,则精心设计了一个综合案例,这也会激发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兴趣。
在定性描述与定量技术结合的把握上,本书把握得很准。本书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是就方法讲方法,而是从管理对象出发,按管理对象把各种方法编入不同的管理内容,体现了管理对象是目的、管理方法是手段的关系。
最后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吴亚军先生和蒋桂霞女士,正是在他们的慧眼下,为广大读者选择了一本优秀教材,也正是在其支持下才使本书中文版得以与读者见面。
水平所限,若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马风才
于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0年9月
书摘
2)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信息交流有助于减少供需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为加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①在供需双方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②在产品设计中引入新的理念,采用新的开发技术。由供需双方共同贯彻“可制造性设计”、“面向成本的设计”、“可拆卸性设计”、“绿色设计”、“防差错性设计”等新的理念。采取并行开发模式及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ed ployment,QFD)技术,整合供需双方的资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③建立联合任务小组。由供需双方人员参与,组建专业任务小组,以解决供应与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④形成供需双方互访制度。供需双方应进行经常性的互访活动,以创造良好的合作气氛,及时发现并解决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⑤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基础信息技术,如标识代码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互联网技术、GIS和GP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