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旅游交通管理、旅游合同管理、旅游安全管理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特点,重新设计了更实用的教材架构,突出培养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BR>本书不仅能较好地满足高职高专类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也适合热心旅游事业、研究旅游现象的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学习与参考。
目录
前言<BR>教学建议<BR>第1章 旅游法规概述<BR>本章导读<BR>学习目标<BR>引例<BR>1.1 旅游法规的调整对象<BR>1.1.1 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BR>1.1.2 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BR>1.1.3 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BR>1.1.4 各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之间的关系<BR>1.1.5 其他旅游关系<BR>1.2 旅游法律关系及其构成<BR>1.2.1 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BR>1.2.2 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BR>1.2.3 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BR>1.3 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与保护<BR>1.3.1 旅游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BR>1.3.2 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及其保护机构<BR>1.4 旅游法规的渊源<BR>1.4.1 宪法中有关旅游的规定<BR>1.4.2 综合性的旅游基本法<BR>1.4.3 旅游部门单行法规<BR>1.4.4 旅游相关单行法规<BR>1.4.5 与旅游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BR>1.5 旅游法律责任<BR>本章小结<BR>关键概念<BR>思考与练习<BR>实训应用<BR>案例分析<BR>第2章 旅游行政管理法规<BR>第3章 旅游环境与资源及景区管理法规<BR>第4章 旅游饭店管理法规<BR>第5章 旅行社管理法规<BR>第6章 导游管理法规<BR>第7章 旅游交通运输法规<BR>第8章 旅游合同管理法规<BR>第9章 旅游投诉管理法规<BR>第10章 旅游安全与保险法规<BR>第11章 旅游职业道德与素养<BR>参考文献
前言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0多年后回顾,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旅游,这一涉及前述几乎所有层面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以外汇创收为主要目的的单一入境旅游,到今天入境、国内、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由少数人所从事的奢侈消费,逐步成为国人社会生活的必需项目;由主要以团体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到今天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需求,各类旅游形式日益丰富多彩。总体来看,中国的旅游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旅游教育事业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高素质人才的进入,是我国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满足旅游教育的需要,基于对旅游业的体验、认识和研究,编者先后出版了各种满足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旅游学科教材,包括《旅游政策法规》和《旅游法规概论》、《旅游法概论》等即是其中之一。
为反映我国旅游政策法制建设的最新进展,更好地满足高职高专类学校“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的需要,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各相关院校参与,共同编写了本书。本书由多年从事“旅游法规”课程教学的本科、高职高专教师参与编写,有的教师也曾亲自参与旅游法规实践工作,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能较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材第1、5、6、10章由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蒲阳负责编写,第2、3、4章由广东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肖彩娥负责编写,第7、8、9章由广州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林小毅负责编写,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潘沁红负责编写第11章。全书由蒲阳负责整理与统稿工作。
全书的编写工作参考并引用了近年来发表在各类公开刊物的部分研究成果和案例,一些案例来自互联网,在此对作者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的旅游业虽然经过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一些基本业态已经步入成熟阶段,但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知识始终处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旅游服务与管理理论也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某种意义上,参编人员的知识总是存在局限性,书中难免有一些尚不能反映旅游业务最新理论与实践的不足甚至是错漏之处,热情欢迎广大读者批评与指正。
编者
2010年6月